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进布达拉宫,他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他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仓央嘉措,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他出身于西藏的一个农奴家庭,本可以有一个穷苦却自由的人生,最后却在桑杰嘉措的操纵下,成了一个没有实权,不得自由的傀儡。
桑杰嘉措是五世达赖的亲信弟子,在五世达赖逝世后秘不发丧,以其名义成了西藏实际的最高掌权者。
他一面瞒着当时清朝的皇帝康熙和西藏的僧侣民众,一面又在暗地里寻找转世灵童。
仓央嘉措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选为转世灵童。
桑杰嘉措不想交出权力,所以即便选定了转世灵童,也没有将他带回布达拉宫,而是任其在民间自由长大。
仓央嘉措的父母以及世世代代的祖先信仰的是宁玛教,不像格鲁教主张禁欲,宁玛教是可以恋爱结婚的。
仓央嘉措在宁玛教的文化氛围中长大,对他而言男女情爱是很正常自然之事。
所以当他被接回布达拉宫,对于格鲁教的种种清规戒律、繁文缛节,才会那般排斥,难以适应。
而且已经掌权10多年的桑杰嘉措又怎会甘心将自己的权力交出去?所以仓央嘉措只是个不得自由的傀儡罢了。
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他写下了一首首向往自由和爱情的诗歌。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仓央嘉措并不懂汉字,他的诗歌最初是以藏语的形式呈现的,那么是谁将他的诗歌翻译成汉语呢?
有很多人都曾翻译过仓央嘉措的诗歌,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曾缄和于道泉。
仓央嘉措最为后人所熟知的一首诗是“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是曾缄先生翻译的,历来为人所称道,尤其是最后两句“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说出了仓央嘉措一生的心殇。
仓央嘉措追求爱情,渴望自由,这在宁玛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是进入了布达拉宫后,这一切都成了遥不可及的存在。
曾经有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双全法,但是如今却只能断情弃爱,被困于一方天地中。
因为曾经拥有,当失去的时候,他才会那般痛苦绝望。
所以这两句不仅是仓央嘉措当时处境的写照,也暗含了他曾经的自由生活,今昔对比,无形中又加深了他内心的痛苦。
曾缄先生一定是非常了解仓央嘉措的一生,才会翻译出如此动人心弦的诗句。
这世间有太多的无奈,古往今来,多少人因为种种原因,而错过了一生挚爱,例如陆游,例如纳兰容若,这两句诗,放在他们身上也同样适用。
其实除了这个版本,这首诗还有其他的翻译。
例如:若随美丽姑娘心,今生便无学佛份。若到深山去修行,又负姑娘一片情。
虽然意思差不多,但是却少了些意境,没有“不负如来不负卿”那么震撼人心。
你更喜欢哪个版本的翻译?欢迎一起来讨论哦。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就点个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