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现代瓷器博物馆,荷兰国立博物馆的瓷器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14 18:57:51

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宋代奇石窑“徐货皿”印文酱釉四耳大罐和局部

南越国宫署遗址是个大宝库

收藏周刊:您如何评价这次发现的重大意义?

李灶新:首先,用李岩先生的话说:我们通过肉眼的观察、通过类型学的对比,判断了三者之间的关联,并通过现场实物发掘、科技考古手段,固化了证据链,这是一种科学而谨慎的思路。

本次将佛山南海窑址、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和南海I号沉船关联,确证了器物产地——消费过程——贸易线路间的联动关系,意义重大。我们认为,以产地、贸易港口、沉船为视角的“双南海”研究模式,为今后在陆地田野考古、水下考古和港口城市考古,结合文献资料记载开展综合性研究、复原历史图景,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引领式的模式。

我们得以重新认识奇石窑的烧造历史,为南宋时期广州仍是我国重要对外贸易港口,提供了重要实物证据。认真梳理奇石窑在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海外港口遗址、沉船的发现情况,将为各地的文物研究、交流提供宝贵契机。它还进一步丰富了海上丝绸之路广东文化遗产类型,尤其是与广州密切相关的“生产基地”遗产类型,对助力将佛山纳入海丝申遗联盟城市、助力广州牵头海丝联合申遗成功等有重要意义。

南越国宫署遗址是个大宝库,还有许多隐藏其中的历史信息和秘密有待发现研究。这次公使酒库的确认,并提示它与南海I号、南海窑的密切关系,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任重道远。

荷兰现代瓷器博物馆,荷兰国立博物馆的瓷器(17)

荷兰现代瓷器博物馆,荷兰国立博物馆的瓷器(18)

宋代“广州窑务造”印文砖

荷兰现代瓷器博物馆,荷兰国立博物馆的瓷器(19)

或可提出“广州窑”一说

收藏周刊:刚才说到“重新认识奇石窑”,您如何看待它对广州乃至广东陶瓷业研究的意义?目前“南海诸窑”定义有无最新解读?

李灶新:从前认为奇石窑到南宋初期已衰微,但据目前考古发现,其创烧可能早在唐朝,鼎盛期在北宋与南宋,而元明清以后仍有烧造。

目前珠江三角洲、尤以广州为中心的这些窑址,按考古学命名法则,是以发现的最小地方命名,比如广州的西村窑、在文头岭村发现的文头岭窑、在奇石村发现的奇石窑等。而事实上,按唐宋时期做法,通常以其所在“州”来为窑址命名,例如越(州)窑、岳州窑、洪州窑、寿州窑等。

我个人认为,若以唐宋时期的州来命名窑址的标准来看,可提出“广州窑”一说。

如上所述西村窑、文头岭窑、奇石窑,包括后来的石湾窑,以及汉代的海幅寺窑、唐代的曾边窑和沙边窑等,这些在唐宋等时期“广州”行政区域内发现的、围绕广州这个主体消费市场来进行陶瓷烧造的窑场,在更大时空领域中进行观察,会发现它们都有相似的文化面貌——或可统称为“广州窑”。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广州窑”三字,在南越国宫署遗址宋代地层,有出土“广州窑务造”印文砖,与此遥相呼应;在生活器方面,我们发现有“官”字款刻铭陶瓷片;广州宋代文献亦有“官窑站”“官窑铺”的记载。我们有理由相信,包括奇石窑、文头岭窑在内的这些区域的窑场,曾为官方生产器物和建筑材料,“广州窑”或曾是当时的广州设官监烧的“官窑”。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肖达顺:

佛山南海窑址考古工作队不负众望

“抢救性”取得南海I号相关重大发掘成果

荷兰现代瓷器博物馆,荷兰国立博物馆的瓷器(20)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