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森林的存在绝对是地球生态圈中最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对于地表生命来说,森林其实就是它们最大的保护伞。当失去了森林的庇护以后,生命的脆弱也将体现得淋漓尽致。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还会有科学家提出森林面积增加一倍会有恶劣影响呢?其实这还要从距今两亿八千六百万年至三亿六千万年前的石炭纪开始说起。
石炭纪在地质学中,石炭纪意味着植物世界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存在持续时间大概在6500万年左右。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时间段中,地表底层还含有数量十分恐怖的煤炭,平均厚度大概在30米左右,绝对远超人们的想象。也正因如此,这一阶段才会被称之为石炭纪。
那么丰富的煤炭,或者说植物世界发展最鼎盛的阶段,这对于地球环境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其实这要从森林或者植物的主要功能以及石炭纪的形成开始说起。
早在高中时期的生物课程中,我们就已经了解到植物通过光和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那么作为植物的集合体——森林,自然也会具有相同的效应。它们的主要功能就是吸收二氧化碳并排放大量的氧气。
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之所以会被人类称之为是地球之肺,主要原因就在于它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排放出足量的氧气。凭借氧气的稳定输出,亚马逊雨林即便在温室效应来临之际也表现出十分强悍的抵抗能力,人们对其越发重视也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有关石炭纪的形成,则还要追溯到更早时期地球出现藻类植物以及蕨类植物开始说起。了解地球发展历史的人都知道,自地球早期发展阶段,地球环境十分“暴躁”,根本无法满足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
直到亿万年的演变过后,环境逐渐平和,生命才终于有了一席之地。可即便如此,地球上也只不过是出现了极其原始的生命而已。更重要的是,在那个阶段,地球的含氧量仅仅不过在1%-3%,想要维持大型生命的出现,实在是天方夜谭。
好在经过最早期类似蓝藻一类的藻类植物持续不断的作用,将地球含氧量不断提升,而后来蕨类植物的出现,则大大加快了地球造氧的速度。在这样的前提下,石炭纪也就理所应当地出现了。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丰富的氧气含量给生命带来喜讯的同时,也让生命开始逐渐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