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泮溪秋玉
【原文】:中正然后贯天下之道,此君子之所以大居正也。盖得正则得所止,得所止则可以弘而至于大。乐正子、颜渊、知欲仁矣。乐正子不致其学,足以为善人信人,志于仁无恶而已;颜子好学不倦,合仁与智,具体圣人,独未至圣人之止尔。【译注】:
内心中正那么就能体悟天下的大道,这是君子以大心而居于正位的缘故(心正则大,便能居于正位)。如果得到正心那么就有所依止,有所依止那么就可以弘扬大道(得到正心就可以弘道)。乐正子和颜渊,不但智慧而且有仁爱之心。乐正子虽然没有致力于学业,但是足以在人群之中被称为善人和值得信任的人,志在行仁道只要没有恶心就可以了;颜子好学并且不厌倦,将仁爱与智慧合为一体,是一个真正的圣人,只不过没有被称为圣人的时候就去世了(去除恶心行善为善人,有仁爱和智慧是圣人)。
【原文】:学者中道而立,则有仁以弘之。无中道而弘,则穷大而失其居,失其居则无地以崇其德,与不及者同,此颜子所以克己研几,必欲用其极也。未至圣而不已,故仲尼贤其进;未得中而不居,故惜夫未见其止也。
【译文】:
读书的人以中道而立身,那么就能居于仁爱之位来弘扬大道。没有体悟中道而去弘扬大道,那么就会言语失去意义而失去弘道位置,失去位置就没有地方能显示自己的德能(先要体悟中道,有仁爱直心才能弘道),与没有达到中道的人相同的是,颜子能够克制自己的物欲并且研读专一,并且想要穷尽万物运行的规律。没有到达圣人的位置就不会停止学习,所以孔子就赞叹他的上进心;没有得到中道的道义就不会以此自居,所以赞叹他从来不会停止学习(颜回好学,深得孔子赞赏)。
【原文】:大中至正之极,文必能致其用,约必能感而通。未至于此,其视圣人恍惚前后,不可为之像,此颜子之叹乎!
【译文】:
广大中正之心用到了极点,学习的知识一定能得到所用,想到的问题一定会得到天的感应并且通达道义(心用正了,天地的道理就会通达了)。没有到达这种境界,那么就好像恍惚在圣人的前后追随圣人,但是只是一种影象而已,并不是真实的,所以颜子才会发出感叹!(与圣人的境界离得太远,总是跟做梦一样在追随圣人,但是只是影子,因为心还没有用正)
【原文】:可欲之谓善,志仁则无恶也。诚善于心之谓信,充内形外之谓美,塞乎天地之谓大,大能成性之谓圣,天地同流、阴阳不测之谓神。
【译文】:
可以实现的愿望如果是善的,那么志向仁爱也不会存在恶心。真诚的善心被称作信仰(可以成为一种明见真理的导向),在内心充满并且显示在外让人觉得美好,并且充塞在天地中间被称作大(这样展示出来的心时刻与天地之道相通),大心能体悟到天性就被称作圣人,如果与天地共同存在,随着阴阳两种气体变化神秘莫测就被称作神人了(两类人,圣人不离世间,传达天地运行的法则,神人与阴阳两种气体和合,在无形中显示种种神变来教化众人)。
【原文】:高明不可穷,博厚不可极,则中道不可识,盖颜子之叹也。
【译文】:
高尚光明的节操不能穷尽,广博厚重的品质不能达到,那么中道就不能被认识,这也是颜子的感叹(颜回感叹人格与品质能否与天地相应,这样就能趋于中正之道)。
【原文】:君子之道,成身成性以为功者也;未至于圣,皆行而未成之地尔。
【译文】:
君子的道义,立身安命通晓天性这就是成功;没有到达圣人的境界,都是因为没有成就立身安命、通晓天性的原因(成身为体,顺应自然规律,成性为用,不离天性的最高仁善与智慧)。
【原文】:大而未化,未能有其大,化而后能有其大。【译文】:
广大但是没有变化,也不能说它是大,变化了之后才能认为它是真的广大(心虽然广大,但是要有变化,能施予众人仁德与道义,才是真正的大心)。
【原文】:知德以大中为极,可谓知至矣;择中庸而固执之,乃至之之渐也。惟知学然后能知勉,能勉然后日进而不息可期矣。
【译文】:
明白德行要以大心和中正作为基础,那么就认为已经明白德行了;选择中庸之道并且坚固的执行到底,这样就可以渐渐达到这样的境界了。只有明白学习的意义后才能勤勉精进,能勤勉学习并且日进不退那么就可以达到中道了(德行的培养以中正心为主,需要学习圣贤努力勤奋,以使达到中庸之道)。
