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略钞
冀州牧箴
洋洋冀州,鸿原大陆。岳阳是都,岛夷被服。
箴(zhēn):古代一种文体,以告诫规劝为主。
洋洋:广远无涯貌。《诗经•大雅•大明》: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
冀州:古九州之一,包括现在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黄河以北和辽宁省辽河以西的地区。每个朝代具体范围不同。
鸿原:光大的原野。
大陆:大陆泽,泽薮名。又名巨鹿泽、广阿泽。《书·禹贡》导河:“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尔雅·释地》十薮:“晋有大陆。”在今河北隆尧、巨鹿、任县三县之间。源出今内丘县以南,沙河市以北,太行山东麓的河流都汇注于此。今已淤为平陆。
岳阳:太岳山之南。山之南曰阳。太岳山,今霍山,亦霍太山。在山西省霍州市南。《尚书•禹贡》:既修太原,至于岳阳。
都:都城。古尧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一带,在太岳山之南,故谓“岳阳是都”。
岛夷:古指我国东部近海一带及海岛上的居民。《尚书•禹贡》:“大陆既作,岛夷皮服。”
被服:此指穿着(鸟兽皮之衣)。亦作“皮服”。
潺湲河流,表以碣石。三后攸降,列为侯伯。
潺湲:水缓流貌。屈原《楚辞•九歌•湘夫人》:慌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碣石:山名。在河北省昌黎县(秦皇岛市西南)北。碣石山余脉的柱状石亦称碣石,该石自汉末起已逐渐沉没海中。《尚书•禹贡》: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
攸:语中助词无义。《诗经•大雅•凫鹥》:既燕于宗,福禄攸降。
三后:三个君主或诸侯,古代天子、诸侯皆称后。指虞、夏、商三代的君主。此三代均建国于冀州一带,虞、夏都山西,商都安阳、朝歌(今河北省邯郸以南、河南省鹤壁市一带),故谓。
侯伯:诸侯之长。
隆周之末,赵魏是宅。冀土糜沸,炫沄如汤。
宅:居,居住。
糜沸:比喻世事混乱之甚,如糜粥之沸于釜中。
泫沄(xuàn yún):水翻腾貌。亦“炫沄”,水沸貌。(《古文辞类纂》各本作炫沄)。泫:水珠下滴。沄:水波汹涌回旋。《说文》:沄,转流也。《说文》:江水大波谓之沄。
更盛更衰,载从载横。陪臣擅命,天王是替。
更:换。载:句首助词无义。从:同“纵”。
陪臣:古代天子以诸侯为臣,诸侯以大夫为臣,大夫又自有家臣。因之大夫对于天子,大夫之家臣对于诸侯,都是隔了一层的臣,即所谓“重臣”,因之都称为“陪臣”。古代诸侯的卿大夫,对天子自称“陪臣”。
擅命:擅自发号施令,不受节制。擅(shàn):独揽,专权。
天王:春秋经中尊称周天子为「天王」。后用以称天子。
替:废。《尔雅》:替,废也。
赵魏相反,秦拾其弊。北筑长城,恢夏之场。
相反:犹言相互反对,相互攻伐。
弊:弊病,弊害。亦作“敝”。
场:本义祭坛旁的平地。平坦的空地。此引申为疆域。
《史记•蒙恬列传》:(蒙恬)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
夏的疆域主要在河南和山西南部一带,也到达过山西北部一带,而秦在山西北部一带是筑有长城的,故谓“北筑长城,恢夏之场”。
汉兴定制,改列藩王。仰览前世,厥力孔多。
定制:确定的制度、规则。此处指旧制,即秦制。
藩王:藩国之王。古时封建诸侯以屏藩王室,故称诸侯为藩国,称封王号之诸侯为藩王。
《史记•高祖本纪》所载:封齐王韩信为楚王,都下邳。封建成侯彭越为梁王,都定陶。韩王信为韩王,都阳翟。徙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都临湘。英布为淮南王,臧荼为燕王,张耳之子张敖为赵王。后燕王臧荼反,*,立太尉卢绾为燕王。后*楚王、淮阴侯韩信,以将军刘贾据淮东为荆王,刘交据淮西为楚王,刘肥据齐地为齐王。立刘仲为代王,后立子刘恒为代王,都晋阳。梁王彭越反,*,立刘恢为梁王。淮南王英布反,*,立子刘长为淮南王。立沛侯刘濞为吴王。燕王卢绾反,逃匈奴,立子刘建为燕王。
厥:其。力:或为“历”,经。
孔:很,甚。
初安如山,后崩如崖。故治不忘乱,安不忘
谓改列藩王带来的后遗症。
治:安定,太平。《周易·系辞下》: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
危。周宗自怙,云焉有予隳。六国奋矫,果绝
周宗:犹言周室。周王室的宗族。
怙(hù):依仗,凭借。《诗经•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焉:文言疑问词,怎么,哪儿。
隳(huī):毁坏城墙或山头;毁坏。
予隳,犹隳予,谓何有害于予者。
奋矫:犹奋起,奋举。
绝:断。
其维。牧臣司冀, 敢告在阶。
维:纲维。
牧臣:冀州牧在外为牧,在宫为臣,故谓牧臣。
司:主管。
在阶:犹在庭。谓在朝之官员。
兖州牧箴
悠悠济河,兖州之寓。九河既导,雷夏攸处。
