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s图纸坐标转换后线长变长,cass坐标标注小数点后移三位

首页 > 网络科技 > 作者:YD1662023-12-05 04:59:41

无论平面采用哪种方式,我们主要要明确的是平面设计轴线、纵断设计轴线和超高旋转轴三者之间的关系。
2 纵断面设计

在路线纵断面设计中,分离式路基分幅路段纵坡设计时,以行车道中心线标高为路基设计标高,整体式路基分期施工时,左、右幅是以中央分隔带边缘标高为 路基设计标高。由于路基是分离式,左右幅间就形成一个楔形分岔点,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11.3.7,该处应设置一个鼻端,鼻端半径的大小根据需要采用0.6~1.0m。

对于第一种平面处置方法中,借鉴立交设计的经验,分幅起点处纵坡第一个变坡点应设在分幅与整体式路幅鼻端分岔之后相当于一竖曲线切线长的距离之外。 也就是说,在分幅路基分岔之前纵坡度应与整体式路幅纵坡完全一致。这样才不致因两线纵坡度不同而出现标高差,造成横断面上路面横坡不协调。合幅点处纵坡衔 接也是如此。分幅点和合幅点处的设计标高是分幅路段纵断面设计起始或终止标高,必须与整体式路幅的设计标高协调一致。该标高应根据该点横断面上主线或被交 线设计标高减去横向坡度(路拱或超高横坡度)引起的高差而求得。对于分幅或合幅可能从整体式路幅的竖曲线范围内分岔,分幅和合幅点处纵坡值要根
据分岔处主线竖曲线的瞬间纵坡(即该点斜率)、该点的横坡值及主线与吩咐在该点切线方向的方位角差值计算。有了分幅、合幅处的设计纵坡,分幅中间段的纵断面设计同一般路基的设计。

分幅、合幅处的设计纵坡,可使用纬地系统的“搜索端部”或“坐标高程”工具进行自动接坡计算。
3 路基横断面处理

在设计分离式路基时,最主要的一步是路基横断面设计。

cass图纸坐标转换后线长变长,cass坐标标注小数点后移三位(5)

如图4,这是分离式路基右幅路基标准断面图,平面设计轴线为行车道的中心线,平面设计轴线左偏425cm为它的超高旋转轴,纵断面设计线与超高旋转轴重合。

在纬地软件“设计向导”中,超高旋转轴的位置我们是选择“绕行车道中心旋转”,因为我们路基断面的行车道为单项2%的横坡,所以我们把路幅宽度文件(扩展名为*.wid)改为:

路幅宽度文件格式为:

桩号 中分带 半侧路面 附加车道 硬路肩 土路肩
HINTCAD5.83_SUP_SHUJU
ZZZZZZZ
40000.000 0.00 0.00 0.00 0.75 0.75 0
45000.000 0.00 0.00 0.00 0.75 0.75 0
YYYYYYY
40000.000 0.00 7.50 0.00 2.50 0.75 0
45000.000 0.00 7.50 0.00 2.50 0.75 0

超高文件格式为:

左土路肩的横坡 左硬路肩横坡 左侧行车道横坡 桩号 右行车道横坡 右硬路肩横坡 右土路肩横坡
HINTCAD5.83_SUP_SHUJU
-3.00-2.00-2.0040000.000-2.00-2.00-3.00
-3.00-2.00-2.0040491.610-2.00-2.00-3.00
-3.002.002.0040556.610-2.00-2.00-3.00
-3.002.002.0040923.798-2.00-2.00-3.00
-3.00-2.00-2.0040988.798-2.00-2.00-3.00
-3.00-2.00-2.0042340.339-2.00-2.00-3.00
-3.002.002.0042405.339-2.00-2.00-3.00
-3.002.002.0042684.979-2.00-2.00-3.00
-3.00-2.00-2.0042749.979-2.00-2.00-3.00
-3.00-2.00-2.0045000.000-2.00-2.00-3.00

由于左行车道宽度为0,所以左行车道横坡不起实际作用。这种形式我们绘出的横断面为下图。

cass图纸坐标转换后线长变长,cass坐标标注小数点后移三位(6)

图5中,这是设计轴线、超高旋转轴在同一个位置的形式,这还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断面的形式。为了使设计轴在行车道的中心,现在继续修改路幅宽度文件,如下:
桩号 中分带 半侧路面 附加车道 硬路肩 土路肩
ZZZZZZZ
40000.000 4.25 0.00 0.00 0.75 0.75 0
44500.000 4.25 0.00 0.00 0.75 0.75 0
YYYYYYY
40000.000 -4.25 7.50 0.00 2.50 0.75 0
44500.000 -4.25 7.50 0.00 2.50 0.75 0