【原文】:体正则不待矫而弘,未正必矫,矫而得中,然后可大。故致曲于诚者,必变而后化。
【译文】:
体会到了中正之道但是并没有等待矫正言行过后再弘扬,这样就不能达到中正,一定要经过矫正,只有通过矫正之后才能得到中正的道理,然后才能使这种道义恢弘广大(体会加上反省,要善于矫正以致达到中正)。所以屈从于内心真诚的人,一定是在等待内心真正变得真诚的时候才会从事教化(要善于反观自省,才能教化民众)。
【原文】:极其大而后中可求,止其中而后大可有。
【译文】:
等到变化极大的时候中正便可求取,停止在中正之道中那么大心教化万物才能得以实现(等到内心改变与中道相符合,就能教化民众)。
【原文】:大亦圣之任,虽非清和一体之偏,犹未忘于勉而大尔,若圣人,则性与天道无所勉焉。
【译文】:
广大中正之道是圣人的任务,虽然并非是得到清净和顺之气(即使气体的运行还没有到达清通无阻的状态),仍然没有忘记勤勉而使中正之心变得广大,作为圣人,因为本性和天道是一体的,原本都具有的,所以是没有办法去勉励的(只有在修养大心上,要不断的勤勉自己向天性与天道靠近)。
【原文】:无所杂者清之极,无所异者和之极。勉而清,非圣人之清;勉而和,非圣人之和。所谓圣者,不勉不思而至焉者也。
【译文】:
思想当中没有杂染可以说是清净至极,没有与天道不同的思想可以说是平和至极;勤勉之后所以才得到清净,那么这并非是圣人拥有的清净;勤勉之后而得到和顺,那么这也并非是圣人的和顺。所谓圣人的意思,就是不通过勤勉和思虑就能到达中正的境界(这是天性当中本来就具备的,圣人承接天道思想,所以说不是他们拥有的)。
【原文】:勉盖未能安也,思盖未能有也。
【译文】:
勤勉的原因是因为心没有安定在大心上,思虑的原因是还没有得到中正之道(勤勉和思虑的目的都是为了达到中道)。
【原文】:不尊德性,则学问从而不道;不致广大,则精微无所立其诚;不极高明,则择乎中庸失时措之宜矣。
【译文】:
不能遵从天的德性,那么即使有学问但是无法用它来教化人;如果不能使自己的心量扩大,那么虽然能真实的了知万物的运行规律,但是无法拥有真诚心去教化其他人;不能让自己的心到达广大明白的境界,那么即使选择中庸之道也是在不恰当的时候,与环境和人事不相应(真诚心离不开顺应天地之道,中庸之道是自然获得的,不是有意识的去获取,会不合时宜,无法教化他人)。
【原文】:绝四之外,心可存处,盖必有事焉,而圣不可知也。
【译文】:
除了以上四种之外,心还有可以安放的地方,那么一定是有其它的事物,这是圣人也没有办法预知的(心可以安放的地方,只有与天性相应了,才能明白)。
【原文】:不得已,当为而为之,虽*人皆义也;有心为之,虽善皆意也。正己而物正,大人也;正己而正物,犹不免有意之累也。有意为善,利之也,假之也;无意为善,性之也,由之也。有意在善,且为未尽,况有意于未善耶!仲尼绝四,自始学至成德,竭两端之教也。
【译文】:
身不由己,为了正义之事而去做事,即使*了人那么也可以不失正义之身;如果有心去这样做,那么即使是善的行为也是意识心在作怪(不能有意去做事,这是与道违背的)。端正自己的言行,万物跟着都会端正自己的言行,这是有修养人的作为;端正自己的言行并且想着要教化万物都能端正自己的言行,这样不可避免会出现劳累的心识(一切都是自然完成的,不应用心去改变,只需端正自己)。有意识的去做善事,那么虽然得到利益,意识也是虚假的;无意识的去做善事,那么这是自己的本性流露,这是真实的(善也分真假,做了善事忘记了就是真善,如果总是记着,总想去做善事,那么就是虚假的善)。有意做善事,并且没有得到善的结果,那么何况是有意不做善事呢(所以说有意识的不去做善事,也不能得到真正的中正之心)!孔子拒绝四个方面的事,自从开始学习就发心成为有道德的人,那么这是放弃两边而选择中正之道的结果(四个方面展开来说包含了一切)。
【原文】:不得已而后为,至于不得为而止,斯智矣夫!