兖州:古九州之一。今河北南部,山东西北部皆其地。《尚书•禹贡》:“济、河惟兖州。”《尔雅•释地》:“济、河间曰兖州。”《周礼•职方》:河东曰兖州。
济河:济水。济指黄河以南自今河南荥阳市北东北流至今山东利津南入海的古济水,河指自今河南武陟东北流至今河北沧县东北入海的古黄河。今黄河入海山东段为古济水之河道。
寓:所。
九河:禹时黄河下游入海的九条支流。近人多认为是古代 黄河下游许多支流的总称。
《尚书•禹贡》:济河惟兖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澭、 沮会同。
雷夏:古泽名,即雷泽,其地当今山东菏泽东北面黄河南岸。
攸:助词无义。
草繇木条,漆丝絺纻。济漯既通,降丘宅土。
繇,茂盛。条,长大。草繇木条:花草茂盛,树木长大。《史记•夏本纪》:其土黑坟,草繇木条。
《尚书•禹贡》: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厥土黑坟,厥草惟繇,厥木惟条。厥田惟中下,厥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厥贡漆丝,厥篚织文。浮于济、漯,达于河。
漆丝:漆,漆木产漆;丝,桑蚕产丝。
絺纻(chī zhù):麻织物,细葛布。絺:细葛布。纻:苎麻。《尚书•禹贡》:厥贡漆、枲,絺、纻。
漯(tà):古水名。又称漯川。古代黄河主要支津之一。自今河南省浚县西南别黄河东北流经濮阳、范县,山东省莘县、聊城、临邑、滨州等境入海。
降:下。宅:居。
成汤五徙,卒都于亳。盘庚北渡,牧野是宅。
成汤:亦“成商”,商朝开国之君。陆德明释文:“汤伐桀,武功成,故号成汤;一云:成,谥也。”
卒:终。
亳(bó):商汤都城。《尚书•汤诰》:“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诞告万方。”《史记•殷本纪》:“汤始居亳,从先王居。”地址不详,一说河南商丘,一说河南偃师。
盘庚:汤第九代孙,商代第20位国王。从奄(今山东曲阜)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安阳,河南北部,黄河之北。
牧野:古代地名。在今河南省淇县南。殷都之南。
丁感雊雉,祖己伊忠。爰正厥事,遂绪高宗。
丁:武丁。商高宗。商王盘庚之侄,商朝第23任君主,在位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傅说、甘盘、祖己等贤臣。史称“武丁盛世”。庙号“高宗”。
雊雉:犹雉雊,野鸡(飞登祭鼎)鸣叫。指变异之兆。《尚书•商书•高宗肜日》: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雊,祖己训诸王,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训》。
伊:助词无义。
爰:于是。厥:其。
绪:顺。
厥后陵迟,颠覆汤绪。西伯戡黎,祖伊奔走。
陵迟:败坏,衰败。
绪:前人遗留下来的未竟的事业。
西伯:指周文王。伯爵。戡(kān):武力平定。黎:黎国,在今山西黎城,一说在今长治西南。祖伊:商臣。
《尚书•商书•西伯戡黎》:西伯既戡黎,祖伊恐,奔告于王。
致天威命,不恐不震。妇言是用,牝鸡司晨。
《尚书•商书•西伯戡黎》:天曷不降威?大命不挚,今王其如台?王曰: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
震:惊,惧。
《尚书•周书•牧誓》: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
牝鸡:母鸡,后比喻专权的妇人。牝(pìn):雌性的禽兽,与“牡”相对。
司:主管。亦作“是”。
晨:晨鸣。
妇:此指妲己。喻雌代雄鸣则家尽,妇代夫政则国亡。
三仁既知,武果戎殷。牧野之禽,岂复能耽?
三仁:三位贤仁。《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后比干被纣王剖心而死。微子被周武王封宋地,为宋之始祖。箕子远徙朝鲜,后被周武王封为朝鲜王,史称“箕子朝鲜”。
武:周武王。
戎:征伐。
牧野:殷都之南,周武王与反殷诸侯会师,大败纣军于此。
禽:同“擒”。
耽:沉溺。
甲子之朝,岂复能笑?有国虽久,必畏天咎。
《尚书•周书•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
昧爽:黎明。朝:早晨。甲子:指牧野之战这一天为甲子日。
笑:谓妲己之笑。刘向《列女传》:“膏铜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辄堕炭中。妲己笑,名曰炮烙之刑。”
有国虽久:谓殷有天下六百余年。
咎(jiù):责备,追究罪过。
有民虽长,必惧人殃。箕子歔欷,厥居为墟。
长:增长。殃:使受祸害败坏;为害。
人殃:谓纣王。
歔欷:悲泣抽噎。
墟:废址,故城。
《史记•宋微子世家》:“ 箕子朝周,过故 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 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徸兮,不与我好兮!’”
