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说“五音不全、八音迭奏”
“五音”是什么?
五声音阶,汉族古代音律。
就是按五度的相生顺序,
从宫音开始到羽音,
依次为:宫—商—角—徵—羽;
如按音高顺序排列,
即为:1 2 3 5 6 宫 商 角 徵(zhǐ) 羽。
唐代时使用“合、四、乙、尺、工”。
通常我们认识的音乐,
由七个音符组成,
按固定音名称为“C、D、E、F、G、A、B”,
在简谱中记为“1、2、3、4、5、6、7”,
用唱名则说成是“do、re、mi、fa、sol、la、si”,
这就是七声音阶。
在七声音阶的五大二度音中增加五个半音,
就成了12音阶,
而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中,
使用更多的却是五声音阶。
中国传统乐学理论对“音阶”这个现代概念,
分别从“音”、“律”、“声” 等
不同角度揭示内涵。
传统民族调式,
最常用的主音有五个,
即宫、商、角、徵、羽,
相当于现在首调唱名的
“do、re、mi、sol、la”,
称五声音阶。
“五声”一词
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官》:
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
而“五音”
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
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八音”指什么
“八音”是世界上最早的乐器分类法。
按照材料,单字表意: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钟属金,磬属石,琴、瑟属丝,箫、笛属竹,
笙属匏,埙属土,鼓属革,柷、敔属木。
《书经·舜典》:
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文选·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
五色相宣,八音协畅。
何谓“八音”?
原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
西周时已将当时的乐器按制作材料,
分为:
金(钟、镈、铙)、
石(磬)、
丝(琴、瑟)、
竹(笛、箫、箎)、
匏(笙、竽)、
土(埙、缶)、
革(鼗、雷鼓)、
木(柷、敔)
八类。
【金】
古人称青铜为“金”或“吉金”。
金类主要指的是青铜制成的乐器,
为“八音”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