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详细表,二十四节气背诵口诀表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10 13:57:16

于建刚和妻子梅玉惠 于建刚 图

二十四节气详细表,二十四节气背诵口诀表(9)

“梅和鱼”品牌的蚕丝被 于建刚 图

恰巧那时社交媒体刚刚兴起,于建刚写下了自己的经历——《从奥美辞职后我们回家养蚕了》。文章在微博发表后,意外带来了一些流量,甚至还吸引了媒体的关注。不久便出现了不少陌生人的订单,口碑慢慢做了起来。

2019年,于建刚跑去千岛湖的养蚕基地,学习如何规模化养蚕。他也看到在江南这个地方,养蚕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件稀有的事情,还在坚持养蚕的几乎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

“对于大企业来说,为了追求效率和更低廉的成本,蚕丝的生产势必会工业化,但与此同时我认为,传统的生产方式也不该被抹*,它有存在的价值。”于建刚说。

二十四节气详细表,二十四节气背诵口诀表(10)

传统养蚕方式,有存在的价值。 于建刚 图

在他看来,传统养蚕不光是一种生产活动,也是一项文化活动。桐乡代代相传的“家庭农场”模式,也并不单一,具有自己的可持续性。

“每年4月到11月,我们开始种杭白菊。5月份开始养蚕,然后种水稻,同时还养湖羊。湖羊粪便可以给杭白菊、桑树做肥料,湖羊也可以作肉食。另外蚕粪(蚕砂)本身也是中药,也可以做肥料,或者晒干给羊吃。”

“正好这几年,我们也在强调低碳生活、打造美丽乡村,这种生活方式不光在经济上能够自给自足,也越来越贴近现代人的价值观。”于建刚说。

在和消费者沟通方面,于建刚也尝试做了一些创新,比如连续三年开展公共养蚕的项目,欢迎外地的朋友过来体验养蚕生活,另外开发更多与蚕丝结合的创意产品。

二十四节气详细表,二十四节气背诵口诀表(11)

杭白菊 于建刚 图

坚持,是对乡土的认同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在过去,大众对蚕农的印象是悲苦的、贫困的,甚至长久以来,许多人认为做农民是没有出息的。

而这么多年,于建刚坚持养蚕,创立“梅和鱼”,就是想做一个养蚕人自己的丝绸品牌,改变大家对蚕农的刻板印象。

“我就是想要让这个生活方式‘从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说直白点,我想证明给大家看,在今天这个时代,即便是做蚕农,日子也可以过得不错。”

二十四节气详细表,二十四节气背诵口诀表(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