【译文】:
不得已之后才作为,那么到了不得不停止的时候再停止,这也可以算是一种明智(总是应时而动,不会加进自己的意识,这是顺从天时地利,属于明智)。
【原文】:意,有思也;必,有待也;固,不化也;我,有方也。四者有一焉,则与天地为不相似。
【译文】:
意识是有想的成分在的;必须去完成,也是有等待的成分在的;坚固的保持心念不变,这是有内在不化的气体存在缘故;我如果存在念头,是因为还有我的缘故。这四个方面如果还占有一个没有去除,那么就与天地之道相差太远了(天地之道,没有任何的杂染,起心动念都是因为有一个固定的我,所以不能去除小我,大我就不会显现)。
【原文】:天理一贯,则无意、必、固、我之凿。意、必、固、我,一物存焉,非诚也;四者尽去,则直养而无害矣。
【译注】:
天的道义可以贯穿为一句话,那么必然是无意识的、必然的、坚固的、去掉我的。有意识的、必然的、坚固的、存在我的,那么只要有一种物体存在,就并非发自真诚的内心,四个方面都舍弃掉了,这样就可以涵养心性并且不会遇到危害(真诚心与天性合一,都没有我和意识心,这才是践行中庸之道)。
【原文】:妄去然后得所止,得所止然后得所养而进于大矣。无所感而起,妄也;感而通,诚也;计度而知,昏也;不思而得,素也。
【译注】:
妄想去除完了之后才能得到静止,如果得到静止那么就会得到涵养心性进而会体悟到天地的大道(去除妄想心,才能得到真理)。没有感应天的道理而生起心想,这就是妄想;如果有相互感应并且能够相互通达,那么这就是由于心的真诚(心里有了想法是自然出现的,并不是想出来的,这才是天性的道);如果总是在计划谋算通过这样而明白天地道理,那么还是昏沉的大脑;如果不用思考就能得到,这就是一种平常心显现的道(思虑过重就会失去这种平常心自然显现的道)。
【原文】:事豫则立,必有教以先之;尽教之善,必精义以研之。精义入神,然后立斯立,动斯和矣。
【译注】:
事情如果有了计划那么就可以确立,必然是有教育在前面;穷尽教育的善的一面,一定要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去钻研(教育需要开发真善的一面,需要真诚的态度)。那么精确的含义进入自己的心神当中,这样确立的主张,只要实行就能得到大家通过并且接受(教育的含义就是开发真善,这样的主张能引起共鸣)。
【原文】:志道则进据者不止矣,依仁则小者可游而不失和矣。
【译注】:
立志于悟道的人就会精进不会停止,有仁爱之心的人虽然官位小,但是他说话的时候总是不失和气(悟道的心永不能停止,保存仁爱总是一团和气之相)。
【原文】:志学然后可与适道,强礼然后可与立,不惑然后可与权。博文以集义,集义以正经,正经然后一以贯天下之道。
【译注】:
立志于学习之后才可以适合去体悟道的含义,有强大的礼节约束自己那么就可以安身道业,不被假象迷惑那么就可以交付给他权力(学习精进,懂礼仪,不被迷惑就是一个正人君子)。广泛的阅读文章还能了解它们的含义,了解了含义就可以正确的读经,如果能正确的理解经文那么就可以用它来贯通天下的大道(经义不能曲解,需要至诚恳切的心,才能通达天性的道理,流传经义正确无误,才能教化民众成为中正之人)。
【原文】:将穷理而不顺理,将精义而不徙义,欲资深且习察,吾不知其智也。
【译注】:
