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禁止搬运/抄袭,发现必追究!
中国的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一直是很多中国人的自豪所在,说起钢铁,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就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不论是从钢铁资源的储备上还是钢铁的冶炼上,中国钢铁行业都拿出了一张让人眼前一亮的答卷。
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有些细心的人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中国钢铁的出口量每年都在保持高速增长,甚至出现5亿吨钢铁生产过剩的局面;另一方面中国又从日本和德国进口了大量的钢铁,这是为什么呢?
而且已经霸占钢铁第一大国二十多年的中国,为何还在不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加大钢铁的产量?这些疑问的答案,其实都藏在钢铁产业的结构里。
从被碾压到钢铁大国都说看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如何,最主要的指标就是看这个国家的发电量和钢铁产量。在新中国建立之前中国工业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在日本人均钢产量可以制造一把重型机枪的时候,中国人均钢产量还做不出一把水果刀。
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以新中国的成立为分水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到七十年代末,中国的钢铁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国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将钢铁产业列为重点发展领域。
中国开始引进苏联的钢铁技术和设备,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些小型钢铁厂。然而,由于技术和资源的限制,钢铁产量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