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名家去世全场都看哭了,秦腔名家今年去世的有哪些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15 00:45:34

秦腔名家去世全场都看哭了,秦腔名家今年去世的有哪些(1)

一级演员,著名秦腔旦角表演艺术家,西安三意社前辈名家李夕岚,2022年7月17日2时35分逝世,享年89岁。7月19日(星期二)上午9时将在西安殡仪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秦腔名家去世全场都看哭了,秦腔名家今年去世的有哪些(2)

李夕岚,生于1934年,陕西渭南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一级演员,西安三意社著名秦腔旦角表演艺术家,曾被评为陕西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陕西省劳动模范和全国“三八红旗手”。

受父亲李国章影响自幼喜爱戏曲,1947年13岁时因家贫入西安易俗社学艺,成了该社当时唯一的女学生。入社一周后她即登台演出《探窑》,让人刮目,之后在教练郑香亭、琴师葛益民等老艺人的精心教诲下,短短五个月,就登台出演了《赶坡》《走雪》等五个折子戏而崭露头角,半年后因病辍学回家。这一意外打击,曾使她伤心欲绝,更让她立志唱戏,在家养病期间,练唱练功从未间断,第二年又顺利进入西安三意社学艺,更加虚心好学,刻苦钻研,技艺提高很快,初登舞台便一炮而红,解放前夕已活跃在西安舞台上。

从艺七十多年,李夕岚先后主演了《白玉楼》《铡美案》《玉堂春》《岳母刺字》《杨门女将》《狸猫换太子》《五典坡》《火焰驹》《卧薪尝胆》《包公三勘蝴蝶梦》《罗汉钱》《白毛女》《红灯记》《红珊瑚》《社长的女儿》《夺印》《母女俩》《沙家浜》《杜鹃山》等百余本(折)古典戏和现代戏,她把剧中这些年龄、身份不同、性格迥异的舞台艺术形象演绎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秦腔名家去世全场都看哭了,秦腔名家今年去世的有哪些(3)

李夕岚主演的《五典坡》《铡美案》等传统戏,行腔自如,委婉圆润,“敏腔”味道浓郁;主演《白毛女》《穷人恨》等现代戏,朴实无华,情真意切,为观众所瞩目。1954年她在现代戏《罗汉钱》中扮演的小飞娥,把一个善良的农村妇女演绎得逼真生动,为观众所称赞,并获得当年的西安市现代戏会演表演奖,这是她艺术道路上的一个飞跃;之后她又在《小女婿》中扮演与小飞娥截然不同的媒婆陈快腿,形神活现,效果颇佳,体现了李夕岚多方面的表演才能;1956年以一出《母女俩》荣膺陕西省首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一等奖,1960年凭借一出《木匠迎亲》获陕西省青年演员会演青年演员奖。

李夕岚在舞台上塑造的老旦(老年妇女)形象亦被广大观众所称赞,《杨门女将》中的佘太君、《狸猫换太子》中的李妃、《红灯记》中的李奶奶、《杜鹃山》中的杜妈妈等,她通过对人物性格的悉心刻画,深层次挖掘人物的内在感情,从而根据人物的性格设计唱腔和表演,艺术创造达到了较高水平。

李夕岚在表演上继承了三意社激昂刚烈的传统风格,同时又赋予了她自己的艺术见解。她的艺术最大特点就是注重挖掘人物内心,突出真情实感。李夕岚说:“演戏要演人,演人要传神。无情不是好戏,无情不是好演员。”她总是力求把人物的喜怒哀乐表现的强弱适度,恰倒好处。设计唱腔时博采众长,不拘一格,经常采用嗑梆子唱法来丰富唱段,并善于吸收晋剧、豫剧、河北梆子等剧种的长处来丰富自己。她经常一腔一调、一板一眼反复琢磨,尤其注意听取同行的意见,直唱到大家觉得满意为止。

“台上戏不好演,台下人更难做。”李夕岚不但是一位卓有建树的秦腔表演艺术家,而且在生活中朴实厚道、和蔼可亲,甘于奉献,乐于助人。别人不愿意演的丑旦角色、龙套杂角,她来演,在她的心中,角色无大小,她曾成功扮演的众多“小角色”,不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用她的一生对“戏比天大”做出了完美诠释。

秦腔名家去世全场都看哭了,秦腔名家今年去世的有哪些(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