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一篇文案,说是他的人生失败只因多读了几本《读者》。岂有此理呀?我认为《读者》不背这个锅!
喜欢看《读者》的人不容易变坏,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曾经从1984年接触到《读音》,就爱上了这份杂志,从每期必买到逐年订阅,直到互联网时代的2018年才不舍地挥手告别。可谓年深日久,深受影响。
《读者》和《意林》、《辽宁青年》、《青年科学》、《世界知识画报》、《青年文摘》等等一起,陪我走过了年轻时很长一段磕磕绊绊的成长之路,甚至在一刻陷入人生迷茫之时,还有一本散发墨香的《读者》在温暖我的心灵,总有那么一篇好文章让我能找到破解现实难题的良方,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忍耐磨,有足够的勇气扛得下凄风苦雨满地泥泞。
《读者》传播正能量,既有国学大智慧、人间真情,又有观照现实、心有灵犀,的确是无声的老师呀!
现在能静得下心来读书的人不多了。读书长识开拓眼界,如果现在还有人会幼稚到把个人命运的坎坷及人生失败的原因一概归咎为看了《读者》,断章取义指责是《读者》误导了你,岂不是太荒谬了吗?!
这样的人正是走路不正怪鞋歪,日常很难做到言行自律,为什么不深刻反省自身原因,总结个人成长中的成败得失呢?须知每个人的命运全由自己掌控,只有靠自己才能化险为夷安度岁月,成就更奋发有为的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