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得名自晋代诗人谢混《游西池》"水木湛清华"之句,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顶尖的高等学府,其前身是首建于1911年的清华学堂,民国时期就云集名师大家,盛产文化名人,因此也诞生了许多妙趣横生的轶事趣闻。
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人物之一陈寅恪,曾任教于清华大学,他是集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于一身的超级大咖,他不仅学识渊博,为人也是刚正不阿,在清华时被誉为"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关于陈寅恪的人物轶事颇多,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他给新生入学考试出的"对对子"怪题。
话说清华大学一次新生入学考试,身为国文系主任的刘叔雅先生,恰巧碰到陈寅恪,便以考期临近为由请他代拟试题。可不巧的是,陈寅恪当时已定于次日前往北戴河旅游,哪还有闲心思琢磨考题?于是,他匆匆草拟了国文作文:《梦游清华园记》,又出了一个上联:孙行者,要求考生对出下联。
这次考试,一半以上的考生交了白卷,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交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唐三藏、猪八戒、沙和尚等西游人物,但均被判不得分。别看陈寅恪是随便出题,可也有不小的门道,其中也是有典故的。苏轼曾在《赠虔州术士谢君》写道:"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
卢行者:韩退之,这就是一副绝佳的对联。"卢"、"韩"是人姓名词,且搭配起来的"韩卢"则是战国时代韩国的名犬,因色黑而名卢;"行"与"退"是互为反义的步履动词;而"者"与"之"都是虚词。而且,陈寅恪隐喻此典故的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引导学生回答出清华另一位大咖的名字:胡适之。
孙行者是猿猴,而猴子还有一个叫法是"猢狲",恰恰就是"胡、孙"的谐音;而"行者"与"适之"意义相对,结构也很符合,前字为动词,后字为虚词。据说,当时只有日后成为语言学家的周祖谟写出了这个答案,从而享有盛誉。不过,严格意义上讲,"胡"与"孙"均为平声,平仄不协,"胡适之"还是欠工。
此外,还有回答"祖冲之"的,尚可符合要求。"祖"与"孙"意义相对,后二字也能对应起来,不过仍由于平仄未全协而难称工整,包括"韩退之"、"王引之"等答案皆是如此。后来,又有高手查阅人名大辞典,找出了一个名叫"祖望之"的人物,为仄仄平,与"孙行者"的平平仄相对,这样音韵、意义都能工整了。
东坡那一联可谓极中国对仗文学之能事,而陈寅恪仿的这一联同样精妙绝伦,难怪能作为文学逸闻流传下来。不过在当时,正是白话文运动蓬勃发展之时,大家都开始接受、推广白话文,因此陈寅恪这一题被有些人批评是"食古不化",不该在这种思潮进步的时刻出文言文的怪题来考学生。
随后,陈寅恪给出了四大理由。既然为入学摸底考试,既然为国文知识测验,那么就要测最基础的文化掌握,同样也要测学生文思敏捷的程度:一,测试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区分虚字与实字,并且区别其应用;二,测试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平仄声。此二者都是文学基础知识,是必须要会的。
其三,考验学生的知识储备库,平时读书之多少,语藏之贫富;其四,考察学生的思想条理是否清晰、有逻辑,这一点对于写作而言很重要。此两点旨在考察学生的智慧,对文学的敏感程度。这四条理论发出后,市面上流传的"食古不化"的传言随之瓦解,可见陈寅恪的威望之高。不知大家是否还有更好的下联可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