牧臣司兖,敢告执书。
书:犹尚书。
青州牧箴
茫茫青州,海岱是极。盐铁之地,铅松怪石。
《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厥贡盐絺(chī),海物惟错。岱畎丝、枲、铅、松、怪石。
青州:古九州之一,在今山东北部。
海岱:今山东渤海至泰山之间的地带。海,渤海;岱,泰山。孔传:“东北据海,西南据岱。”
极:至。
群水攸归,莱夷作牧。贡篚以时,莫怠莫违。
攸:助词无义。
群水攸归,谓处众江河之出海口。
《尚书•禹贡》:莱夷作牧。厥篚檿(yǎn)丝。
莱夷:古国名。为齐地土著。殷周时分布在今山东半岛东北部。鲁襄公六年为齐所灭。
篚(fěi):圆形的盛物竹器。
怠:懈怠。违:背。
昔在文武,封吕于齐。厥土涂泥,在丘之营。
吕:吕尚。姜太公。
《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
涂泥:湿润的泥土。
丘:指营丘山。营:经营。
五侯九伯,是讨是征。马殆其衔,御失其度。
《史记•齐太公世家》:(周成王)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
五侯九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和九州之长。泛指天下诸侯。
殆:危险。
衔:马嚼子。御:驾车。
周室荒乱,小白以霸。诸侯佥服,复尊京师。
荒乱:混乱,错乱。
小白:姜小白,齐桓公。
佥(qiān):皆,咸。
京师:国都,朝廷。
小白既没,周卒陵迟。嗟兹天王,附命下土。
没:同“殁”,死。卒:终。陵迟:衰败。
附命:顺命。下土:天下。
失其法度,丧其文武。牧臣司青,敢告执矩。
执矩:犹言执法。
徐州牧箴
海岱伊淮,东海是渚。徐州之土,邑于蕃宇。
《尚书•禹贡》:海岱及淮惟徐州。
徐州:古九州之一,东至海,北至岱,南至淮,大致位置,各朝代略有不同。
渚:水中小洲或水边。水中小洲,亦即水中高土可居者,泛指高土可居者,不论水中亦水边。
蕃宇:义不详。
大野既潴,有羽有蒙。孤桐蠙珠,泗沂攸同。
大野:大野泽。古泽薮名。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北,古济水在此流过,向东又有水道和古泗水连接。又称巨野泽。《尚书·禹贡》:“大野既潴。”《周礼•职方》兖州:“其泽薮曰大野。”《左传》哀公十四年(前481年):“西狩于大野。”皆即此。东晋桓温、刘裕曾加疏浚,以利航运。唐代湖面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五代后南部涸为平地,北部成为梁山泊的一部分。
潴(zhū):蓄积,停聚。
羽:羽山。在今山东郯城县东北七十里。
蒙:蒙山。又名东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南,接平邑县界。
蠙珠:蚌生的珠。蠙(pín):古书上说的一种产珍珠的蚌。
泗:泗水。亦称清泗。别名清水。源出今山东泗水县东五十里陪尾山。四源并发,故名。
沂:沂水。今山东南部沂河。出沂山,故名。
《尚书•禹贡》:淮、沂其乂,蒙、羽其艺。大野既猪,东原厎平。……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蠙珠暨鱼。
实列蕃蔽,侯卫东方。民好农蚕,大野以康。
蕃蔽:屏障。蕃,通“藩”。
侯卫:从侯服到卫服的地方。古代王城外围,按距离远近划分区域。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又周制称侯、甸、男、采、卫为五服。《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日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周制亦“五服”,亦“九服”,说法不一。
大野:光大原野。
康:太平,安宁,富裕。
帝癸及辛,不祗不恪。
癸(guǐ):指履癸,即夏桀。夏最后一代君主。
辛:指帝辛,即商纣,商最后一代君主。
祗:敬,恭敬。
恪:谨慎,恭敬。
沉湎于酒,而忘其东作。天命汤武,剿绝其绪祚。
沉湎:犹沉溺。多指嗜酒。《尚书•泰誓上》:“沉湎冒色,敢行暴虐。”
东作:谓春耕。《尚书•尧典》:“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孔传:“岁起于东,而始就耕,谓之东作。”
汤武:商汤和周武。商汤灭夏桀,建商;周武灭商纣,建周。
剿绝:*灭,灭绝。剿(jiǎo):灭绝,征剿。
祚(zuò):福,亦指帝位。
绪祚:残余之福祚。
降周任姜,镇于琅邪。姜氏绝苗,田氏攸都。
降:落,下。此犹言及。
降周任姜,谓周封姜太公吕尚于齐。
琅邪(láng yá):亦“琅琊”、“瑯琊”。山名。在今山东省·诸城县东南海滨。
镇于琅邪,谓齐平公时,田常专权,尽诛公族之强者,割齐安平以东至琅邪,自为封邑,三世至田和篡齐,姜氏之苗裔遂绝。
苗:指苗裔。
都:指建都。
事由细微,不虑不图。祸如丘山,本在萌芽。
虑:谋思。
萌芽:草木初生的芽。比喻事情的开始。
牧臣司徐,敢告仆夫。
仆夫:犹言仆臣之长。
扬州牧箴
矫矫扬州,江汉之浒。彭蠡既潴,阳鸟攸处。
扬州:古九州之一。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诸省皆其地。各朝各代略有不同。
矫矫:勇武貌。《诗经•鲁颂•泮水》:“矫矫虎臣,在泮献馘。”