注意加粗标注的数据,现在路幅宽度文件的左侧中分带加上4.25的中分带,然后在右侧,抵消左侧中分带的宽度,同时也使右侧的路幅有个向左4.25m的缩进,所以,在路幅宽度文件的左侧加上-4.25m。

超高文件则不需要修改,进行路基设计计算,然后绘出横断面,如下图。

这样设计轴线位置就会在行车道中心线,超高旋转轴还是在左侧路缘带的边缘。我们现在把这两个断面放在一起作个比较。

cass图纸坐标转换后线长变长,cass坐标标注小数点后移三位(7)

如图B断面是我们实际需要的断面,B断面其实是A断面左移了4.25m,刚好使平面设计线在路基横断面行车道中心线上。我们实际外业的测量也是以B断面的中心线向左右侧实际测设的。
4 结束语

分离式路基比整体式路基的设计涉及的内容更多、更深入,我们用纬地三维道路CAD进行分离式路基的设计,主要注意以下三点: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平 面线性处理的方式;要注意分离式路基与整体式路基相连处断面尺寸和设计标高的控制;要清楚平面设计轴线与超高旋转轴的位置关系。

10、浅谈高速公路中分离式路基的设计方法
1 分离式路基的设计方法
1.1 平面设计
该高速公路整体式路基宽为22.5 m,分离式路基分为左、右两幅,路基宽均为11.25 m,如图1所示。平面设计时,整体式路基以中央分隔带中心线为平面设计线,而分离式路基则采用行车道中心线为平面设计线。因而,在这两种路基形式变化处需要作特殊的设计。
在具体的平面定线时,根据A点的大地坐标计算出该点法线方向各4.75 m 处B、C点的大地坐标作为左、右幅的起点,采用A点沿路线前进方向的方位角分别作为左、右幅的起始边方位角,结合地形条件分别确定平曲线导线边及中间交 点。综合考虑隧道进出口位置的合理性、土石方的填挖平衡、地形地质条件平曲线敷设应满足的设计参数要求等定出合幅位置D点,采用同分幅点相同的计算方法分 别计算出左、右幅的相应终点E、F的大地坐标。分幅及合幅处平面线形敷设时应注意:平面设计线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得小于分离式路基间的最小间距9.5 m(2×4.75 m)。根据平面设计结果,采用左幅终点里程桩号作为分幅后整体式路基的起始计算里程桩号。
1.2 纵断面设计
在路线纵断面设计中,由于路基分离,分离式路基左、右幅原则上不受左右幅标高的影响。但分幅、合幅处必定要与整体式路基平滑衔接。因此,左、右幅纵坡设计 的分幅起点、合幅点标高,必须与整体式路基设计标高协调一致。分幅路段纵坡设计时,以行车道中心线标高为路基设计标高。在平面设计中,合幅后整体式路基的 里程桩号以左幅终点计算,因此先对左幅进行纵断面设计。
左幅B处的设计标高,由整体式路基A处的设计标高减去路拱横坡2%(本处无超高横坡)引起的高差而求得0.08(4×2%)m(其中4 m由4.75 m减去中央分隔带一半0.75 m 得到)。右幅C点处的设计标高与左幅B处的设计标高的计算方法相同。合幅D点处的纵断面设计标高衔接理由同上,只是其标高由左幅的设计标高加上路拱横坡 2%引起的高差而求得。由于路基是分离式,左右幅间就形成一个楔形端,借鉴立交设计的经验,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011-9411.3.6.1,该处应设置一个鼻端,鼻端半径的大小根据需要采用[WTBX]r[WTBZ]=0.6 m. 鼻端以前至分幅起点,其纵坡由左幅纵断面、横断面设计控制。以鼻端前任意两个相邻点的标高坡值为设计纵坡,合幅处比照此确定合幅处的设计纵坡。有了分幅、 合幅处的设计纵坡,分幅中间段的纵断面设计同一般路基的设计。应注意:左、右幅纵坡第一个变坡点宜设在分离式路基与整体式路基分岔之后相当于一个竖曲线切 线长的距离之外,即保证分岔之前的纵坡应与整体式路基的纵坡完全一样,设计时相对简单,易于处理。
1.3 横断面设计
左、右幅路基分幅、合幅处设置楔形端,要满足联络线间的通视,都需作横断面大断面设计,借助互通式立交INCAD程序作出左右幅线位图及加桩,准确量出左右幅挖、填的边界距离,在ROACAD下进行处理,合理进行大断面戴帽设计。
1.4 超高旋转轴的选择及平曲线加宽
在整体式路基中,以中央分隔带外边缘为超高旋转轴,使两侧行车道各自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011-947.5.5.3规定:分离式断面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可视为两条无中间带的公路分别予以处理。鉴于此,对分离式路基的左右幅分别以其行车道中心线为超高旋转轴以有利于与整体式路基相衔接。本段平面设计中,平曲线半径均大于250 m,因此路面不予加宽。
1.5 隧道洞外连接线和联络线的选择
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011-949.5.2.5规定:凡上下行分离的隧道洞口两端,应选择适当位置在洞口连接线间设置出口和联络线,供抢险救灾用。隧道在平面上两端连接线与隧道线形配合,且满足与路线线形一致的最小长度40 m.该分离式路基左、右幅宽均为11.25 m,其隧道建筑线界净宽为9.25 m.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 026-902.7.4规定:当隧道净宽小于所在公路的路基宽时,两端接线按等级公路标准设计,与隧道洞门端墙衔接。因此,左右幅路基在隧道进出口处直接由11.25 m过渡为9.25 m.
隧道联络线如图3中隧道两端的圆形端中间部份所示,在抢险救灾等特殊情况下开放,因此也要铺筑路面。图中阴影部份挖填满足行车场视距要求,以便左幅欲进洞车辆能看清右幅出洞车辆或右幅欲进洞车辆能看清左幅出洞车辆,以保证行车安全。
1.6 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既是对路线平面、纵面、横断面设计,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路基、路面防护设计,公路桥梁、涵洞设计等的总结,也是对它们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和给予补 充。分离式路基的总体设计应掌握的原则:(1)左右幅应同时体现在一张图中,所以必须采用坐标接线,确保左右幅间的间距。(2)检验挖方坡口、填方坡脚是 否交叉并予以处理,保证土石方计算的准确性。(3)综合考虑隧道进出口边沟、洞门截水沟的设置及边沟、洞门截水沟的水的引排。(4)穿越左右幅的涵洞必须 能保证左右幅中间部分的路基、路面水的引排,必要时增设涵洞,并修正中间排水沟的设计。注意:穿越左右幅的涵洞应保证对应左右幅的准确桩位。综合考虑以上 四点后,重新修改横断面,精确计算出路基土石方。
1.7 路基设计表的处理
路基分幅后、合幅前,左、右幅分别为双向横坡,而整体式路基是以中央分隔带为中心的双向横坡。因此,需在分幅后、合幅前一定范围内进行过渡,对路基设计表进行处理。
2 结束语
1.在高速公路的修建中,若受地形、地物的限制,当条件允许时,一般应将整体式路基设置成分离式路基,这样会大大地节省工程数量和降低工程造价。
2.高速公路中分离式路基比整体式路基的设计涉及的内容更多、更深入,设计和放线时要注意分离式路基与整体式路基相连处断面尺寸和设计标高的控制以及路基与隧道进出口处的连接处理。
3.分离式路基的设计过程中,在作好平(平面)、纵(纵断面)、横(横断面)三方面设计的同时应特别注意作好总体设计,以免造成设计的不合理性和重复性。
4.为了有利于分离式路基与整体式路基的衔接,在设置超高的分离式路基中一定要以行车道中心线为超高旋转轴。
5.采用分离式路基的缺点是:若遇地质条件较差的地段,其处理相对较为复杂,同时对分离式路基(特别是路堤段)中间部分要求要有较好的排水系统,否则会侵蚀路基而影响路堤的稳定性。

