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越来越没有耐心认真的阅读一本名著的时候,便养活了一大批靠解读名著为生的“大师”。
《庄子》又名《南华经》,与老子的《道德经》并称为“道家二经”,是一部奇义诡谲、汪洋恣肆的奇书,里面充满了想象、自由、怪诞、奇妙的故事,被国人视为经典。
虽然《庄子》这部书的字面意思并不难懂,但其内核却隐秘幽深,让我等凡人难以窥测其中一二,因此,解读《庄子》的“大师”和书籍,便应运而生、遍地都是了。
虽然说,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有一千个庄子。但很多所谓“大师”解读出来的庄子,实在与世人心目中那位骑着北冥之鲲,临风驭虚的逍遥散仙相去甚远。
这是因为,当代人在读《庄子》的故事并对其赋予自己的理解时,往往会在道德意义上产生曲解,进而产生出与庄子原意相去甚远的解读。
就拿《庄子》中提到的“德”来说吧,很多人把这个字解释为人类道德意义上的美德,但它最初的意味,却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品质”,类似英语中的“character”这个单词,它可以用来指代某种药物具有的“特性”,也就是某种功效或性能——至于这种功效或品质是好还是坏,庄子并不在乎。
既然《庄子》晦涩难读,“大师”又未必是真正的大师,我们该如何走近这部道家经典呢?也许,法国哲学家奥斯卡·柏妮菲的新作《与庄子哲游》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位被称为“应用哲学大师”的奥斯卡,大概是苏格拉底和老庄的门徒,他认为,真正的哲学家是通过提问和对话来进行哲学思考的,而不是通过著书立说来演讲灌输的。所以,奥斯卡的学术观点更倾向于“不立文字”。
可以说,奥斯卡书里最精华的部分绝不是知识——哪怕是横贯古今、中西的知识;也不是观点——不管是多么具有说服力的、伟大的、正确的见解;而是他一针见血、直指人心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