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历史评价,陈嘉庚对中国的贡献有哪些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10 19:07:03

1898年,陈嘉庚的母亲因病去世,孝期过后,等他重回新加坡时却发现,原本生意良好的米店竟欠已下了20万元的巨额债务,濒临*的边缘。

虽然当时新加坡的法律规定,子女无需偿还父母留下的债务,但陈嘉庚还是以一己之力毅然承担起来家庭的重担,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非常具有商业头脑的陈嘉庚,经过慎重的考察,很快就将目光锁定在了“罐头”的身上。

陈嘉庚历史评价,陈嘉庚对中国的贡献有哪些(5)

他发现欧洲人喜欢吃东南亚的菠萝,但新鲜菠萝不易长途运输,而当时正兴起的罐头生产运输的方式恰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陈嘉庚果断开始采取行动,用东拼西凑借来的7千元大洋,加上父亲多年积累的人脉,开办了一家罐头厂。

经过几年的奋斗,陈嘉庚经营的生意终于有了起色,赚取了一些利润。

陈嘉庚便立即派人一一寻找当年的债主,他时刻记挂着父亲遗留下的外债,不愿有所亏欠。此后的10年间,他连本带利地还清了父亲的所有欠款。

陈嘉庚历史评价,陈嘉庚对中国的贡献有哪些(6)

即使有一些不理解他的人,取笑于他,陈嘉庚也毫不在意,他坚定地表态:

“中国人取信于世界,决不能把脸丢到外国人面前,我们中国人一向言必信,行必果。”

陈嘉庚一诺千金的名声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商界,很多人颇为赞赏,慕名而来找他做生意,凭借着良好的声誉,陈嘉庚开创了自己的事业。

但随着一战的爆发,罐头厂的生意也逐渐衰败,陈嘉庚不得不另觅出路。

陈嘉庚历史评价,陈嘉庚对中国的贡献有哪些(7)

一时的冲击并没有击垮陈嘉庚,他以敏锐的商业嗅觉,再次找到了新的商机。

他考察发现海外对橡胶制品的需求量很大,供不应求。

善于把握机会的陈嘉庚当即贷款买下了大片的土地,种植橡胶,而后又创办工厂,专门生产轮胎、橡胶鞋等各种橡胶制品,向国外大量出口。

短短的10年时间,陈嘉庚的橡胶生意已经遍布了全球百余所城市。生意做大的陈嘉庚,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捐资办学的事业上

陈嘉庚历史评价,陈嘉庚对中国的贡献有哪些(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