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白话文全文阅读,道德经白话文全文在线阅读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19 13:04:06

第一章

道可道(可以用语言讲述的道),

非恒道(非正常意义的道);

名可名(可以给予明名的),

非常名(非长久的名)。

无名天地之始(天地的开始是无的,是没有名字和代号的),

有名万物之母(有名是万物的源头,是万物的延伸)。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常在无意识之时,观察和了解到道神奇之处),

常有欲以观其徼(刻意去了解的道,是有个人思想范围的道)。

两者同出异名(两个同一地方同一样的物,在不同地方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名字),

同谓玄之又玄(同样名称样的物,在不同地方和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用处,所以很奇妙)。

众妙之门(这就是万物的神奇之处,也就是道的门)。

道是无形无踪的,更没办法用语言能说的明白;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人的手里,就有不一样的名字和用法,这就是道神奇的地方,只有感悟,没有刻意的强求。

道德经白话文全文阅读,道德经白话文全文在线阅读(1)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人之知道美),

斯恶已(是因为有丑做对立面);

皆知善之为善(都知道何为善),

斯不善已(是因为不善的存在)。

故有无相生(所以有和无是相互存在的)、

难易相成(困难和容易是相互的)、

长短相形(长短是相互形比的)、

高下相倾(高低是相互衬托的)、

音声相和(音声是相配的)、

前后相随(有前就有后,有后也有前,是不能分开的)。

是以圣人(是圣人的),

处无为之事(不会用自已的主观去做事的),

行不言之教(教化众生在于行为,而不是用语言),

万物作焉而不辞(顺应万物自然规律,而不多说)。

生而不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为而不恃(行动做事而不自恃己能),

功成而弗居(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

夫为弗居(大丈夫有所作为,不占有,不居功自傲),

是以不去(没有占有就没有失去的)。

万事万物都有其双面性(对立面),同样也相互转化和衬托;所以看问题应该从两方去看,有好得就有坏的,有长的就有短的作对比。。。

第三章

不尚贤(不提倡贤名),

使民不争(民众就不会争名);

不贵难得之货(万物没有贵践之分),

使民不为盗(就没有做偷盗的)。

不见可欲(没有可见的*),

使心不乱(人心就不会浮动)。

是以圣人之治(是圣人治理国家之道):

虚其心、实其腹(让民众谦虚、和吃饱),

弱其智、强其骨(减少民众的过多的想法,使其更专一、提高民众的身体素质),

常使民无知无欲(常使民众心静专一),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使那些自作聪明的人无用武之地)。

为无为(所有的作为都在自然规律的前提之下,不应加上自已的意愿),

则无不治(国家就没有治理不好的)。

不应该人为的设立一些奖项,使人民有对比之心;更不应该有高贵和低贱,使人民心中有落差。顺其自然没有什么管理不好的。

道德经白话文全文阅读,道德经白话文全文在线阅读(2)

第四章

道冲(道像无边际的容器),

似万物之宗(是万物存在的根源),

渊兮(它像深渊之水),

而用之或不盈(永远取之不尽)。

挫其锐(挫去锐利(锋芒)得到柔),

解其纷(化解纷乱得到纯);

和其光(柔和光彩得到朴),

同其尘(同被尘埃得到隐)。

湛兮(深不可测啊),

似若存(好像无处不在)。

吾不知谁之子(却不知道来自可处),

象帝之先(但它却先于万物而存在)。

谦虚可以包容,友善才能解决更多的纷乱;自然因为空才能生养万物,因为互补才生生息。

第五章

天地不仁(天地是没有仁义的),

以万物为刍狗(万物平等,像草狗一样,完成拜祭就一把火烧了。);