要穷尽所有的道理但是不要被道理牵引过去,要精细的研究所有经文的含义但是不会改变经文的一丝含义,想要有甚深的资质就一定要善于学习和观察、研究,我不知道这样会得到多大的智慧(不要受到道理的干扰,要让心始终保持跟天一样清明,不能改变经义,要善于学习和思考,就能得到天的德能和智慧)。
【原文】:知、仁、勇,天下之达德,虽本之有差,及所以知之成之则一也。盖谓仁者以生知、以安行此五者;智者以学知,以利行此五者;勇者以困知、以勉行此五者。
【译注】:
智慧、仁爱、勇敢,道义和德能,这是天下人都在追寻的最高尚的大道,虽然看起来有区别,但是它们所传达的思想和成就的心性却是一致的(天的本性也离不开智仁勇道德)。这就说明仁爱的人知道生存之道也知道要遵从这五种道业,有智慧的人靠学习知道并且践行这五种道业,而勇敢无畏的人是由于产生对知识的困惑之后然后才勤勉的奉行这五种道业(不同的人对于这五种道业的践行过程也不同)。
【原文】:中心安仁,无欲而好仁,无畏而恶不仁,天下一人而已,惟责己一身当然尔。
【译注】:
中正大心然后仁爱,没有*并且心中向往仁爱,无所畏惧但是却厌恶不仁爱,天下唯有一人罢了,那么就是长久的省察自己有没有过失,永远的向仁人的境界迈进(具备仁爱之心需要反观自己,去除一切的私心)。
【原文】:行之笃者,敦笃云乎哉!如天道不已而然,笃之至也。
【译注】:
行为笃实,难道一定要做到笃实吗!就好像天道的运转不停止才实现万物运行的规律一样,所以这才是笃实的真谛(真实的践行不停止,便能达到中正之道)。
【原文】:君子于天下,达善达不善,无物我之私。循理者共悦之,不循理者共改之。改之者,过虽在人如在己,不忘自讼;共悦者,善虽在己,盖取诸人而为,必以与人焉。善以天下,不善以天下,是谓达善达不善。
【译注】:
有修养的人在天地间,达到善的境界或者没有达到善的境界,都是没有物与我的私心存在(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大心支撑)。能够遵循道义并且相互能感受到喜悦,那么不能遵循道义就相互改正自己违背天道的行为。改掉之后,如果遇到虽然过失在他人身上但是好像在自己身上一样,这就是没有忘记自查自省的缘故(内心从不忘记顺从天道运行规律,让和顺之气遍布);相互喜悦,虽然自己拥有善心善行,那些都是因为按照前人的行为而照做的缘故,也一定要把这种喜悦的功劳给予别人。用善心善行处在天地间,或者不会使用善心善行在天地间行走,这都是达到善的境界和没有达到善的境界的原因造成的两种结果(真善会使自己在天地间处处达到身心清明,因为与天地和圣贤的智慧从不违背)。
【原文】:善人云者,志于仁而未致其学,能无恶而已,“君子名之必可言也”如是。
【译注】:
善心深厚的人会说,我立志于做个仁爱之人但是却没有努力的学习善行之道,只要没有恶的言行就可以了,如果是有修养的人一定会这样说的(因为这种善心的养成已经是经过善行的导引了,所以即使没有学习,但是他们也能通达天地之道)。
【原文】:善人,欲仁而未致其学者也。欲仁,故虽不践成法,亦不陷于恶,有诸己也。不入于室由不学,故无自而入圣人之室也。
【译注】:
善行深厚的人,想要实行仁爱但是却不能明白仁爱的道理。想要仁爱,虽然没有践行使它成为一种法则,但是也没有陷入恶的行为当中,这是因为他能时时反省自己(让自己时刻有仁爱之心。没有不善的言行)。没有进入道义的大门是因为没有学习圣贤的教诲,所以放下小我的时候自然也就成就圣人的大道了(圣贤的教诲也是培养中正大心,如果放下自我的利益,就能与圣人的思想合一了)。