12、桥梁的土石方问题

问:在控制参数中桥梁选者扣除土方,在横断面绘图中选择扣除桥梁横断面,可是我生成占地图时发现我的曲线桥那里的占地线是直线,为什么?本应该是与路基平行的曲线,我还想在桥两侧也标上占地标示!为什么也没有?

答复: 用地图是根据土方数据文件记录的逐桩用地数据进行绘制的。如果你在绘制横断面图时选择扣除桥梁断面,那么输出的土方数据文件中就没有桥梁范围的桩号,绘制用地图肯定就是桥梁两端的线条直接连接起来的。请在绘制横断面图时不要扣除桥梁断面,刷新土方数据文件就可以绘出桥梁范围的用地图了。 另外,输出土方数量表时如果需要扣除大中桥土方量,直接进行选择就可以了,是不需要在横断面绘图时扣除桥梁断面的。

13、纬地工具栏问题?

问题: 我的CAD里面安装了纬地软件。后来我错点把纬地的工具栏关掉了,请问怎么把它再显示出来?

你好!使用“hmenu”命令可以再呼出纬地菜单的。

14、半路半桥的另一起做法?

问题:
横断设计绘图中,未考虑桥梁斜交,斜交范围内桥头一侧横断面边坡坡度为定义边坡数值,另一侧为桥梁断面。土石方数量也未考虑桥梁斜交。能否修改?

答复:
在横断面设计绘图中,横断面一般均是按照桩号法线方向进行绘制的,对于桥梁斜交这种情况应在桥梁设计中进行考虑。如果需要绘制一侧是路基另一侧是桥梁 的横断面,可以在控制参数输入中设置分幅式桥梁,或者对于这种特殊的横断面直接进行修改,然后使用“横断面修改”工具刷新土石方面积等数据即可

15、分段出直曲线表和经济技术指标表?

