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宫商角徵羽各指什么,五音宫商角徵羽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18 22:05:08

作为一名标准的学渣,上大学那会,学的最好的一门课,大概就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了,它贯穿了整个中国文明的发展史,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光彩而夺目,让人不禁叹服老祖宗的睿智与聪慧!

今天笛子君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咱们中国最古老的音阶——五音十二律!

五音宫商角徵羽各指什么,五音宫商角徵羽分别代表什么意思(1)

五音又称五声,也就是大家最熟悉的“宫、商、角(jue二声)、徵(zhi三声)、羽”,这五声也就构成了咱们中华民族最广为流传的调式——五声调式。大家最耳熟能详的歌曲《沧海一声笑》,就是一首非常典型的一首由五声调式创作的乐曲,全曲只有五个音“do、re、mi、sol、la”。

“五声”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官》:“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而五音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但是,并不是说我们只有五声哦,虽然我们的音乐以五声作为正音而经常使用,但其实,我们还有两个偏音,也正是这两个偏音,构成了我们的七声调式,它们就是——清角和变宫,而关于七音最早的记载,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年(公元前632年)。

五音宫商角徵羽各指什么,五音宫商角徵羽分别代表什么意思(2)

古琴便是七声调式的产物

说完五音、七音,咱们再来聊聊“十二律”,十二律是我国传统音乐术语,即为十二个半音。

嘿嘿,是不是有点耳熟?没错,“十二律”你可能没听过,但是十二平均律你就一定听说过啦!

不过,笛子君要告诉你的是,它们虽然都是十二个音,但是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最本质的差别就是算法上的差别,“十二律”是通过五度相生律,也就是“三分损益法”得出的;而“十二平均律”最早则是由明代律学家、数学家——朱载堉,用横跨81档的特大算盘,进行开平方,通过2的12次方根的25位小数,推算出全新的十二平均律,并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架定音乐器,弦准。(这是另外一个神奇的故事,并不是咱们今天的主角,所以,就略过吧)

不过,说起十二律,就不得不说到一件在中国漫漫历史长河里,举足轻重的一件乐器——曾侯乙编钟。

五音宫商角徵羽各指什么,五音宫商角徵羽分别代表什么意思(3)

曾侯乙编钟

也许那位曾国叫乙的候,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名字会随着一件乐器的出土而名扬天下吧!曾侯乙钟继承了西周以来编钟的传统音列又有所发展,其总音域达五个八度,且十二个半音齐全,具有高中低几个声部,还能转调演奏大型管弦乐队。

要知道,这可是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啊!每次翻到这里,我都会激动到无以复加!!

曾侯乙编钟,也许大家耳熟能详,不过接下来,可能就有你没听过的了,你知道十二律和千字文也有联系么?没错,千字文中,有一句“闰余成岁,律吕调阳”,这里的律吕调阳说的就是咱们的十二律了。

中国文化中的阴阳调和,也体现到了咱们的音乐文化中,所以,十二律被分成了六个阳律,六个阴律,阳律称“律”,首律为黄钟,其次为太簇,姑冼、蕤(rui二声)宾、夷则、无射(yi四声);阴律称“吕”,分别为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所以才有了律吕调阳。

正是因为有着五音十二律,才有了丰富多彩的古代音乐,为咱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添上了一笔重彩!十二律虽然也有它自身的缺陷,因为受限于当时的计算方式和能力,无法再精密计算下去,导致十二律中出现了一点瑕疵,即推完一个八度后无法回到本音,一直到朱载堉发明十二平均律才彻底解决了这个千古的遗憾。

但是,十二律的出现,不仅体现了音乐文化的发展,更说明在当时,咱们的律学、算学、数学等,均可说是站在世界的前列,说是世界历史潮流中一颗最璀璨不过的明珠也不为过啊!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