江汉:长江、汉水。浒:水边,指离水稍远的岸上平地。
彭蠡:湖泊名,即鄱阳湖。江西北部,长江之南。
阳鸟:古称鸿雁之类,会随季节变换而南北迁移的鸟。谓候鸟。《尚书•禹贡》:“彭蠡既猪,阳鸟攸居。”
居:处。
橘柚羽贝,瑶琨筱簜。闽越北垠,沅湘攸往。
羽:鸟羽毛。
贝:海贝,贝壳。
瑶琨:皆美玉名。
筱(xiǎo):小竹,细竹 。
簜(dàng):大竹。《尔雅·释草注》:簜,竹別名。《疏》李巡曰:竹节相去一丈曰簜。孙炎曰:竹阔节者曰簜。
《尚书•禹贡》:筱簜既敷……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簜,齿、革、羽、毛、惟木……厥篚织贝,厥包桔柚,锡贡。
垠:边,边界。
闽越北垠,沅湘攸往,谓扬州范围。最南至闽越之北,最西至沅湘水。
犷犷淮夷,蠢蠢荆蛮。翩彼昭王,南征不旋。
犷犷:粗恶貌。犷(guǎng):犬凶恶,凶猛。
淮夷:古代居于淮河流域的部族。《尚书•费誓》:“徂兹淮夷,徐戎并兴。”
蠢蠢:无礼义貌。刘向《九叹•惜贤》:荡渨涹之奸咎兮,夷蠢蠢之溷浊。
荆蛮:古代中原人对楚越或南人的称呼。
翩:轻扬貌。昭王:周昭王。旋:回。
《史记•周本纪》:昭王之时,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
人咸踬于垤,莫踬于山。咸跌于污,莫跌于川。
踬(zhì):被绊倒,跌倒。
垤(dié):本义蚂蚁做窝时堆在穴口的小土堆,亦指小土堆。
污:浊水池,小水坑。
明哲不云我昭,童蒙不云我昏。
明哲:指明智睿哲的人。
昭:明,此指明理。
童蒙:知识浅陋,幼稚无知。刘长《淮南子•齐俗》:古者民童蒙不知东西,貌不羨乎情,而言不溢乎行。
汤武圣而师伊吕,桀纣悖而诛逢干。
伊吕:商伊尹辅商汤,西周吕尚佐周武王,皆有大功,后因并称伊吕泛指辅弼重臣。
逢:关龙逢,亦“龙逢”,“龙逄”,夏贤臣。
韩婴《韩诗外传》卷四:“桀为酒池,可以运舟,糟丘足以望十里,而牛饮者三千人。关龙逢进谏曰:‘古之人君,身行礼义,爱民节财,故国安而身寿。今君用财若无穷,*人若恐弗胜,君若弗革,天殃必降而诛必至矣!君其革之。’立而不去朝。桀囚而*之。”
干:比干。商贤臣,纣王叔父。
《史记•殷本纪》:“纣愈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
《庄子•胠箧》:“昔者龙逢斩、 比干剖。” 刘向《九叹•怨思》:“若龙逄之沉首兮,王子比干之逢醢。”
盖迩不可不察,远不可不亲。靡有孝而逆父,罔有义而忘君。
迩:近。
靡,罔:无。
太伯逊位,基吴绍类。夫差一误,太伯无祚。
逊位:犹让位。
太伯:亦作“泰伯”。古公亶父之长子,周文王之伯父。有弟仲雍、季历,古公欲传位给幼子季历,以使季历子昌(周文王)继位振兴周国,太伯与仲雍得知,即避让,逃奔江南,断发文身,示不可用,于吴(今江苏无锡东)建国,为吴国之始祖。
《史记•吴太伯世家》: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
基吴:建立吴国之基。
绍:继。类:族类。
夫差:春秋末吴国君,阖闾子。为越勾践所灭国。
周室不匡,句践入霸。当周之隆,越裳重译。
匡:纠正,匡正。
句践:亦“勾践”。春秋越王。为吴王夫差所败,困于会稽,屈辱于吴。后卧薪尝胆,十年休养生息,灭吴国,成春秋末最后霸主。
越裳: 亦作“越常”、“越尝”。古南海国名。《尚书》大传记载:“周成王时,越裳氏重九译而贡白雉”。《册府元龟》外臣部记载:“周公居摄三年越裳以三象胥重译而献白雉”。
重译:辗转翻译。
春秋之末,侯甸叛逆。
侯甸:侯服与甸服。古代王畿外围千里以内的区域。古代王城外围,每五百里为一区划,共分侯、甸、绥、要、荒五服。
元首不可不思,股肱不可不孳。
元首:头,指代君主。《尚书•益稷》:“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
股肱:大腿和胳膊。比喻左右辅佐之臣。
孳(zī):通“孜”。勤勉不怠 。
(君主为)元首(主内)不可不思,(辅臣为)股肱(主外)不可不孜。
尧崇屡省,舜盛钦谋。牧臣司扬,敢告执筹。
《尚书•益稷》: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皋陶拜手稽首飏言曰:"念哉!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屡省乃成,钦哉!"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
省:反省。
钦谋:谨慎计议。
执筹:犹言运筹帷幄之臣。
荆州牧箴
杳杳巫山,在荆之阳。江汉朝宗,其流汤汤。
荆州:古九州之一。今湖南、湖北,四川东南部,贵州东北部,广东、广西北部。各朝代略有不同。
杳杳:远貌。
巫山:巴山脉之高峰,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南。形如巫字,故为其名。长江流经其中,成为巫峡。
荆:楚。
朝宗:古代诸侯春、夏朝见天子。后泛称臣下朝见帝王。《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 比喻小水流注大水。《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
汤汤(shāng): 水流盛大貌。《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夏君遭鸿,荆衡是调。云梦涂泥,包匦菁茅。