问题:纬地是否能考虑一下将直曲转角表能按照里程出啊?我们的设计都是全线设计,但是出图的时候是分标段出图,这样有些标段对一些交点信息就用不到!所以是否可以考虑将直曲转角表在直线段内按里程分段出啊?

答复:
纬地道路系统5.884版已经增加了分段输出直曲转角表、经济技术指标表等的功能,你可能使用的还是5.88版吧。请你在本网站登录后自行下载升级最新版本安装使用即可,有关纬地道路5.884版的升级更新内容说明详见本网站“最新更动”的通知说明

16、土石方调配问题

问题:土石方调配总是出现未完成调配

答复: 出现此提示应该是土石方的调配没有完成,有时有一些桩距或数量很小的段落,图形显示很小,你可以通过标注箭头或者拉伸图形进行检查,也可以根据系统提示的桩号范围进行检查,完成所有填挖方的调配,再结束调配就可以了。

17、设计涵洞时,出口有挡墙怎么办?

问题:郭工:你好!我在做涵洞设计遇到一个问题,涵洞出水口有挡墙,请问如何考虑进行设计?(填挖工程量有重复,涵洞口能不能与挡墙平齐?)

答复:
涵洞出口设置挡墙有两种方式:一是路线中设置了支挡构造物,涵洞系统在提取路线数据时,可以自动搜索到挡墙并在 图中绘制出来,挡墙的工程数量计算属于路基范围的,和涵洞是分开的,不会发生重复计算的情况;二是可以选择设置左(或右)一字墙,通过设置一字墙的高度、 长度及尺寸,即可得到涵洞出口为挡墙形式,一字墙的外墙面是和涵洞出口平齐的。

18、涵洞设计问题

问题:
1.软件里好象没有“用铺装调整路拱”的选项,这对奇数板涵洞设计是个问题。尤其是 低等级道路设计,6.5米和8.5米的路基就会存在奇数板。

2.涵台基础设置平置时,断面图中基顶至铺砌间标注有问题。(附图)
还有就是在使用路线软件时,从纬地设计中心录入水准点资料时,会出现致命错误的情况,只好在*.ctr文件中去录入。

答复:
1、关于路拱横坡的设置,明板涵的路拱横坡铺装层是根据路线指定的设计高程进行绘制的,其横坡是不受盖板 横坡影响的,不管是奇数或是偶数盖板,均是从涵洞两端按照路拱横坡往中心方向布置的,排列到中间位置的那块板,是自动和左右侧盖板衔接的。

2、对于涵底带 有纵坡、涵台基础平置的情况,涵洞两端的基顶距涵底的距离是定值,中间位置的距离是呈线性渐变的,所以对于涵身任一断面位置的该距离可以不用标注的。
另外关于纬地项目中心输入水准点的问题,经过测试发现水准点的备注内容只能输入数字,我们将会在下一版本中予以完善,目前你可以在控制参数输入(或ctr文件)中进行录入即可。

19、分离式路基的宽度文件设计?

ZZZZZZZ
0.000 -5.25 3.75 0.00 0.75 0.75 0
2440.539 -5.25 3.75 0.00 0.75 0.75 0
YYYYYYY
0.000 0.00 9.00 0.00 2.50 0.75 0
2440.539 0.00 9.00 0.00 2.50 0.75 0
我修改的宽度文件,供参考
将隧道分开15米以上,然后在半路半桥地段可靠近时,再者注意修改超高文件,这样设置好桥后即可做了。很快可以做完的。

20、纬地图纸打印问题

以前学生打印时,总是将外框打印进来,外框是图纸的边界,也就是A3图纸的大小,即297*420大小,将外框打印进来,无形中图纸的比例尺发生变化,这是不允许的。事实上纬地设计中路线平面设计图、总体布置图和公路用地图分图后按布局打印没有问题,应在打印时选择“布局”打印即可。而横断面图、纵断面图等没有按布局出图的图纸,可以选择“窗口”打印,但应该修改打印机里面图纸大小的设置,因为设置里面原来留有页边距,将页边路设置为“0”即可正确打印。对于单张图而言,可以在设置页边距为零时,直接选择范围即可打印。

21、横断面设计过程中,为什么出现“忽略此断面,继续设计绘图”或“停止设计,检查纵断机地面线数据”?

答:如下图所示,主要是进行纵断面设计过程中,初始选点有时没有捕捉到路线的起点,必须手工修改,同时捕捉终点时,也没有完全捕捉到路线终点的桩号,也必须进行手工修改才行。

cass图纸坐标转换后线长变长,cass坐标标注小数点后移三位(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