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前551-前479),,孔氏,名丘,字仲尼,(今)人,祖籍(今),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创始人。孔子晚年修订(《》《》《》《》《》《》)。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该书被奉为。
孔子在世时是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1988年初,75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宣言中说道:“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前,从孔子那儿重新寻找智慧。”
五年(前537年),孔子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的本领,所以称自己虽然已经十五岁了,但志向在于做学问。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这一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鲁昭公二十年(前522年),孔子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所以自称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这一年,与来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和学礼于孔子。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问乐于。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
鲁昭公三十年(前512年),孔子四十岁,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人生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所以自称四十岁不疑惑。六年(前504年),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家臣掌政。所以孔子不上任,退隐而修著《诗》《书》《礼》《乐》,众多弟子跟着孔子走遍各国,跟随他学习。
鲁定公十一年(前499年),孔子升为鲁国,摄相事,七日而诛少正卯,曝尸三日,鲁国大治。鲁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削弱(、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采取了隳三都的措施,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隳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
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孔子五十五岁。春天,齐国送八十名美女到鲁国。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
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年),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来到了。孔子在卫国被夫人召见。孔子的弟子对此事表示不满。的去世,孔子听到消息后,十分难过,称赞子产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慈惠的人。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
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因此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卫国。
鲁定公十五年(前495年),孔子离开卫国回到鲁国。鲁哀公二年(前493年),孔子由鲁国又来到卫国。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离开卫国西行。经过曹国,曹伯阳没有接见孔子。在曹国稍作停留,到达宋国,宋司马讨厌孔子,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五十九岁的孔子离开卫国经、宋国、郑国至陈国,陈国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七日。最后还是找到楚人,楚国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
鲁哀公三年(前492年),孔子六十岁,称自己这时候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自己颓丧的样子如同丧家之犬。鲁哀公四年(前491年),孔子离开陈国,来到了。
鲁哀公五年(前490年),孔子从蔡国来到。叶国君主叶公向孔子问政,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鲁哀公六年(前489年),孔子与弟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后被楚国人相救。鲁哀公七年(前488年),孔子又回到卫国,主张在卫国为政先要正名。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68岁的孔子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归鲁国。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至此结束。
鲁哀公十三年(前482年),孔子七十岁,称自己这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这一年,孔子最爱的弟子先他而死,孔子十分悲伤,感慨到昔日曾跟随自己的学生,此时却都不在身边受教了。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葬于鲁城北岸边。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唯独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弟子及鲁国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受到人们的奉祀。
”,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或“”。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遵循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为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也就是说,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阴谋欺诈不兴,盗窃祸乱不起,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这是一幅理想化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会。
孔子主张的较低政治目标是。小康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隐没,“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与这种贫富不均、贵贱不等相适应,产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立田里,以贤勇知”,相应地还要设“城郭沟池以为固”。这种社会显然没有“大同”世界那样完美,但有正常秩序,有礼、仁、信、义,所以称为小康。这种社会描述了私有制产生后的阶级社会的“盛世”。
孔子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理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后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的思想家提出不同内容的憧憬蓝图和奋斗目标,这种思想对进步思想家、改革家也有一定启发,、、和都受其影响。
”,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