夏君:亦作夏后,指禹。
鸿:指鸿水,大水。
荆衡:荆楚及衡阳。《尚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
调:和。
云梦:古泽薮名。《尚书•禹贡》:云土、梦作乂。《周礼•夏官•职方》:荆州,其泽薮曰云梦。《尔雅•释地》:楚有云梦。考古云梦本为二泽,分跨湖南、湖北,大江南北,江南为梦,江北为云,约包括今湖南益阳县、湘阴县以北,湖北江陵县、安陆县以南,武汉市以西地区。
《尚书•禹贡》:云土、梦作乂。厥土惟涂泥。……包匦菁茅。
匦(guǐ):匣子,小箱子。
包匦:裹束而置于匣中。
菁茅: 一种有刺的茅草,供祭祀缩酒之用。
《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杜预注:包,裹束也;茅,菁茅也;束茅而灌之酒,为缩酒。
金玉砥砺,象齿元龟。贡篚百物,世世以饶。
金玉:黄金、珠玉。
砥砺:磨刀石。郭璞注:“磨石也。精为砥,粗为砺。”
象齿:象牙。
元龟:大龟。古代用于占卜。《尚书•金縢》:“今我即命于元龟。”
饶:富裕,丰足。
战战栗栗,至桀荒溢。曰我在帝位,若天有日。
战战:戒慎貌,畏惧貌。
栗栗:戒惧貌。栗,通“慄”。《韩非子•初见秦》:“战战栗栗,日慎一日。”
荒溢:犹言迷乱满盈。
不顺庶国,孰敢余夺。亦有成汤,果秉其钺。
《尚书大传•殷传》:“伊尹入告于桀曰:"大命之亡有日矣!"桀哑然笑曰:"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乃亡矣。"是以伊尹去夏适汤。
庶:众。
孰敢余夺,孰敢夺余之位。
果:果然,当真。
钺(yuè):古代兵器,青铜制,像斧,比斧大,圆刃可砍劈,中国商及西周盛行。又有玉石制的,供礼仪、殡葬用。
《史记•殷本纪》: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
放之南巢,号之以桀。南巢茫茫,多楚与荆。
放:流放。
南巢:古地名。在今安徽巢县西南。因位于古代华夏族活动地区的南方,故名。《尚书仲虺之诰》: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惭德。
号:宣称,称号。
桀:为其谥号。
多,一作“包”,容纳。
荆:荆,牡荆也,楚荆之翘者,土多此木,因以明州。
风慓以悍,气锐以刚。有道后服,无道先强。
慓:疾。悍:勇。
刘熙《释名•释州国》:荆州取名于荆山也。必取荆为名者,荆,警也。南蛮数为寇逆,其民有道后服,无道先强,常警备之也。
世虽安平,无敢日豫。牧臣司荆,敢告执御。
日,亦作“逸”。逸豫:安乐。
执御:执掌政权之人。
豫州牧箴
郁郁荆河,伊洛是经。荥播枲漆,惟用攸成。
豫州:古九州之一。《尚书•禹贡》:“荆、河惟豫州。”《周礼•职方》、《尔雅•释地》:“河南曰豫州。”“荆”即荆山,在今湖北南漳西;“河”指黄河。豫州指荆山到黄河之间的地带。刘熙《释名•释州国》:豫州,地在九州之中,京师东都所在,常安豫也。
伊洛:伊水、洛水。洛水,源陕西洛南县,经河南,历洛阳北入黄河。伊水,河南西部,入洛水。《国语•周语上》:“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尚书•禹贡》:伊洛瀍涧既入于河。
荥:指荥泽,古泽名。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古荥镇北。春秋战国时尚与济水、黄河相通。《尚书•禹贡》: “荥波既猪。” 又 “道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水经•济水注》: “济水又东径荥泽北,故荥水所都也。京相璠曰: 荥泽在荥阳县东南。” 自西汉平帝以后,荥泽淤塞为平地。
播:一作“波”。
枲(xǐ):大麻的雄株,只开雄花,不结果实,称“枲麻”。漆:油漆树产出的漆。《尚书•禹贡》:厥贡漆枲絺纻。
用,一作“周”。
田田相挐,庐庐相距。夏殷不都,成周攸处。
挐(rú):《说文》,持也。
都:建都。
成周:古地名。即西周的东都洛邑。故址据传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郊。《尚书•洛诰》:“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
相传周公卜洛建洛邑。《尚书•洛诰》: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
后周平王东迁都洛阳。夏都平阳,今山西东南,黄河以北。商都殷,今河南安阳,黄河以北。故谓“夏殷不都,成周攸处”。
豫野所居,爰在鹑墟。四隩咸宅,寓内莫如。
野:分野。
爰:于是。
《国语•周语下》:“岁之所在,则我有周之分野也。”韦昭注:“岁星在鹑火。鹑火,周分野也,岁星所在,利以伐之也。”
古人以星纪、玄枵、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等十二星次划分地面上州、国的位置与之相对应。就天文说,称作分星;就地面说,称作分野。如:以鹑首对应秦,鹑火对应周,寿星对应郑,析木对应燕,星纪对应吴越等。
四隩:亦“四奥”,四方的边远地区。《尚书•禹贡》:“九州攸同,四隩既宅。”
寓:住所。
如:及。
陪臣执命,不虑不图。王室陵迟,丧其爪牙。
陪臣:谓家臣,大夫既为臣,故家臣为陪臣。
执命:谓擅权,执国之政命。
