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山体滑坡现场
观察者网:听您的描述,防汛应急演习涉及方方面面;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就以往的经历来看,会不会出现一些演练可能没预料到或没能顾及到位的突发情况?
贾群林:演练都是案例的繁衍,我们在每一次演练之前,在编制方案和脚本时,都会阅读大量的过往案例;但具体的演练规划,和本地区的工作有关系,可能会和其他地区不完全一样,肯定会有取舍。换言之,每一次演练基本上都不会是完完整整的,它会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也因此一定会有一些遗漏。
这也是因为当地自然灾害的属性不完全一致。比如山区地带,可能对地质灾害的处置、山岳救援的比例占得较高;而在平原地区,更看重对内涝的处置和“生命线工程”的抢修。像这次河北不少地区出现电力中断,老百姓手机没地方充电,进而导致失联现象,这问题很严重。
观察者网:两年前的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至今让人印象深刻,而如今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似乎越来越高。我的问题是,在河南郑州暴雨事件过后,防汛演练内容是否有相应的更新?
贾群林:在我们国家的“十四五”应急规划中,有要求我们的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要做好应对极端风险、极端灾害挑战的准备,而且要确保不发生系统性的风险。
随着气候的变化,尤其是厄尔尼诺现象的普遍发生,未来一段时间内,类似河南“7·20”大水或我们今年这种灾情的出现频率可能会明显增多。就像在“杜苏芮”之后,我们又迎来6号台风“卡努”,未来不排除比这俩更凶猛的台风出现的可能,它们势必会对我们国家构成一定的威胁——我们必须拥有这一思想准备。所以应急管理部党委也提出要对我们应急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检查、再落实,做好应战极端风险的准备。
关于河南郑州的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中明确写道,“此次极端暴雨远超郑州市现有排涝能力和规划排涝标准”;而这次北京遭遇的降雨量是14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也就是说,在郑州水灾过后,我们确实做了很深入的总结;但面对今年这样一个历史罕见的灾害,我们在防范应对方面确实也仍有不足,不过大家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努力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