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礼仪是关于做人的道理,从个人修养角度来看什么是礼仪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4-01-30 03:34:05

我们中华民族被誉为礼仪之邦,是礼之大国,古往今来,礼的文化植根在华夏大地,浸润于炎黄子孙。礼是文明之根,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春秋左传正义》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是“华夏”一词的发端,也是华夏文明的发端,我们的祖先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和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

礼是中国儒家传统思想文化范畴,是人们表达内心真实情感的形式。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并约束自己行为、以示他人、遵守社会规范的准则。礼属于道德的范畴,是人的道德的体现,是社会公德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道德,是一个社会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意识指南和行为准则。在这个道德范畴中,礼是核心,它作为基石承载着道德运行。

礼渗透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时时处处得到体现,所以我们要以敬处事,以礼做人。

我们要以礼养德。

礼是人的修养,是人的修身立人之本。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 意思是说学礼则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古人认为礼教、恭俭、庄敬,是人的立身之本,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不学礼,无以立身。礼节、礼貌、礼仪,不仅反映一个人的气质风度、阅历见识、道德情操、精神风貌,更体现一个人的内在涵养、道德品质、行为举止、处世处事。

礼是德的体现,德是礼的灵魂。所以我们全体师生都要“以礼养德”,注重自己的思想品德素质与修养,以自己良好的礼仪行为建树自己良好的品质品德。

在学校要谦逊有“礼”,“德”字为先。我们要做到“诚信”,“诚信”是做人之本,《论语》中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我们要做到“尊重”,“尊重”是道德黄金律,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我们要做到“秩序”,“秩序”是公共道德律,即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环境。

学校要以礼育人。

我们的先师孔子开创了“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礼”位列六艺之首。“以礼育人”是几千年来中国教育的育人途径和必由之路,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人脉赓续的因果关系。《礼记》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校以礼育人,是对学生的操行品德教育,是健全人格的教育。教育是为社会输送合格公民,培养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准公民,这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学校以礼育人是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成长,是一种养成教育,同学们要形成校园生活礼,家庭生活礼,社会生活礼,语言文明礼,行为举止礼。当这些“礼成”,你们便是有“礼”的人,便是一个大写的“人”。

“以礼育人”是德育。从道德的角度看,礼仪是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或称标准做法、行为准则。它构成了我们生活、学习中的文明礼貌,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最终形成我们的道德。

当我们成为一个有礼的人,我们就是一个有德行的人。

“以礼育人”是美育。从审美的角度看,礼仪是一种形式美,是人的心灵美的必然的外化。“以礼化美”,“以美成礼”,以实现学校教育的美育与德育的浑然一体。同学们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挖掘生活中的礼仪素材,体悟礼仪和美德的价值,思考真善美的内涵,做最美好学生。

“以礼育人”是养成教育。从个人修养的角度看,礼仪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说,礼仪即教养,体现了一个人对交往礼节的认知和应用。同学们要将外在行为内化,让礼仪精神融入内心。在内化于心后,表现于日常行为,实现知行合一。

“以礼育人”是“润物细无声”的滋润。我们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感知礼、体验礼,并身体力行礼。通过对礼的有所思有所为,最后落脚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自己的人生规划、责任担当、家国情怀,直至实现最高层面的人格修养。《礼记·乐记》就说:“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抽象的道理,远不如具体的礼乐,以礼育人犹如春风化雨,随风潜入,浸润于心。

礼不是抽象的东西,它贯穿、浸润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皆有礼。当我们以敬处事,以礼做人,礼就内化在我们的身上。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