爪牙:动物的尖爪和利牙。《荀子•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比喻勇士。《诗经•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
靡哲靡圣,捐失其正。方伯不维,韩卒擅命。
靡:无。捐:弃。
哲:明哲。圣:圣明。维:维持。
方伯:殷周时代一方诸侯之长。后亦泛称地方长官。《礼记•王制》:千里之外,设方伯。
韩:韩国。韩国都新郑,近洛阳,疆域近东周王室所辖。卒:终。
《史记•周本纪》:东周与西周战,韩救西周。或为东周说韩王曰:“西周故天子之国,多名器重宝。王案兵毋出,可以德东周,而西周之宝必可以尽矣。”
文武孔纯,至厉作昏。成康孔宁,至幽作倾。
孔:甚,很。
文武:周文王、周武王。厉:周厉王。
成康:周成王、周康王。幽:周幽王。
纯:明。宁:安固。昏:谓昏晦。倾:谓倾亡。
故有天下者,毋曰我大,莫或余败。毋曰我强,靡克余亡。
余败,余亡:皆倒装,谓败余,亡余。
夏宅九州,至于季世,放于南巢。成康太平,降及周微,带蔽屏营。
季世:犹末世。
放于南巢,谓夏桀。
降及:降,下。降及,犹言至于,及。
微:衰微。
蔽:被障蔽。
屏营:惶恐,来回走动。
屏营不起,施于孙子。王赧为极,实绝周祀。
《诗经•大雅•皇矣》:既受帝祉,施于孙子。
施(yì):延续,延伸。
王赧(nǎn):周赧王,战国最后一代周王。
极:极点,尽头。
《史记•周本纪》:周君、王赧卒,周民遂东亡。秦取九鼎宝器,而迁西周公于惮狐。后七岁,秦庄襄王灭东周。东西周皆入于秦,周既不祀。
牧臣司豫,敢告柱史。
柱史:柱下史,御史、法官类的官员。
益州牧箴
岩岩岷山,古曰梁州。华阳西极,黑水南流。
梁州:古九州之一。东界华山,南至长江,北为雍州,西无可考。西汉武帝始置为益州。
岩岩:高峻貌。
岷山:中国西部大山。位于四川松潘县北,绵延于四川、甘肃两省边境,为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华阳:华山之南。
西极:极西之地。
黑水:《尚书•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历史上对其具体所指解释不一。
茫茫洪波,鲧湮降陆。于时八都,厥民不隩。
鲧(gǔn):古人名,传说是夏禹的父亲。曾治水不力。
湮:塞。
降陆:谓鲧湮(河道),导致陆地下降,(水位上升)。
八都:犹八方。
隩:可定居之处。不隩:无定居之处。《尚书•尧典》:厥民隩,鸟兽氄毛。
禹导江沱,岷嶓启乾。远近底贡,磬错砮丹。
沱:沱江。位于四川省,源于绵竹县西北的九顶山中,为岷江的支流。流经成都,于泸县入长江。
嶓(bō):嶓山,即嶓冢山,在陕西宁强县北。
启:开。
乾:俗作乹。形声。从乙,倝声( gàn)。乙,象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本义:上出。《说文》:乾,上出也。
启乾:谓开上达生长之道。
底贡:进贡。《尚书•禹贡》:“惟箘、簬、楛,三邦底贡,厥名。”底,亦作“厎”。
《尚书•禹贡》:厥贡璆、铁、银、镂、 砮磬、熊、罴、狐、狸、织皮
磬(qìng):古代乐器,用石或玉雕成,悬挂于架上,击之而鸣。《说文》:磬,乐石也。
砮(nǔ):可以做箭镞的石头。《夏书》曰:“梁州贡砮丹。”
丹:指朱砂,辰砂,一种红色石矿物。
丝麻条畼,有粳有稻。自京徂畛,民攸温饱。
丝麻:蚕丝、麻皮。
条:枝条。畼(chàng):长。
粳(jīng):稻的一种,米粒宽而厚,近圆形,米质黏性强,胀性小。
稻:指水稻。子实叫谷子,碾制去壳后叫大米。有糯稻、粳稻、籼稻之分。古以粘者为稻,不粘者为粳。
徂:往。
畛(zhěn):井田间陌,引申为界,边界,疆界。
温饱:穿得暖,吃得饱。
帝有桀纣,湎沉颇僻。遏绝苗民,灭夏殷绩。
湎沉:犹言沉湎。
颇僻:邪佞不正。《尚书•洪范》:“人用侧颇僻,民用僭忒。”。“僻”亦作“辟”。
遏绝:诛灭;灭绝。《尚书•吕刑》:“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
苗民:指古三苗部族。《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三苗,古族名,亦称有苗或苗民。《史记·五帝本纪》载其地在江、淮、荆州(今河南南部至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阳湖一带)。传说舜时被迁到三危(今甘肃敦煌一带)。
爰周受命,复古之常。幽厉夷业,破绝为荒。
《诗经•商颂•殷武》:昔有成汤,自彼氐(dī)羌(qiāng),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受命:受天之命。古帝王自称受命于天以巩固其统治。《尚书•召诰》:“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
常:谓朝贡之传统。
爰周受命,复古之常,谓氐羌居梁州西北之境,商汤强盛时贡服,商末叛衅,至周兴,梁州尽归王化,复夏殷朝贡之常。
夷:毁灭。
破绝:犹言废绝。
荒:指荒服。
秦作无道,三方溃叛。义兵征暴,遂国于汉。
三方: 三个不同的方向。
溃叛:亦“溃畔”,叛乱离散。
《史记•高祖本纪》: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
巴蜀汉中,皆梁州之地。
拓开疆宇,恢梁之野。列为十二,光羡虞夏。
十二:十二郡。至汉武帝,梁州分十二郡:汉中郡、巴郡、蜀郡、陇西郡、广汉郡、犍为郡、越隽郡、益州郡、牂柯郡、武都郡、沈黎郡、文山郡。(前四秦旧郡,广汉为汉高祖刘邦置,后七为汉武帝置)
