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一粮灭四国的故事,管仲的经济战手法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15 00:38:14

这第二次较量,以四大粮商高位接盘,低位出货的惨败告终,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在谋略方面,中国可是祖师爷级别的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次的胜利大前提是中国有巨量的粮食储备。中国的粮食储备量具体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但从粮仓的规模来看,绝对是能应对超级天灾级别的量,即使全国一年不产一粒粮食,也足够供应。此外,中国粮食安全还有两道防线,只要这两道防线在,中国的粮食安全就稳如泰山。你知道是哪两道防线吗?

两道防线

管仲一粮灭四国的故事,管仲的经济战手法(13)

第一道防线,就是18亿亩耕地红线。要知道,中国虽然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但真正能用于耕种的土地并不多,只占了国土面积的16%左右,比美国和印度要低很多,你想一下,14亿张嘴每天睁开眼睛都要吃饭,如果不保证粮食产量,就得依赖进口,变得很被动危险。于是在这个背景下,我国提出了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的政策。

管仲一粮灭四国的故事,管仲的经济战手法(14)

即使遇到了极端情况,也不用慌,咱们还有终极防线,那就是袁隆平老爷子的杂交水稻。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袁老的种子就能种出超高产的稻米。此外,袁老离世后,他的团队还坚持着他的事业,研究海水稻种植。海水稻主要生长在海边和一些滩涂地区,它的特点就是耐盐碱、抗涝、抗病虫害等,生命力非常强,可以在普通水稻无法种植的盐碱地种植。中国有超过十亿亩的盐碱地,在耕地资源短缺的当下,袁老团队研究和推广海水稻意义重大,必要时可以作为危机储备,以防止面临饥荒等问题。随着中国越来越强大,波普兄弟越发能体会到袁老的伟大。

人造粮食技术

管仲一粮灭四国的故事,管仲的经济战手法(15)

如果说前面讲的耕地和杂交水稻还都是靠天吃饭,那接下来中国的这项全新的技术,将成为迈入人造粮食时代的里程碑。相信很多人也猜到了,这就是我国2021年轰动全球的人工合成淀粉技术。

淀粉是大米,玉米、面粉等食物中最重要的营养成分,一直以来都是由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合成的,科学家们很早就在研究怎么人工合成,但是植物光合作用涉及到60多步代谢反应和复杂的生理调控过程,人类很难模仿大自然,2018年,美国航天局NASA甚至发起了“百年挑战计划”,希望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从而用在火星上。可见这项技术的超高难度和重大意义。

中国人向来爱动脑筋,既然天然合成的步骤这么难,那就另辟蹊径吧。

管仲一粮灭四国的故事,管仲的经济战手法(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