圣人不仁(圣人是没有仁义区分的),

以百姓为刍狗(对待百姓像对待草狗一样,人人平等)。

天地之间(天地之间的空间),

其犹橐龠乎(犹如风箱一样),

虚而不淈(虚空且无穷尽),

动之愈出(动的越快出的就越多)。

多言数穷(说得多了就会处于无话可说的窘困地步),

不如守中(不如虚心专一)。

天地万物平等,圣人对人也这样子的(人人平等);天地和圣人因为有无穷大的胸怀,所以包容一切,也就有无穷的创造力。

第六章

谷神不死(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

是谓玄牝(道化生万物,即万物之母)。

玄牝之门(万物生命之门),

是谓天地根(这就是天地的根本)。

绵绵若存(绵绵不断的生命形式就是这样存在的),

用之不勤(用之不尽)。

天地的空间无穷大,万物都可从这里生存;源源不断,周而复始。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长久存在)。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

以其不自生(天地没有产生自已的私心),

故能长生(所以能长久存在)。

是以圣人(因此圣人),

后其身而身先(将自身利益放在身后,却能成为众人的先导),

外其身而身存(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

非以其无私邪(这不正是无私的精神吗)?

故能成其私(反而成全了圣人自身)。

天地长久,因为无所求;圣人因为无私,成就了自己。

道德经白话文全文阅读,道德经白话文全文在线阅读(3)

第八章

上善若水(大善如水)。

水善(水善的表现形式是):

利万物而不争(利于万物生长,却不争取自己之利),

处众人之所恶(甘居众人之所厌恶的地方),

故几于道(所以水最接近于道)。

居善地(居于好的地方),

心善渊(如深渊一样包容和谦虚),

与善仁(与仁爱为伍),

言善信(言而有信),

正善治(公平,公正有利于治理国家),

事善能(办事时能发挥应有的能力),

动善时(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夫唯不争(像水一利万物,而不争利),

故无尤(所以才能万事无忧虑)。

做事做人应该像水一样,用不争和不自私的方式感化他人,用信、善、仁、爱,时、能包容它,不争取只感化。

第九章

持而盈之(时常让自己盈满),

不如其已(不如适可而止);

揣而锐之(磨得锐利的物品),

不可长保(是不可长期保存);

金玉满堂(金玉堆满堂屋),

莫之能守(是不能守得住的);

富贵而娇(富贵而生骄横),

自贻其咎(那是自找麻烦)。

功成身退(功成名就身退),

天之道(才是自然之道)。

取之有度,不要过,不要尊,不求贵,不自以为是,记适可而止。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战车载先祖灵魄(祭祀用的道具),专人抱保),

能无离乎(真能永远不意外吗)?

专气致柔(专权者行致柔政策),

能婴儿乎(能像初生的婴儿一样柔吗)?

涤除玄监(洒水清除浮尘,往深层次观察),

能无疵乎(能没有瑕疵吗)?

爱民治国(爱护百姓治理国家),

能无为乎(能顺应自然,无作为吗)?

天门开阖(了解天道自然的开闭),

能无雌乎(能不像母亲一样吗)?

明白四达(理事明白通达),

能无知乎(能装作无知吗)?

生之畜之(生育万物的大道),

生而不有(创造万物而不占为己有),

为而不恃(有作为而不自恃有功),

长而不宰(滋养万物而不主宰它们),

是谓玄德(这就是恩泽天下的道德)。

顺天道用致柔的做法去做管理,要有无私的心;你养育他不是为他以后报答你,你只是为天地循环而做为。

第十一章

卅辐共一毂(三十根辐条汇集在一个点,成为一个轮子),

当其无有车之用(看倾无用,却能用作车轮)。

埏埴以为器(踩打粘土使其成为器皿),

当其无有器之用(中间空虚像是没有用处,却能用于装载的器皿)。

凿户牖以为室(建房开门和窗口),

当其无有室之用(有门和窗中间空虚才可以当做居室)。

故有之以为利(有形和存在的可以直接产生利),

无之以为用(无形或空虚的可以创造使用)。

有空间才能可能,不要让自己满了,要有谦虑心态,才有变化才有可能。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色彩过多会使人不能分辨);

五音令人耳聋(声音和议垏过多会使人无主见);