羡:余,富余。《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四方有羡,独我居忧。
虞夏:虞,朝代名,舜建。舜之先封于虞,故城在今山西运城市平陆县。帝舜夺天下之号,都蒲坂,今山西运城市安济县。禹代舜,都阳城,今河南郑州市登封县。
牧臣司梁,是职是图。经营盛衰,敢告士夫。
职:任职,主管。
图:谋。
经营:规划营治。
士夫:士大夫阶层的人。王符《潜夫论•交际》:夫处卑下之位,怀《北门》之殷忧,内见谪于妻子,外蒙讥于士夫。
雍州牧箴
黑水西河,横截昆仑。邪指阊阖,画为雍垠。
雍州:古九州之一。今陕西、甘肃大部分及青海额济纳地区。
西河:今山西和陕西之交界处的黄河段,称为西河,在冀州西界,故名。
《尚书•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
横截:横穿,横插。雍州西为黑水,东为西河,昆仑山横截其中部。
昆仑:昆仑山。山脉名。在西藏、新疆和青海之间。海拔6000米左右,多雪峰、冰川。古代神话传说中,昆仑山为天帝所居之所,上有瑶池、阆苑、增城、县圃 等仙境。
邪:古通“斜”。
阊阖:传说中的天门,昆仑之上。
垠:边,界。
上侵积石,下碍龙门。自彼氐羌,莫敢不来庭,莫敢不来臣。
积石:山名。即阿尼玛卿山。在青海省东南部﹐延伸至甘肃省南部边境。为昆仑山脉中支﹐黄河绕流东南侧。
龙门:即禹门口。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和陕西韩城市东北。黄河至此,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门阙,故名。《尚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
《诗经•大雅•常武》:四方既平,徐方来庭。
《诗经•商颂•殷武》: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
来庭:来朝见天子。来臣:来臣服,来称臣。
每在季主,常失厥绪。侯纪不贡,荒侵其寓。
季:谓季世,末世。
季主:谓夏桀商纣周幽之类。
绪:前人遗留下来的未竟的事业 。
纪:年岁。《尚书•洪范》:“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 孔颖达疏:“凡此五者,皆所以纪天时,故谓之五纪也。”
侯纪不贡,谓诸侯不按年岁入贡。
寓:所。荒:废弃,荒废。侵:入。
陵迟衰微,秦据以戾。兴兵山东,六国颠沛。
戾:暴戾,粗暴凶恶。
山东:函谷关之东,崤山以东。指代六国。
颠沛:偃仆,倾倒,比喻世道衰微或人事挫折。亦指国事危殆。《诗经•大雅•荡》: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
上帝不宁,命汉作京。陇山以徂,列为西荒。
上帝:天帝。
京:都城。
陇山:六盘山南段别称。古称陇坂。在陕西省陇县西南,延伸于陕、甘边境。近南北走向,延绵约100公里。为渭河平原与陇西高原的分界。
徂:往。
陇山以徂,谓陇山以西徂。
西荒:西方荒远之地。相传古代京畿之外划分为侯、甸、绥、要、荒,称五服。服,五百里。荒服最远。
南排劲越,北启强胡。并连属国,一护攸都。
越:指南越。汉武帝时灭南越王国,在其地设置南海、郁林、苍梧、合浦、儋耳、珠崖、交趾、九真、日南九郡.
胡:指匈奴。汉武帝时北伐匈奴。
护:指都护,汉宣帝置西域都护,总监西域诸国,并护南北道,为西域地区最高长官。
盖安不忘危,盛不讳衰。牧臣司雍,敢告赘衣。
讳:避忌。
赘衣:赘,一作“缀”。缀衣,周代官名。掌管衣服,为天子近臣。
幽州牧箴
荡荡平川,惟冀之别。北阸幽都,戎夏交逼。
幽州:古九州之一。《尔雅•释地》:“燕曰幽州。”《周礼•职方》:“东北曰幽州。”“燕”指战国燕地,即今北京市、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
别:分支。传说虞舜时分冀州东北为幽州。
阸(è):扼守,控制。
幽都:北方之地。《尚书•尧典》:“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蔡沈集传:“朔方,北荒之地……日行至是,则沦于地中,万象幽暗,故曰幽都。”
戎:指北狄。夏:中夏,中原,华夏。
交逼:谓相交错相侵迫。
伊昔唐虞,实为平陆。周末荐臻,迫于獯鬻
唐虞:唐尧虞舜。
平陆:平坦的陆地。
荐臻:接踵而至。《诗经•大雅•云汉》:天降丧乱,饥馑荐臻。
獯鬻(xūn yù):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夏商时称獯鬻,周时称猃狁,秦汉称匈奴。
《史记•周本纪》: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平王立,东迁于雒邑,辟戎寇。
晋溺其陪,周使不阻。六国擅权,燕赵本都。
溺:沉。陪:陪臣。谓晋六卿分权内斗,至后赵魏韩三家分晋。
东限秽貊,羡及东胡。强秦北排,蒙公城疆。
秽貊(huì mò):即“秽貉”,古时东夷国名。先秦时期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诸部的总称。
限:阻隔,限制。
羡:余。