【原文】:恶不仁,故不善未尝不知;徒好仁而不恶不仁,则习不察,行不著。是故徒善未必尽义,徒是未必尽仁;好仁而恶不仁,然后尽仁义之道。
【译注】:
厌恶不仁爱的人,所以不仁爱的行为自己内心会十分清楚;独自爱好仁义的行为但是不会去厌恶不仁义的行为,那么就是学习不会观察,行为不会给他人做好榜样(要时刻断掉不仁爱的行为,就会用仁爱为人树立榜样)。所以想要从事善行的人就不会完全尽到正义,想要尽到正义那么也不一定能完全做到仁爱;爱好仁义之人但是厌恶不仁义之人,这样做才能善恶分明,才能说尽到了仁爱与正义的道业(要在践行善业的同时,能发现恶业并远离,就能使自己成就真的善业)。
【原文】:“笃信好学”,笃信不好学,不越为善人信士而已。“好德如好色”,好仁为甚矣;见过而内自讼,恶不仁而不使加乎其身,恶不仁为甚矣。学者不如是不足以成身,故孔子未见其人,必叹曰“已矣乎”,思之甚也。
【译注】:
诚实并且好学,诚实如果不善于学习,那么就不会成为善良守信用的人。爱好德行深厚的人就好像爱慕异性一样,这就是爱好仁德的极致(将德行放在第一位,就能达到最高的道);看到自己有了过失并且能够内心反省忏悔,厌恶不仁爱的人而不使这样的行为在自己身上发生,这就是厌恶不仁爱的人到达的极致(能看到并且远离不仁爱,并且不让自己有不仁爱的言行,这就是道)。学习道德的人如果不能这样做就不足以用道来立身安命,所以孔子见不到这样具有仁爱思想的人,一定会感叹的说道德没有了吗,这是他太思念有仁爱道德之人的缘故了(这是一个准则,需要遵从)。
【原文】:孙其志于仁则得仁,孙其志于义则得义,惟其敏而已。
【译注】:
如果有志于获取仁爱之心那么就会获得,如果有志于获取正义的行为那么也会获得,这就在于自己心性是否真诚敏捷的原因(真诚心很重要,能获得天的德能)。
【原文】:博文约礼,由至著入至简,故可使不得叛而去。温故知新,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德,绎旧业而知新益,思昔未至而今至,缘旧所见闻而察来,皆其义也。
【译注】:
广学多问并且善用礼仪规范自己,从最显著的道理到达最清明的境界,所以能够使用天的德能并且永远不会背叛天的德能(君子修养的境界,不离天性)。温习旧的知识最后得到新的知识,经常能认识自己以前说的话、做的事那么这样就在不断的继续善的德行,相续当中的善业在不断增长不会断绝,想到以前没有做到的现在做到了,想到以前的见闻今天观察的更微细了,这样做都是在涵养善的行为(善心就是善于观察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中正之道,善行就是从来不会违背中道)。
【原文】:责己者当知天下国家无皆非之理,故学至于不尤人,学之至也。
【译注】:
善于责备自己的人应当知道天下国家没有不存在错误的道理,所以学习达到了不怨人的境界,也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学习的极致(对于历史不怨,对于人也不怨,只是改正自己,就是在做善业)。
【原文】:闻而不疑则传言之,见而不殆则学行之,中人之德也。闻斯行,好学之徒也;见而识其善而未果于行,愈于不知者尔。“世有不知而作者”,盖凿也,妄也,夫子所不敢也,故曰“我无是也”。
