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与宝钗和黛玉的关系,宝玉到底喜欢黛玉还是宝钗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19 13:58:22

文/丽华心语

如何认识、评价林黛玉与薛宝钗,也就是所谓"林薛优劣辨"。自从《红楼梦》诞生以来就没停止过。清末,邹弢在《三借庐笔谈》中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许伯谦茂才绍源论《红楼梦》,尊薛而抑林,谓黛玉尖酸,宝钗端重,直被作者瞒过。……己卯春,余与伯谦论此书,一言不合,遂相龃龉,几挥老拳,而毓仙排解之,于是两人誓不共谈《红楼》。",记得大作家林语堂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他说"你要想了解中国人的脾性吗?很简单,你喜欢林黛玉还是喜欢薛宝钗?"这个话听起来简单,但实际上,说明《红楼梦》把人写到极致,把人物的性格特征写到极致,成为我们认识人、认识社会的一个标本。那么,贾宝玉在黛钗之中为何"深敬"黛玉?我没有用"爱"这个字,而是用了"深敬"两个字,除了两情相悦,说明这里面包含一个很最重要的问题。


宝玉与宝钗和黛玉的关系,宝玉到底喜欢黛玉还是宝钗(1)


一、从黛玉与宝钗行事社会关系上看人格真性美

从红楼梦第五回的一段文字看,这是薛宝钗刚刚来到贾府寄居之时的描写:

"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间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

从这一大段林薛比较中,薛宝钗一开始就是带着迷人的举止风范入府,字面上全是"薛优于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黛玉不及"看似已作定评,但其实不尽然。"人多谓",作者在这里说的是"众人"的看法。薛宝钗确有她的一些特点,像"容貌丰美、品德端方"等,这是读者一眼就能看出来;但还有一眼是较为隐蔽的,读者会有感觉,这就是薛宝钗"会"赢得一般舆论的好评。

我国古代对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历来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克己复礼"约束自己的个性与*,使行为合乎礼法的要求,也就是遵从社会通行的规则。这是孔子提出的,但是孔子又强调,这一倾向走向极端就是"乡愿","乡愿,德之贼也":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论语.子路》(乡愿:特指当时社会上那种不分是非,同于流俗,言行不一,伪善欺世,处处讨好,也不得罪乡里的,以"忠厚老实"为人称道的"老好人"。)

孟子对此有更为激烈的论述,说明不讲原则赢得舆论好评对于社会道德的危害: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孟子·尽心下》

当然,不能说作者这里就是把薛宝钗判定为"乡愿"了,毕竟此时的薛宝钗还只是个少女。但文本的叙事口吻却略有把读者的感受朝这个方向引导的嫌疑,如"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人多谓黛玉所不及"。"得人心"、"人多谓",显然强调的是"人缘"。也就是说薛宝钗一来,就在"会""人缘"上压倒了林黛玉。

一般而言,在现实生活中对礼教反感的人、个性较强的人,都不会喜欢薛宝钗,根子就在这个地方种下。黛玉行事社会上,从不刻意奉承任何人,虽然嘴上不饶人,却从来不会在背后搬弄是非。所谓不自污,不污人,这是她人格的洁净之美。


宝玉与宝钗和黛玉的关系,宝玉到底喜欢黛玉还是宝钗(2)


二、从黛玉与宝钗的"双峰对峙"中看人的天性美

从整个文本来看,后文的笔墨中,写薛宝钗善于笼络人心还有几处,不过贬斥的意味并不显豁。而在接下来的几十回书中,作者写黛玉、宝钗的重点更多放到了对学识与才情的加意渲染上。如"宝玉悟禅机",让钗、黛一起来与贾宝玉"斗机锋",二人的才学与悟性不相上下。还有一段是结诗社让钗、黛来显扬各自的诗才。结果咏海棠二人平分秋色,咏菊花黛玉夺魁,咏螃蟹宝钗称绝。

从这些小地方看来,作者对黛玉及宝钗都极为欣赏,是把她二人当作旗鼓相当的形象来刻画的。使得"双峰对峙"的意味进一步得到增强。实际上,薛宝钗与林黛玉的"双峰对峙,二水分流",可以追溯到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审美"传统。

《世说新语•贤媛》篇中有一段影响广远的故实:"谢遏绝重其姊,张玄常称其妹,欲与敌之。有济尼者,并游张谢二家。人问其优劣,答曰:"王夫人(谢道蕴——今按)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有人问两人水平高下,一位名士总结很精彩,他说,"顾夫人乃闺房之秀","王夫人乃林下之风"。

都是美,但是美的韵味不同,宝钗身上具备对女性"四德"的完美要求;黛玉身上具有天性自然纯性美。那个时代,身为一女子"闺房之秀"是很普通的;而"林下之风",却是名士之风,一般的女人是达不到这个境界的,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整个是一"女神"。


宝玉与宝钗和黛玉的关系,宝玉到底喜欢黛玉还是宝钗(3)


三、宝玉看到黛玉与宝钗的最本质的区别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从第五回的这句判词看,作者曹雪芹把黛钗同时列位金钗榜首,不分伯仲。但是,还是从作者的笔墨中,通过某些外在特征深刻洞察了这一人物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体味到她们之间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可以用一句话加以概括:"那就是黛玉最关注的是自己跟内心的关系;而宝钗最关注的,是她跟外部世界的关系。"

你看黛玉一跟宝玉赌气,就把自己给他做的那些精致女红,像荷包、扇囊,甚至那块通灵玉上穿的穗子,拿起剪刀剪啊的剪。在大观园这个特殊环境里,他们又有当时社会青年男女不可能有的耳鬓厮磨滋生爱情的可能。只能经过微妙的爱情试探,经过"三天恼了,两天好了"的感情折磨,让宝玉感受到一个男人黛玉对他的依赖,终于选择了从不劝他显身扬名;从来不说这些"混帐话"的林黛玉。这和现代女孩子恋爱没有区别,那是很真实的爱。

但是宝钗的日常,一年四季,不忘让莺儿打各种中国结、编各种精致花篮儿,送给大观园的各处姑娘。与贾府上上下下的人,像袭人这种级别的大丫鬟走动不停,互相分担各种针线活儿。你看,宝钗是在编织方方面面的关系。但是在宝玉生日那一回,她却抽中了牡丹花签,上面配着一句诗:任是无情也动人。这是作者给宝钗最重要的人设。宝钗这种行为,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功利,并不都是发乎真情。

正是因为这个根本区别,在宝玉心目中,天平有了倾斜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宝钗碰了宝玉的价值观底线。宝玉的人生哲学,是亲天然,去功利。但宝钗偏偏劝他走经济仕途,这让宝玉忿忿然:"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满口经济仕途,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

宝玉"深敬"黛玉,除了两情相悦,宝玉对黛玉还有出于价值观的"敬重"。由于这个重要原因,宝钗永远走不进宝玉心里。

参阅文献:陈洪著《红楼内外看稗田》

【作者简介】张丽华,女,笔名丽华心语。天津市人,曾从事政府研究室工作;现为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会员;散文随笔曾发表在《天津日报》《渤海早报》《名镇世界》等报刊。有200多篇文章被各大网络平台推荐。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