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们,对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的称呼是各种各样的。中国人在很久以前就发明了对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独特称号,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至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兼并诸侯、统一全国之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遂号称“皇帝”。除了我们中国古代的皇帝,我们非常熟悉的还有匈奴单于、突厥可汗、俄罗斯沙皇、沙特国王、科威特埃米尔、文莱苏丹、卢森堡大公这样的称号,那么他们都有什么区别呢?
皇帝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都不是真正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其“皇”或“帝”号,为后人所追加。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君主称“帝”,周天子称“王”。战国诸侯大多僭越称王,尊周天子为“天王”。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所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朝鲜曾经是中国明清两朝的藩属国,其君主只能称国王(谥号大王),级别低于中国的皇帝。1897年李氏朝鲜宣布脱离清朝独立,由王国改为帝国(大韩帝国),其国王李熙(朝鲜高宗)也正式称帝,传子纯宗皇帝(朝鲜纯宗)。至1910年日韩并合后取消帝号。
越南在历史上长期是中国的藩属国,在丁朝、前黎朝、李朝、陈朝、后黎朝、莫朝和阮朝,其君主对内和对其他东南亚国家时自称“大越皇帝”,对中国则称“安南国王”。
日本于公元7世纪中叶开始以天皇称呼最高君主。之前日本统治者的称号都是治天下大王,第一位用天皇称号的是天武天皇。在古代日本,实际掌握政权的治天君、关白、将军为了不影响本国皇族的情绪,而通常使用国王和大君作为与中国和朝鲜进行外交时的自称,以表示没有对天皇形成僭越。19世纪中叶,天皇成功从武士手中收回权利,因而与外国进行建交时,以天皇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古代欧洲国家君主通常称为国王,只有东罗马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因为自称是罗马帝国的继承人和延续,所以其君主称为皇帝。
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恢复君主制,因为国王这个头衔在大革命后的法国已经极不得人心,象征腐朽、专制、蛮横,所以拿破仑不称国王而称“法国人的皇帝”。从这个时候起,“皇帝”这个称号有一种冠冕堂皇的、比国王高一级的味道在里头。
1804年,奥地利大公兼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王国国王弗朗茨二世宣布采用“奥地利皇帝”的称号,并于1806年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1867年,奥地利帝国实行二元君主制,改为奥匈帝国,奥地利皇帝兼任匈牙利国王(而非匈牙利皇帝,匈牙利王国有自己的议会和政府)。
18世纪以后,欧洲许多国家变为君主专制国,皇帝这个头衔大多作为专制君主的头衔使用。当时欧洲的皇帝只有法国(拿破仑)、奥地利和俄罗斯三个。1850年,德意志邦联议会曾经给普鲁士国王加皇帝的尊号,但是被拒绝。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德意志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普鲁士国王才接受“德意志皇帝”这个头衔。
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为印度女皇,继承莫卧儿王朝皇帝的王位。她的头衔是“天佑大不列颠、爱尔兰及海外领地女王,国教保卫者,印度女皇”。这是所谓“大英帝国”的来源。不过确切地说,应该说是有一个共同君主的两个国家,大不列颠王国(及其海外领地)和印度帝国。在维多利亚女王之后,男性的英国君主头衔是“印度皇帝”。只有爱德华七世、乔治五世和乔治六世三个国王用了这个头衔。爱德华八世未加冕即逊位,乔治六世时期印度独立,印度皇帝的头衔被取消。
单于
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而东汉三国之际,有乌丸、鲜卑的部落使用单于这个称号。至两晋十六国,皆改称为大单于,但地位已不如以前。
可汗
可汗是四世纪以后北亚民族高级政治体首领的称谓,最早出现于3世纪鲜卑部落,最初这个称呼最早被用于称呼鲜卑部落的酋长。可汗作为一国之主的称号最早始于402年柔然首领统一漠北后自称。类似于汉族的国王,古代北方阿尔泰语系民族鲜卑、回纥、柔然、铁勒(高车)、突厥、吐谷浑、阻卜、女真等部族对首领皆称可汗;蒙古帝国灭亡后受其影响,中亚的帖木儿帝国、哈萨克汗国、布哈拉汗国等国和东欧的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等突厥化穆斯林国家君主也开始称可汗。
沙皇
