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映员资格证丢了怎么补办,高级礼仪师证丢了能补办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4 16:04:46

难忘的乡村电影

一块长方形的白色幕布

一张桌子,一台放映机

一个电灯泡,一个放映员……

随着胶片电影逐渐在城市消失

这样的场景画面

一定会唤起不少人儿时看露天电影的记忆

……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

走近乡村电影放映员黄友富师傅

一起去看看他这36年的故事

拉银幕、摆音箱、调机子、排凳子……一套电影放映前的准备工作做完,黄师傅喝了一口水,坐到放映机前开始播放音乐。

“看电影啰!”此时,虽然下着毛毛细雨,邻近的村民们仍然兴高采烈循着音乐声走来。这是6月12日傍晚,发生在孝南区三汊镇李巷社区村民活动广场上电影放映点的情景。

7点30分,广场上聚集了看电影的村民,放映员黄师傅熟练地调试好数字放映机,一摁开关,一部交通安全教育片《车祸猛于虎》放映了。村民们看得津津有味,今年66岁的黄师傅,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黄师傅名叫黄友富,他从29岁就开始在乡村放电影,距今已有36个年头了。多年放映经历让他切身感受到时代的变迁。

“现在使用数字放映机,片子也都是从孝南区澴川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直接传送过来,不像以前要自己去提片,比以前的胶片放映方便多啦。放映的片子内容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群众爱看。 ”黄师傅告诉记者。

黄师傅从小喜欢看电影,每次邻近乡村放电影,无论多远他都会跑去看。1982年夏,在部队从事放电影工作的二哥回家探亲,发现村民文化生活单一,村民看一场电影需要跑到离家30多公里的孝感城区。“可以在村里办一个电影院,村民在村头可以看到电影呀!”黄师傅二哥的建议很快得到三汊镇政府的支持。

说干就干,黄师傅辞去在印染厂工作,一门心思投入到创办影院上。你家借1000元、他家借4000元……2个月后,一个可容纳200多人的乡村电影院建成。此时,电影《上甘岭》刚在农村放映时,黄师傅每天巡回放映,连续7个晚上放映到天亮。

看着村民被影片情节感动得热泪盈眶时,他在心中默默许下承诺:一定要为乡亲们把每一场电影都放好!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视听设备迅速普及,家家户户有了电视机、电脑、手机等,乡村看电影的人渐渐少了。到影院看电影的人也逐渐稀少,原来一天放4场电影,发展到一场电影也没几位观众。

当年和黄师傅一起当放映员的李清平在上海经商,曾多次劝黄师傅也去上海经商,黄师傅没有去。在外做生意的亲戚也几次请黄师傅夫妻过去帮忙,黄师傅也谢绝了。

面对外面精彩的世界,黄师傅不是没有动过心,但他说:“如果我也离开的话,谁来为乡村里的留守老人、孩子放电影?”

2006年,我市启动“2131”(农村电影放映)工程。2年后,新农村数字电影公益放映新政策出台。

“我要把这些年‘欠’村民们的电影给他们补回来!”取得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员资格证的黄师傅,终于成了一名正式的放映员,承担起孝南区三汊镇片区25个村电影放映工作。黄师傅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经常超公益补助范围放映,义务加放群众“点单”的电影。

能否利用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平台,在给农民送去欢乐的同时,让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场变成农村科教知识学习的课堂?为此,黄师傅一直在探索。

他经常与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紧密配合,多方争取科教片的片源,为乡亲们送去了特色农作物种植等科教短片,深受农民喜爱。

黄师傅感到欣慰的是,如今电影放映迎来了又一个暖春。每晚放电影,观众能保持在50人左右,多的时候达到数百人。为方便放电影,2016年,他咬牙借了1万余元,购买了一辆机动三轮摩托车,请了一名专职是驾驶员。

36年的坚守与付出,黄师傅在乡村影放映岗位上执着坚守,不离不弃,为村民放映电影1万多场次。尽管皱纹爬上了额头,岁月染白了青丝,他没有止步,继续走在为村民们放电影的漫漫长路上。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