东胡:我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因居于匈奴之东,故名。春秋、战国时,南邻燕国,后为燕所破,迁于今西辽河上游一带。秦末东胡强盛,后为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余众退居乌桓山和鲜卑山,分别称乌桓、鲜卑。见《史记•匈奴列传》。后亦为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
蒙公:指蒙恬。
城:筑城,守城。谓秦时北却匈奴,命蒙恬修筑长城以据之。
大汉初定,介狄之荒。元戎屡征,如风之腾。
介:间隔,隔开。
元戎:大兵车。《诗经•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启行。亦指代主将,元帅。此处指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等大将北击匈奴。
义兵涉漠,偃我边萌。既定且康,复古虞唐。
漠:沙漠。偃:停息,停止。
偃我边萌,谓偃我边萌之兵患。
边萌:亦“边氓”、“边甿”,指边民。
盛不可不图,衰不可或忘。堤溃蚁穴,器漏箴芒。牧臣司幽,敢告侍傍。
堤溃蚁穴:比喻对小处的疏忽不慎,往往可以酿成大祸害。《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熛焚。”
箴:缝衣用的工具,后作“针”。
芒:针状物。
侍傍:谓左右的人。
并州牧箴
雍别朔方,河水悠悠。北辟獯鬻,南界泾流。
并(bīng)州:地名。古十二州之一。虞舜以今河北中部清苑、正定诸县以西及山西的旧太原、大同等府为并州,周制同虞。汉时为山西及陕西北部地。
别:分支。虞舜时分冀州恒山之地为并州。
辟:开辟,开拓。
泾:泾水。渭水支流。有南、北二源。北源出宁夏六盘山东麓固原县;南源出甘肃省华亭县,至平凉县境合流后,又东南流入陕西省,至高陵县入渭河 。
画兹朔土,正直幽方。自昔何为,莫敢不来贡,莫敢不来王。
画:划分界线。
正:正面。
直:面对着,当。
幽方:指幽州。
周穆遐征,犬戎不享。爰貊伊德,侵玩上国。
周穆:周穆王。
犬戎:古族名。古戎人的一支。即畎戎。亦称畎夷、昆夷、绲夷等。殷周时,游牧于泾渭流域(今陕西省彬县、岐山一带),为殷周西边的劲敌。曾与周文王、穆王进行过战争。以所产马匹与周交易。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与申侯联合攻*幽王,迫使周室东迁。后为秦所败,一部分北迁,一部分渐与邻族融合。
享:献,像进贡那样地交付、献出 贡奉品。
《史记•周本纪》:穆王将征犬戎……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
貊:一作“藐”,藐,轻视。
侵玩:犹言侵犯玩弄。
上国:指国都以西的地区。此相对于周都镐京而言。
宣王命将,攘之泾北。宗周罔职,日用爽蹉。
宣王:周宣王。攘:驱逐。
职:指职方,职官名。周礼夏官有职方氏,掌天下之地图,主四方之职贡。
宗周罔职,谓周宣王仅能驱逐犬戎出泾水之北,至于更北更远的并州之地无暇顾及。
日:一天一天地。
用:因而,于是。表示结果。
爽:伤败,败坏。
蹉:失足,跌跤。
既不俎豆,又不干戈。犬戎作难,毙于骊阿。
俎豆: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時,用来盛祭品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亦代指祭祀,奉祀。
干戈:干与戈,古代常用兵器。比喻战争,武力。
此谓文德既不足以怀远,武功亦不足以定远。
骊阿:骊山。此指周幽王被犬戎*。
太上曜德,其次曜兵。德兵俱颠,靡不悴荒。
曜:同“耀”,炫示。
《国语•周语》:先王以耀德不观兵。
颠:坠。
悴荒:凋敝空虚。
牧臣司并,敢告执纲。
执纲:纲,网之大绳,引申为凡事之要领。执纲,犹言执政。
交州牧箴
交州荒裔,水与天际。越裳是南,荒国之外。
交州:汉置交州,领南海、郁林、苍梧、交址、合浦、九真、日南等七郡。今广东、广西两省及越南皆其地。
荒裔:边远之地。
越裳:古国名,越裳氏在交州之南,自古未尝通中国,至成王时,周公摄政,始重译来献白雉。
荒国:犹言荒服之国。
爰自开辟,不羁不绊。周公摄祚,白雉是献。
羁绊:束缚。
摄祚:犹摄政。谓代行王事。语本《礼记•文王世子》:“昔者周公摄政,践祚而治。”
昭王陵迟,周室是乱。越裳绝贡,荆楚逆叛。
《史记•周本纪》:昭王之时,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
四国内侵,蚕食周宗。臻于季赧,遂以灭亡。
四国:四方之国。
蚕食:亦作“蚕蚀”。蚕食桑叶。喻逐渐侵占
周宗:周代宗族之国。
臻:到,至。
季:末。
赧:周赧王,最后一代周王。
大汉受命,中国兼该。南海之宇,圣武是恢。
兼该:亦“兼赅”。兼备,包括各个方面。
圣武:指汉武帝。谓灭南越国,于此封九郡。
稍稍受羁,遂臻黄支。杭海三万,来牵其犀。
稍稍:修逐渐。
黄支:古国名。一般以为在今印度·马德拉斯西南的甘吉布勒姆。
《汉书•平帝纪》:“二年春,黄支国献犀牛。”
杭:通“航”。
盛不可不忧,隆不可不惧。顾瞻陵迟,而忘其规摹。
规摹:亦“规模”,制度,程式。
亡国多逸豫,而存国多难。
逸豫:犹安乐。
泉竭中虚,池竭濒干。牧臣司交,敢告执宪。
中虚:里面空虚。
濒(bīn):靠近,临近。
《诗经•大雅•召旻》:池之竭矣,不云自频。泉之竭矣,不云自中。
频:通“濒”。
执宪:犹言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