五味令人口爽(咸五种味道(指各种美味)吃得多了,味觉会丧失灵敏度);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驰骋田猎令人心狂意躁);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难得之货令人图谋不轨)。

是以圣人之治(因此圣人治理国家),

为腹不为目(重视内在的充实而不为表面的看到的愉悦),

故去彼取此(所以知道如何舍得)。

过多的变化和彩色,让我们分不清;声音太吵,我会听不清别人说什么,味道太浓,会让分不清原味;更应该要求纯求真,而不是过份的包装,失去本来的初心。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无论受宠、受辱,心里都要振动),

贵大患若身(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

何谓宠辱若惊(什么叫宠辱若惊)?

辱为下(得宠是卑下的,卑下的人才需要得宠),

得之若惊(得宠了无比惊喜),

失之若惊(失去了无比惊恐)。

是谓宠辱若惊(这就叫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什么叫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之所有得失的大患),

为吾有身(因为我自身有想得到的),

及吾无身(如果抛开自我),

吾有何患(还有什么得失祸患呢)。

故贵以身为天下(所以重视身为天下的人),

则可寄于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寄托于他);

爱以身为天下者(为天下人珍爱自身的人),

乃可以托于天下(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有追求和渴望,才会怕失去;放下自我,就不会所失去的。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眼睛看不到的东西),

名曰夷(称为夷(无色));

听之不闻(听不到声音 ),

名曰希(称着希(无声));

抟之不得(触模不到的),

名曰微(称着微(无形))。

此三者不可致诘(此无色、无声、无形之物无法用语言描述),

故混而为一(三者混合为一,就是无)。

其上不皦(它的上面不见光芒),

其下不昧(它的下面不见阴影),

绳绳不可名(实在是无法给它下定义),

复归于无物(还是把它复归于无的状态)。

是谓无状之状(所以没有状态也是一种态),

无物之象(没有物体的形象),

是谓恍惚(这就是似无似有很模糊),

迎之不见其首(往前追溯不知那里是开始),

随之不见其后(往后跟随不知那里是结束)。

执古之道(掌握过去自然的发展规律),

以御今之有(以驾御今天有的现象),

以知古始(理解道的本质(原始)状态),

是谓道纪(这就是自然之道的纲纪)。

道的原始本质,无形,无色,无味的,可能会模模糊糊感觉到它存在,但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哪里结束。可以从古和现在作对比,知道古时候的,已就是明白现在的。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古时善于修道的人),

微妙玄通(通过观察微小的变化,通达大道的本质),

深不可识(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

夫唯不可识(是不可描述的),

故强为之容(故免强作出描述):

豫兮若冬涉川(犹豫小心,就如同冬天的河一样,不敢贸然下水似的),

犹兮若畏四邻(他谨戒惧,就好象怕四邻窥伺一般),

俨兮其若客(他为人处事庄重恭敬、彬彬有礼)。

涣兮若冰之将释(他修道进德、除情去欲,如同春雪溶化一样),

敦兮其若朴(他的本质敦厚朴实,就像没有雕琢的素材),

旷兮其若谷(他的胸怀宽广、态度谦下,就像渊深的山谷),

浑兮其若浊(他的表现浑噩愚昧、,就像混浊的大水一样)。

孰能浊以止(如何将这种混浊的杂念止住呢)?

静之徐清(把心静下来漫漫就清澈了)。

孰能安以久(什么方法能保持安静状态长久)?

