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杰书法作品,李袁杰书法全集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2-12-09 23:47:27

孙过庭书谱句 75×98cm

临帖似乎是最笨但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长期的摹写,会让学书者在不知不觉中对摹写的对象产生换位,书家的那些隐藏在点、横、撇、捺中的思想情感,只有通过不断地反复、不断地揣摩,方能一点一滴、细致入微地挖掘出。但并不是临遍千万帖,就一定能成为书之大家,古往今来埋头于古帖,悬梁锥刺,焚膏继晷者不下百千,而真正能修成正果者又有几人?这就如同面对帖海,谁能做到贴近水而不沉溺于水,就像船,完全投入水,而又借助水的张力,行动自如,往来如风,不能如此,便可能在帖海中苦苦挣扎,不能自拔,最后落得沉塘自溺。

李世杰书法作品,李袁杰书法全集(37)

李方深谙此道,力求使自己每一字出古人而不是古人,做到形似古人不难,难在神似。姜白石在《续书谱》里曾有:“古人遗墨,得其一点一画皆昭然绝异者,以其用笔精妙之故也。”从古帖中超脱出来,抱着审视的态度,用现代的眼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把当下的情怀融入到自己的书写中,留有古意而凸显现代的书作,才是李方孜孜以求的。不少评论家在评断书家作品时,总是试图找出每一点划的出处,以此作为一种参照,来描述这位书家的艺术轨迹。我们很看中“师承”,但容易和“模仿”“死学”这些意思联系起来,产生歧义在所难免,但师承不等于死学,大师们的创造理应有人继承,“师承”是在前人的指渡下走自己的路,因此,英雄何必问出处,只要他是真英雄,他有足够的英雄气,便足矣。

李世杰书法作品,李袁杰书法全集(38)

68x138cm

我向来认为,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所处的时代和生存环境,来自人文或地理的一切外因,都会渗透在创作中,其作品必定会弥散出属于那个时代和区域的独特芒焰。多数人看李方的书作,都以“笔法端庄流丽,章法无拘无滞,运笔自然流畅,风格温润宽和”来盛赞他。在我看来,这只説出了其中的一部分,在新疆生活了近半个世纪的他,这片土地上的大山大水,肯定撑满了他的胸间,放眼无垠的大漠戈壁,一种豪迈会自胆边油然而生,那种生动而饱满的字形结体运动,那些字体线条的韵律与趋势,构成了他书作中的格局,也就是“书势”,这些都与眼前的峥嵘万物相对应,它是一种真实而可靠的提供,完全没有强装或作秀的成分,书中的大气象是自然而然呈现出的,犹如地平线的远端,一脉钢蓝色的天山不动声色地肩负起重压的天空,那种坚韧与沉默的力量,用不着去宣讲,只要你的目光与之相逢,就会被深深地震撼。

李世杰书法作品,李袁杰书法全集(39)

97x180cm

新疆的雄山奇水,一向被人们冠以粗犷、奇崛、大开大合,而与这样的山水对应的李方书作,却表现出了细致之下的雄健,平实之下的别致,严整之下的恣意,他书中的硬朗风骨是被包裹在一页相对柔软的皮层之下,就像额尔齐斯河畔的白桦树,击之树干不会听到朗朗的声响,但谁也不会怀疑,在温柔清洁的白桦树皮包裹下的一定是坚实颀挺的胴体。

李世杰书法作品,李袁杰书法全集(40)

上一页678910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