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疒nè”,通称病字旁,在汉语字典部首中是一大类。和疾病有关的字都带“疒”,反映出古人对疾病以及疾病给人造成痛苦的某些认识。在长期同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古人逐渐积累起治疗经验,发展出独具特色的中医药学。
“疒”的古字形如下:
甲骨文
篆文
【疒】
甲骨文形像人有病躺卧于床,或加几小点,表示人出汗。
本义:
指人生病之“病”。
《说文解字》解释“疒”是
倚也,人有疾痛,象倚箸之形。
中国医学有着悠久的传统,这是先民长期在同危害健康的疾病做斗争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
关于中国医学的起源,文献中有不少记载,如:
《史记·三皇本纪》: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
《黄帝内经》: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
神农、圣人创造医药是传说,难以查考。现在能作为研究的最早的可靠文字材料,是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对这些记载的深入研究可知,殷商时代已形成一些医学知识,甚至可以说已有中国最早的病历和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