动之徐生(动起来就有生机了)。

保此道者不欲盈(得道者永远不会自满),

夫唯不盈(因为不自满),

故能敝而新成(所以能够去旧成新,不断进步)。

从微细去看大事,从余动看到大动,从江看大海,从小山看大山,它们都有共同的地方,也可用的相同道理。

第十六章

至虚极(修道进入虚无至极的意境),

守静笃(安守宁神静气)。

万物旁作(万物都只是作为衬托),

吾以观其复(我可以反复观察他们的循环)。

夫物芸芸(天地万物芸芸众生),

各复归其根(各种反复都有的根(因果))。

归根曰静(有因必有果,因果是相互却不变的),

静曰复命(只有心静,反复观察生命的真谛)。

复命曰常(生命的真谛就是变化的规律),

知常曰明(了解变化规律才算通晓明白)。

不知常(如果不知道变化规律),

忘作凶(妄作会给自已带来祸害)。

知常容(了解变化规律才能包容一切),

容乃公(包容一切就是公正豁达),

公乃全(公正豁达就能保证周全),

全乃天(保证周全就能符合自然规律),

天乃道(符合自然规律就是遵循大道),

道乃久(大道是长久不变的),

没身不殆(就算人不在世,精神也永存的)。

只有心静,无私、无为的状态去看道,才能明白它的存在和运转方法。不知妄作会带来祸害,知而不全,全而不公,公而不守道,都会对自已不利。所做事,要守道,要做公,做做全。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

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的统治者,人民近而赞美他)。

其次,畏之(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

其下,侮之(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

信不足焉(信用不足的统治者),

有不信焉(自然有不信任他的臣民)。

犹兮其贵言(谨慎做到不随意发号施令),

功成事遂(成全民众,就成民众),

百姓皆谓:"我自然"(百姓都说:"这是我应该得到的,理所当然的")。

最好的统治者,是让老百姓觉得,自己的努力是有用的,不是他人的帮助;让别人有存感,好过自已有存在感。

第十八章

大道废(大道废除),

有仁义(仁义就出现了);

智慧出(智慧出现时),

有大伪(是因为有虚伪的存在);

六亲不和(六亲指"父,母,兄,弟,妻,子",出现不和) ,

有孝慈(孝慈才值得表扬);

国家昏乱(国家昏庸动乱),

有忠臣(为国为民的忠臣才会站出来)。

不行大道,才有所为的榜样,当出现标榜,就说明有问题存在了。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绝顶的圣人,不用智慧),

民利百倍(是百倍有利于民众的);

绝仁弃义(圣人不需要使用仁和义教导),

民复孝慈(人民自然能恢复忠孝仁慈之心);

绝巧弃利(圣人不使用巧诈私利),

盗贼无有(盗贼自然不会刻意打他的主意)。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以上三者法则是不够的),

故另有所属(所以要有所信仰):

见素抱朴(保持纯朴的心态),

少私寡欲(减少私心和*)。

绝学无忧(这是一种快乐无忧的绝学)。

利技巧去对待别人,别人同样对待你,所以纯心真诚是一切的法宝。

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真理与谬误),

相去几何(彼此之间相距多远)?

美之与恶(真善美与假恶丑),

相去何若(相差又在那里)?

人之所畏(人们所畏惧的东西),

不可不畏(不可不小心)?

荒兮(荒大而不知边际),

其未央哉(又怎么知道哪里是中央)。

众人熙熙(众人都喜欢熙熙攘攘凑热闹),

如享太牢(比如去参加美食盛宴),

如春登台(比如春天登临楼台远眺美景)。

我独泊兮其未兆(我们确淡泊恬静好象无动于衷),

如婴儿之未孩(如在母体未出生的婴儿)。

乘乘兮(大多数时间都打盹),

若无所归(好像无所作为)。

众人皆有余(众人都富足有余),

而我独若遗(而我却没有什么遗下的)。

我愚人之心也哉(我真是愚蠢人),

沌沌兮(多么沌沌无知啊)。

俗人昭昭(世俗之人都很精明),

我独昏昏(惟独我昏昏沉沉)。

俗人察察(世俗之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我独闷闷(惟独我蒙在鼓里)。

众人皆有以(众人皆有所作为),

而我独顽且鄙(惟独我愚钝鄙陋)。

澹兮其若海(动啊如大海),

飂兮若无止(源源不断,永无休止)。

我独欲异于人(我唯一和别人不同的),

而贵食母(推崇大道为母)。

真理,好坏、大流、这都对于自我来讲,没有什么大的意义,行大道是最终的目标。

道德经白话文全文阅读,道德经白话文全文在线阅读(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