【译注】:
听到了但是不产生疑惑那么就可以传播这样的道理,看见了但是不会停止那么就会学习他的这种行为,这就是中正之人拥有的德行(不疑惑也不停止的学习,就是圣贤所走的路)。听到他的行为,这也是善于学习的结果;看见了并且了解了他的善行但是没有向他学习,那就是还没有完全了解的缘故(善行首先是自己要践行要了解,才能学习他人的善行)。世间有不知道道但是却行道的人吗,这大概是空说,妄语吧,孔子是不敢这样做的,所以才说我不是这样的人(只有知道才会行道,所以一定要广学多闻,谦虚谨慎)。
【原文】:以能问不能,以多问寡,私淑艾以教人,隐而未见之仁也。
【译注】:
以自己的能知能见心去请教不能知不能见的人,这是以低心待人,以自己的多闻多见去请教少闻少见的人,这也是心不离一切人,平等看待一切人,以汲取他人的善行智慧来补充自己的不足,这种仁爱之人总是隐藏着难以见到(将自己看的很低,总是能发现他人的善的一面并进而学习,这就是真正的君子)。
【原文】:“为山”“平地”,此仲尼所以惜颜回未至,盖与互乡之进也。
【译文】:
是高山,是平地,这是孔子所以感叹颜回走的太早,大概是跟乡亲们交谈时的感触(颜回在孔子的眼里是最贤达的学生)。
【原文】:学者四失:为人则失多,好高则失寡,不察则易,苦难则止。
【译文】:
读书的人会有四种过失:一是喜欢与人交际就会失去很多学习的时间,二是喜欢名利就会失去原本的清心寡欲,三是不善于观察就会发现事情变动的很快,四是在苦难面前最容易知难而停止不前(这是作为读书人应该警惕的方面)。
【原文】:学者舍礼义,则饱食终日,无所猷为,与下民一致,所事不踰衣食之间、燕游之乐尔。
【译文】:
读书的人如果放弃了礼仪涵养,那么每天吃饱了无所事事,没有追求,与普通的人没有什么区别,所希求的事情不过是衣食无忧,过着游山玩水的世俗之乐罢了(礼仪和涵养也是一种自然规律,应该了解并且遵循)。
【原文】:以心求道,正犹以己知人,终不若彼自立彼,为不思而得也。
【译文】:
用心去求取大道,就好像是动用心思想要去了解他人一样,最终比不上自己自然的学习,用真诚心不用用心就能得到的真实道理(用心总是在走弯路,只有自然平常之心,才能使自己悟解中正之道)。
【原文】:考求迹合以免罪戾者,畏罪之人也,故曰“考道以为无失”。
【译文】:
考察希望自己的行为合乎正道以免受到刑罚的人是担心自己会犯罪的人,所以说考察自己的行为是为了没有过失(心正,行为处事便正)。
【原文】:儒者穷理,故率性可以谓之道。浮图不知穷理而自谓之性,故其说不可推而行。
【译文】:
读书的人穷尽物体的道理,所以说统帅天的本性就可以称为得到了天的道义。学佛的人不知道穷尽物体的道理但是却自认为能够见到万物的本性,所以说他们的学说不可能推行到天下(还是两个角度,用心和气来解释宇宙的真相,佛理永远是超越对待的,它认可气本论但是又超越气本论,直接达到太和的状态,所以说两者思想是相容相通的)。
【原文】:致曲不贰,则德有定体;体象诚定,则文节著见;一曲致文,则余善兼照;明能兼照,则必将徙义;诚能徙义,则德自通变;能通其变,则圆神无滞。
【译文】:
