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作为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大和水量最充沛的河流,孕育了古老灿烂的华夏文明,滋养了两岸的亿兆斯民。但长江历来也是我国水患灾害不断,*戮无数的一条暴虐泛滥之河;可以说,文字记载中长江流域的发展史,某种意义上就是人与江水较量的历史。
长江流域范围广阔、气候和地形多样,因而洪水在不同地段所表现的特点和造成的破坏不尽相同。在长江上游及其支流,由于江水从山区穿行而过,水患主要表现为来去迅疾的山洪爆发,破坏集中在河谷地带;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流两侧都是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的大片平原,洪水极易泛滥成灾,这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洪泛区”,大水造成的影响也最为恶劣。因此,长江中下游、特别是刚出山的荆江“地上河”段,是长江水患的重中之重。
从历史演变看,长江洪水的变化可以分为几个不同阶段:1)东晋以前,长江流域人口稀少、沿江多为沼泽湿地,有充足空间供长江在汛期奔流,因此不存在洪水问题。2)从东晋至宋元,随着我国经济重心逐步南移,大量人口迁入长江流域、导致长江洪灾的频率与严重程度逐渐提高,但还算不上是严重的大患。3)明清至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几乎开发完毕,长江被束缚在江堤之内;加之水土流失严重,河床逐步抬高,突出表现就是在荆江“地上河”的形成;这一阶段长江洪灾进入高发期,屡次造成严重损失,到民国年间甚至发展到年年泛滥成灾的地步。4)建国后,随着环境保护和科技进步,长江水患破坏和人员伤亡明显减少,但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却迅速提升、同时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极端天气频发,洪灾的频率仍居高不下。
自长江有明确文字记录以来,大大小小的洪水数不胜数,特大的流域性洪水也有十余次,且基本都发生在南宋以后、特别是明清两朝。而在所有洪水中,如果说洪水规模最浩大、破坏最严重的一次特大洪水,那莫过于1870农历庚午年7月发生的那场惊天大水。1870年长江特大洪水,后人也称为老庚午大水,不仅深刻改变了荆江两岸、洞庭湖区的水文地理特征,也对未来诸多水利工程建设起到了标志性的作用。下文将对1870年大水的形成、发展和洪灾破坏进行介绍和分析,感受150年前那场震天动地的灾厄。
(注:本文中时间引用古文的内容为农历、正文部分阿拉伯数字为公历、汉字数字及有特殊标注的为农历)
1、灾难序幕1870农历庚午年,也就是清同治九年,彼时的中华大地刚刚经历了两次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正步入洋务运动期间短暂的“同光中兴”。对古老陈腐的清帝国而言,这是一个难得的喘息之机。
然而,从1870年春夏之交开始,长江流域的春雨就绵绵不绝。在当年5月,两湖地区、特别是湖南开始降雨;随后降雨面积逐渐扩大,到6月上旬雨区几乎覆盖了南岭和长江之间的广阔地区。根据《再续行水金鉴》记载:江苏“ 五月微雨,或一二寸至七八寸及尺许”;此外江西余干、永新、余干、建昌、德安、瑞昌等地“五月上中两旬阴雨绵绵”;湖南资水安化等地也都“降大雨”。根据上述记载可知,5~6月江南及沿江地区的降雨虽然雨水不强,但是降雨范围广大、持续时间很长。
起初,连续一波波雨水并未引起大多数人注意,因为在长江多年水文观测史上,明显的春汛与主汛期洪水的大小并无直接联系;但当时间进入6月底,人们发现连绵的春雨不仅没有结束,甚至越下越大、最后索性直接转为梅雨时,汛情早已急转直下。
根据当时各地定期向朝廷奏报的雨水情况,长江中上游5~6月中旬期间大致有6轮明显的降雨过程;虽然受限于当时的条件,六轮雨水究竟有多大已不得而知,但根据宜昌、寸滩等地的水位标记和事后调查,5-6月间宜昌站洪峰流量达到20000立方米每秒左右、寸滩在12000左右,已经是梅雨期以外长江春雨季洪峰的较高水平。此外据《报湖南被水及查赈情形》一文中所述,“五月夏汛涨发,水虽淹至堤身.....未致被冲溃决”;《宜昌公安等州县被淹论筹款赈灾抚由》中“本年夏间,湖北大雨时行,江水陡涨,五月间汉水又发”。由此可见,1870年春夏季长江流域、特别是江南的雨水应该是明显偏多的;进入6月后,多雨区域又进一步北拓至汉江流域。
本世纪的长江湖北宜昌段
经过前期持续多雨的铺垫,当时间来到6月底时,长江流域的底水已经比较丰沛,各干支流均出现了一定的汛情。尽管直到这时各地灾情还不算严重,但大自然却以这样“温水煮青蛙式”的持续降雨,正式拉开了1870年长江主汛期的序幕。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