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算得上文学作品中的“名片”,提到《荷塘月色》,就会想起朱自清,想起那个时代的清华园,想起散文这种文体,也会想起我们的中学时代和读书背书的一些往事。
余光中也是大家,他点评说《荷塘月色》“比喻很多,未见出色”。这很可能是针对《荷塘月色》写景的部分发出的议论。不能单凭这句话,就认为余光中否定了《荷塘月色》。
文无定法。散文的形式多变是无人能够说得清的。历来对散文的分类基本上有四种: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而哲理散文我看更接近随笔。《荷塘月色》是抒情散文,无非借景抒情,于文字中寄托作者片时的情绪和感慨罢了。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文中写景部分其实显得凌乱,它恰恰反映出作者内心情绪的不安和压抑。以情胜景,或者说情“高于”景,这正是散文特有的效果,“形散而神不散”。作者一路散步走来,随见而感,思维散淡,就这样写下来,真实记录那个时间段里淡淡的愁绪。那些对荷塘月下景致的描写也或许更多杂糅了想象和文人的艺术思维。因为不是刻意描摹景色,自然就没有“滟滟随波千万里”那样的出色语句了。要紧的是借题发挥,把心思放在荷塘和月色里了。
中学课本里选取《荷塘月色》,我想大致有以下方面的作用:一是文章短小,文意清浅,兼有美感,适宜中学生阅读理解,便于学生模仿写作;二是借以介绍朱自清这位学者,让青年学生对那个时代有所感知;三是语言方面兼有唯美的倾向,可以熏陶学生思想,引导学生培育儒雅的文人气质。
《荷塘夜色》其实很美。不止是中学课本,其他文集里也多收此文,足见读书人对这篇文章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