使事物的本来状态弯屈但不会失去,那么本来的德行还是有存在的载体(只要不失去即使有所背离能够发现并予以改正);如果能体会物象的规律不失真诚和定力,那么文章的本义还是能看见;如果心念专一那么学习文章就能起到照明的作用(真诚心能正确了解文义,并能照明自己的思想);光明广泛的照耀,那么就能深入的理解道义,如果真诚的来体悟其中的真理,那么拥有的德行就能通达它的变化,如果能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那么就能使心神圆满没有任何障碍(真理的通达与内心的品德操守相应,与天的德能相应)。
【原文】: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是以鄙夫有问,仲尼竭两端而空空。《易》无思无为,受命乃如响。圣人一言尽天下之道,虽鄙夫有问,必竭两端而告之;然问者随才分各足,未必能两端之尽也。
【译文】:
有所不知才会得到知识,没有不知道的那么就会显得很无知,所以百姓有问题的时候,孔子总是显得内心很空明(因为孔子的内心总是处在下心学习当中,总是感觉自己一无所知)。应当做到没有思考,没有认为自己在有所作为,那么这样完成天的使命才会如雷贯耳(不是用心去做的,是通达天性而去践行天的道义)。圣人的一句话就可以穷尽天下所有的道理,即使百姓们有了问题,必然会在事情的两端之间选择取舍然后告诉他们答案;但是提问的人根据自己的爱好如果得到属于自己的答案才会满足,所以毕竟不会将两端任何一端舍弃的(回答问题要站在中正的立场,要考虑是与非,对与错,两方面的缘由,这样使听者不会停留在一端,对的会原谅错的,错的会感恩对的,因为两端的理都分析透彻了,就没有必要再让心结打不开了,这也是天地之道在人身上的体现)。
【原文】:教人者必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当知谁可先传此,谁将后倦此。若洒扫应对,乃幼而孙弟之事,长后教之,人必倦弊。惟圣人于大德有始有卒,故事无大小,莫不处极。今始学之人,未必能继,妄以大道教之,是诬也。
【译文】:
教化人的人一定要知道完成学业有难有易,知道人中有善有恶,应当知道应该给谁先讲这样的道理,应当给谁后讲其中的道理(要善于总结,善于调和一切,并且善于传达天道规律)。如果对于打扫家务之内的事情,那么就是晚辈应该去做的事,长大后再教育他,那么他一定会产生厌倦的心理(从小让晚辈熟悉劳作,也是培养他们自立的能力,要欢喜施予)。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对于高尚的道德传扬的时候有始有终,所以事情没有大小的区分,没有细微的事情不需要去处理。现在的读书人,未必能继承前人的遗训,狂妄自大的认为自己得到了天的大道,这样来蛊惑人心是一种污蔑大道的表现(任何事情都是有始有终的,不是自己不遵循天地之道无人知,而是天地之道早已知道违背它们所得的果报,天性于万物无不遍及,看到不同的物类就应当联想到自己不遵从天地之道所变现的身体)。
【原文】:知至学之难易,知德也;知其美恶,知人也。知其人且知德,故能教人使入德,仲尼所以问同而答异以此。
【译文】:
知道了学习的难易程度那么就知道德行的范围了;知道了人中有美好的,也有丑恶的那么也就知道人的成长规律了。了解这个人并且了解他的品德,所以能教化这个人深入道德的境界,所以孔子经常面对同样的问题但是回答却不一样,原因就在这里(能够因人而异,教化的功能来自于善于开启他人的本来天性德能)。
【原文】:“蒙以养正”,使蒙者不失其正,教人者之功也。尽其道,其惟圣人乎!
