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天皇号称是“万世一系”,从首任的神武天皇,到如今的第126代德仁天皇,皇室从来没有出现过家族更迭。不像中国、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经常性地改朝换代。
事实上,从第一代到第九代天皇,很有可能只是传说。但从第十代崇神天皇(公元前97年~前30年)开始,就有了考古学的论证。所以,日本天皇族系至少延续了2000年。
能延续这么长的时间,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不同的时期,相比权臣、外戚、幕府的权力,天皇的君权是比较小的,基本上处于被架空的状态,这使得天皇反而能够躲过各种血腥的政治斗争。
目前,在君主立宪的体制下,天皇依旧是没有实权的国家元首。而首相作为政府首脑,负责领导内阁的运作,主持内阁会议、皇室会议,还要指挥自卫队的军事行动,是日本最有权势的人。
天皇的机会1867年,明治天皇登基后,江户幕府迫于时局,将政权交还朝廷。这标志着武家统治时代的结束,天皇开始重新掌控国家机器的运转。
1890年,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大权,明治天皇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使得天皇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政治权力。此外,他进一步强化了神道教的地位,把自己塑造成“现人神”,也就是“以人的型态存在于现世的神”。
当然,只靠天皇一个人,是没有办法统治国家的,必须对相权做出安排。于是,明治天皇设置了内阁总理大臣(首相),以取代过去处于宰相地位的太政大臣。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日本帝国宪法》中,并没有明文设置内阁总理大臣的官职。实际上,这个官职就是天皇指定的。直到20世纪初,内阁总理大臣才由众议院多数党的党首出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