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养龟不求人之中华草龟饲养》第四章:中华草龟饲养用水(2)草龟用多少水养好?
【特别提示】:本章为付费内容,除试看部分外,其他均需付费订阅专栏《家庭养龟不求人之中华草龟饲养》才可阅读,请认真考虑后再决定是否订阅。内容适合家庭宠物龟饲养爱好者订阅,不适合规模养殖。适宜的龟种为草龟、巴西龟和花龟等常见水龟和半水龟。
在本章第一部分内容中,我们介绍了“养草龟用什么水好”,即水质问题。和大家理解的不一样,养龟用水重要的不是洁净,而是稳定。只有水质稳定,乌龟才不容易因为应激反应而生病或死亡。下面我们接着说第二部分内容,养草龟用多少水好,即水量和水位问题。
我们养龟所用的容器,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由小容器改为大容器,带来水体大小的变化;二是容器不变,但水位有深浅,也会带来水体大小的变化。综合来看,不管是哪种情况,大水体基本都优于小水体。为何要这样说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
一、饲养草龟是大水体好,还是小水体好?根据容器大小不同,可以将养龟水体大致分为小容器、小水体(简称小水体)和大容器、大水体(简称大水体)两种情况。客观来说,大水体和小水体都各有优缺点。但综合比较,大水体优势更明显,养起来也更省心。
1、大水体养龟的主要优缺点
乌龟生病的原因主要有三种,温差大、水质不稳定和喂食不当。乌龟是变温动物,无法自主调节体温,其活动性能取决于外界温度。因此,温差大非常容易使乌龟生病,典型的是感冒和肺炎。除此之外,温差大还是其他龟病的诱发因素,例如肠胃炎、腐皮腐甲、白眼病等,都或多或少与气温不稳定有关。水质差或不稳定,常带来腐皮腐甲、白眼病、肠胃炎等疾病。而喂食不当,主要是造成肠胃方面的疾病,如消化不良、拒食、肠胃炎等。要想乌龟少生病,就要尽量减少上面三种原因的出现。其中喂食不当属于人为原因,而温度和水质稳定则属于养龟环境的营造。
乌龟作为变温动物,对稳定的环境更容易适应;而对变化较大的环境,缺乏适应性,容易产生应激反应。而无论是温度还是水质,大水体均容易保持稳定,这可以说是它最大两个优点,其原因主要和水体对温度和污染物的缓冲能力有关。
(1)大水体水温更容易稳定
水体对气温具有缓冲作用,使得水温不像气温变化那么剧烈,这和水的比热容大有关。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定义为单位质量的物体,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需要吸收或释放热量的多少。在常见的固体和液体中,水的比热容最大。与空气相比,水的比热容是空气的4倍以上。这种特点使得吸收相同的热量,水温每上升1℃,空气就要升高4℃以上;反之,水温每降低1℃,气温就要下降4℃以上。也就是说,相同条件下气温变化更剧烈。
气温和水温之间具有联动性,二者是正向关系。水温随气温的升高而升高,随气温的降低而降低。但由于水气之间巨大的比热容差异,使得水温变化更为缓慢,因而可以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不会忽冷忽热,从而可以保护水生动植物。但这要有个前提,水体越大越好;如果水体很小,就失去了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基本随气温而变化,忽冷忽热。例如北方寒冷的冬夜,把一碗水放在室外,很快就会结冰,甚至连碗一起冻住;如果是一大桶水,则很难结冰或完全结冰,这就是水体大小对气温缓冲作用不同所致。因此,在保持水温稳定方面,大水体优势明显。
(2)大水体水质更容易稳定
水体不仅对温度有调节作用,同样也可以通过自净能力,对污染物进行缓冲。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一方面对水体产生污染,另一方面水体对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即经过水中一系列的物理稀释、扩散、吸附与沉降,化学
{!-- PGC_COLUMN --}反应、生物分解与转化等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往往能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这一过程就是水体的自净。但水体的自净能力不是无限度的,当污染物的浓度或量超出水的自净容量(即最大处理能力),水同样会受到污染。而从水体大小来看,无疑大水体对污染物的容纳和处理能力更强,不容易因为污染物而极速恶化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