【译文】:
童蒙之人要善养他们的正气,使他们不要丢失原本天性的东西,这是教化人的功劳所在。能穷尽其中的道理,只有圣人能做得到(孩子从小就要善于长养他们童心的真善德能,使他们身心纯善,不受外境污染)。
【原文】:洪钟未尝有声,由扣乃有声;圣人未尝有知,由问乃有知。“有如时雨之化者”,当其可,乘其间而施之,不待彼有求有为而后教之也。
【译文】:
大钟原本是没有声音的,是因为叩响了它才会发出声音;圣人也不曾有知识的存在,是因为提问的缘故才使他有了知识的流通(只有叩钟才能有响声,所以圣人的语录都是在与弟子的对答中产生的)。就好像天降的及时雨来教化民众,在适当的时候,乘着有问题的间隙而施行他的仁爱思想,那么还没有等到别人有所求、有所作为的时候已经将他教化了(这就是圣人的无言说教之处,总是在不经意间就让人开显了本性中的良善,得到了天道的智慧)。
【原文】:志常继则罕譬而喻,言易入则微而臧。
【译文】:
心志经常得以延续但是非常罕见,难以比喻,语言容易深入人心,但是它太微妙了,容易隐藏起来而看不见(说明心志和语言都是蕴含真理,但不易让心性散乱的人察觉的)。
【原文】:“凡学,官先事,士先志”,谓有官者先教之事,未官者使正其志焉。志者,教之大伦而言也。
【译文】:
凡是对于求学的人,官员应当先去行为处事,那么读书人才会立定志向,这就是说做官的人先要教育读书人所要从事的事业,那么没有做官的人就会中正他的心志。志向,这是针对教化大道所要实行的方向而言的(事业以真善为主,志向也是以去除恶行,正直的做善事为主)。
【原文】:道以德者,运于物外,使自化也。故谕人者,先其意而孙其志可也。盖志意两言,则志公而意私尔。
【译文】:
用道德来引导人们向善,这是在事物的外部进行运作,将会使它自主得到教化。所以说要广施道德,就要先确定他的意识所为,然后再来坚定他的志向,这虽然是志向和意识的两个方面,但是要明白心志是可以公开的但是意识永远是私有的不可向外推崇的(意识属于道德层面,它在获得天地的纯善运行规律后,便会有意识的广行善业,所以志向确定了,人们才能看见,并且跟着学习)。
【原文】:能使不仁者仁,仁之施厚矣,故圣人并答仁智以“举直错诸枉”。
【译文】:
能够使不仁爱的人变得仁爱,这是仁道能广泛施行的缘故,所以圣人获得仁爱和智慧有相同的方法,那就是“选取正直的人,用在正确的位置上,就能使邪恶的人也变得正直起来”(这句话很重要,但是正直和仁爱的人需要自己首先具备,然后才能发现,所以要用对人,一切都会顺应天道发展规律)。
【原文】: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尽道,所谓“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者也;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所谓“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者也;以众人望人则易从,所谓“以人治人改而止”者也;此君子所以责己责人爱人之三术也。
【译文】:
用责备他人的心思来责备自己就是来履行大道,所谓君子的道业有四种,而孔子说他没有占有一种啊,用关爱自己的心去关爱他人那么就已经在实行仁爱之道了,这就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施加给别人的缘故(要善于责备自己和关爱他人,这就是大道);依靠众人舆论的力量来改变恶行的行为人们容易接受,这就是用人来改变人而使他恶的行为能够终止;这就是有修养的人为什么要责备自己、责备他人、仁爱他人的三种方法了(责备他人要靠众人的力量,因为恶的行为已经彰显出来了,也是为了不违背天道运行规律)。
【原文】:有受教之心,虽蛮貊可教;为道既异,虽党类难相为谋。
【译文】:
如果拥有接受教化的心态,那么即使是最凶残的动物也能得到教化,如果与道德的行为总是背离,那么虽然都是同类也难以在一起相互共事(要有低下的心才能解决最难办的事,心低了就与道相合了,因为低下是在根本处养道)。
【原文】:大人所存,盖必以天下为度,故孟子教人,虽货色之欲,亲长之私,达诸天下而后已。
【译文】:
道德高尚的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天下大业在等待他们去完成,所以孟子教化众人,即使面对财物、美色也不能生起占有的*,即使作为亲戚、兄长也不能生起私心,这是通达天下的大道然后才考虑自己应该这样做事的结果(一定要明白本性中的良善,跟私心是对立的)。
【原文】:子而孚化之,众好者翼飞之,则吾道行矣。
【译文】:
众人都能信服并且得到教化,所有爱好道德的人都开始践行其中了,那么我的道业就在广泛的实行中了(能得到广泛认同并践行,是真正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