沙皇一词源自东罗马皇帝的名号“凯撒”,就是“大皇帝”的意思,后保加利亚君主西蒙大帝自称沙皇,是为沙皇的最早使用,沙皇相当于国王,而不是皇帝。俄罗斯采用沙皇作为君主头衔始于伊凡四世。
国王
中国古代称诸侯封地为国,一国之长称王。前704年,楚国子爵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在此以前,王是至尊君主的称呼,等同于“天子”,如周武王。自秦始皇称“皇帝”后,王与皇始有分别。自汉代以后,则以国王为最高封爵。宋、元又以国王作为封号。明朝时期,亲王(即藩王)的正式名称为王,其封地称国;此外,朝鲜国王、日本国王等是大明皇帝给外国掌权者的封号。清代则改称亲王。国王也是某些君主制国家元首的一种名称,如泰国国王、西班牙国王等。
埃米尔
埃米尔是伊斯兰教国家对上层统治者、王公、军事长官的称号,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原为阿拉伯统帅的称谓,现为某些君主世袭制国家元首的称谓。其意义比较笼统和广泛:从其军事统帅意译为总督;亦从其功能意译为国王、酋长、头人、头目、首领、长官等;亦见有人以其作为贵族最高爵位之功能意译为亲王、大公等等。突厥在历史上亦曾使用过这个封号。
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内乱,各地埃米尔与哈里发之间的从属关系逐渐疏离,最后不少地方的埃米尔只象征式地承认哈里发的统治权,埃米尔遂取得地区的独立的军政大权,并成为当地之君王。
9世纪起,随着阿拉伯世界政权的解体,一些半独立和独立的地方封建王朝统治者仍用以自称。埃米尔广泛地成为由北非到中东的君主称号。
苏丹
苏丹指一个在伊斯兰教历史上一个类似总督的官职,是阿拉伯语中的一个尊称,历史上有好几种含义。这词最初是阿拉伯语中的抽象名词“力量”、“治权”、“裁决权”,后来变为权力、统治。最后,它变为对一个特殊统治者的称号,被这种苏丹统治的地方,一般都对外号称拥有独立主权或完全主权。苏丹通常不会自称是哈里发,也不会表示他是实际上是受到哈里发统治的。被苏丹统治的地方,无论是王朝还是国家都可以被指为“苏丹国”。公元10世纪,阿拉伯国家就有了苏丹的称号。到了11世纪以后,埃及、土耳其等许多国家的统治者都称作苏丹。现在的苏丹国有中东的阿曼苏丹国、文莱苏丹国。
酋长
酋长是一个部落的首领。酋长制度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广大地区比较普遍,尤其盛行在广大偏远、落后的地区。据考察,酋长制度最初是从原始的氏族制度发展演变而来的。非洲在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逐渐过度时,大大小小的酋长土邦和酋长制度便慢慢在氏族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了。无论是过去和今天,酋长制度在非洲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酋长制度大都是世袭的。一般说来,世袭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父系相传,另一种是由母系相传。所谓父系相传,就是由儿子继承父亲的职位,这种方式在非洲广大地区一直十分流行。当然,在个别地方也实行母系相传的方式,即由外甥继承舅父的职位,例如在加纳中部和南部地区曾长期实行这样的作法。
在非洲,酋长拥有相当大的权利,在乡村表现得尤为突出。酋长决定着他所管辖范围内的大大小小的事情甚至包括一些家庭琐事。凡事没有得到酋长的批准,是不得操办的。一切争端的是非曲直,只能听从酋长的裁决。村民对酋长必须毕恭毕敬,服服帖贴。酋长出门,身着金光闪闪的绣花的非洲衣袍,不是坐轿,就是骑马,众多的侍从人员护卫,前呼后拥,鸣锣开道。
酋长在当地也称之为土王(土地掌管者)。酋长住的房子叫做“王宫”。在非洲,传统的酋长制度,一般分为一、二、三级酋长领地,分别由一、二、三级酋长管辖。由于酋长的级别不同,他们住的房子也差别极大。一级酋长的王宫都是富丽堂皇、雄伟壮观。加纳阿散蒂王宫、尼日尔马拉迪王宫、尼日利亚卡诺王宫、扎里亚和拉各斯王宫,是西非地区五大著名王宫。
在非洲,来宾会见酋长,总是带有一种传奇色彩,凡亲身经历,定会终身难忘。会见酋长的仪式相当隆重,场面跟电影里的那些古代皇帝接见外国使臣差不多。
在非洲很多地区,实行一夫多妻的制度。酋长几乎人人都是一夫多妻的。在非洲地区,一个小酋长一般有十来个妻子,一个大酋长有上百个妻子不算新鲜事。据说,加纳阿散蒂的一个大酋长曾娶过336个妻子。
历史上,非洲的酋长被视为“天然的统治者”,他们的政治地位和经济特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一个地区或一个部落的酋长,如同一个小国王一样,拥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绝对权威,酋长的话就是“圣旨”,只能照办,不能违抗。
大公
大公这个头衔在不同地方是不同的,虽然各地的地位都比国王低一等同样都比公爵高,但有些地方比亲王低,但另一些国家比亲王高(如德国和俄国)。大公所统治的领土称大公国,可是卢森堡大公实际上是和国王甚至皇帝平等外交的。
现今仅存的自称为大公国只剩下卢森堡大公国,但实际上在翻译上任何以君主为元首的城邦或微型国家,在中文或日文都可以称为大公国或公国。而君主称谓是相当于亲王、大公、公爵等大君主制国家的传统皇室或大贵族,所以实际上可以叫做大公国或公国的国家尚有摩纳哥、列支敦士登、安道尔、卢森堡。而共同点是虽然国家很小和君主的称谓是相当于诸侯,可是又是国际上保障其主权独立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