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常被非法捕猎,它们瑰丽的背甲被制成珠宝和饰品。
海龟蛋在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和加勒比地区被普遍视为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因此,除了有小型哺乳动物偶尔偷吃之外,人类盗猎海龟蛋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婆罗洲、巴布亚新几内亚和肯尼亚,甚至催生了海龟蛋走私等非法交易产业链。本来玳瑁的孵化率和存活率相对较低,猖獗的盗猎和走私行为对玳瑁的数量和种族的前途无疑是沉痛的打击。
成年玳瑁同样是非法野生动物贸易中备受追捧的对象,和象牙类似,它们瑰丽的背甲可以制成珠宝和饰品。一般情况下,偷猎者在捕获玳瑁后会将其倒挂,用煮沸的醋浇在背甲上,净制,去除残肉,干燥。而且,这个处理过程还必须在玳瑁活着的前提下进行,才能保持甲片完整,看起来十分残忍。
肉含剧毒吃死人在有些国家,玳瑁肉也颇有市场。殊不知,玳瑁肉是有毒的,甚至可以吃死人。文献显示,在日本、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印度、斯里兰卡、西印度群岛、台湾、菲律宾、波利尼西亚、印度、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吉尔伯特群岛、斐济以及墨西哥等地,都有因食用玳瑁肉而中毒或致死的案例,症状包括恶心、呕吐、消化道溃疡、局部麻痹、抽搐、躁动、昏迷、多器官衰竭等,而且目前没有解毒剂。
在有些国家,玳瑁肉颇有市场。而其实玳瑁肉有毒,甚至可以吃死人。
离“灭绝”仅一步之遥尽管玳瑁以及整个海龟科物种都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附录Ⅰ中,进出口玳瑁产品,*害、猎捕或侵扰玳瑁均是非法行为,许多国家也纷纷出台相关保护性法律,但非法贸易仍然屡禁不止。美国非营利组织“保育海龟(Sea Turtle Conservancy)”的负责人大卫·戈弗瑞表示,估计全球的雌玳瑁总数仅约1.5万只,当务之急是要让民众和观光客知道这种动物的生存危机,拒绝购买相关制品。
玳瑁遇到的威胁还有沿海开发,包括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旅游业开发造成的栖息地丧失或变化。
科研人员对玳瑁进行研究
1982年,玳瑁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而从1996年起,IUCN将其升级到“极危”等级,下一级就是“野外灭绝”了。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就将玳瑁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如今玳瑁在我国近海几乎绝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红色名录·脊椎动物篇》也将它列入“极危”状态。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正在世界各地建立海洋保护区(MPA),以确保玳瑁和其他海龟有安全的地方可以自由筑巢、觅食和迁徙,还支持在各地监测和巡逻龟巢,并为当地的海龟保护者提供装备。这些方式不仅可以让玳瑁得到保护,还会带来生态旅游机会,给当地居民提供替代生计。
本刊原创,转载请联系《环境与生活》杂志。
责编:叶晓婷/yexiaoting@vip.163.com
网编:崔悦/cuiyue84452129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