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皇嘉树意思,后皇嘉树典故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0 01:15:49

(一)从西周金文里,可以看到,"皇"字,基本作为"上帝"、"天王"、"天"、 "君"的形容词。

比如——

叔角父作朕皇考(《叔角父敦》)

毕鲜作皇族益公尊敦(《毕鲜敦》)

用作朕皇考龚叔(《颂鼎》)

辛中姬皇母作尊鼎(《辛中姬鼎》)

我佳司配皇天王(《宗周锺》)

如此的例证很多。

目前发现"皇"作为名词的只有一处,是人的名字——函皇父,见函皇父敦。

后皇嘉树意思,后皇嘉树典故(9)

(二)从古籍看——

1,作形容词用。

作"天"的形容词"——

皇天改大邦殷之命。……皇天用训厥道。(《书.顾命》)

燕及皇天。(《诗.周颂》)

作"帝"的形容词——

有皇上帝,伊谁云憎。(《诗.小雅》)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诗.大雅》)

还有很多,作"后"、"祖"、"考"、"舅"、"姑"、"妣"等的形容词。

2,作副词——

无皇曰,"今日耽乐乃非民攸训,……小人怨罟汝,则皇自敬德"。(《书.无逸》)

惟截截善谝言,……我皇多有之。(《书.泰誓》)

3,作动词——

先祖是皇。(《诗.小雅》)

继序其皇之。(《诗.周颂》)

目前发现古籍中"皇"作为名词的,也只有一处,是作为地名——《诗.大雅.公刘》中的"皇涧"。这个意思,肯定不是"皇家的谷涧"。

后皇嘉树意思,后皇嘉树典故(10)

如此,可以看一下"皇"字含义变化的"轨迹"。

1,"皇"字的本义,是插羽毛的帽子。

2,这种帽子,在祭祀跳皇舞的时候戴。

3,这种帽子具体什么样呢?清代惠士奇说——

皇谓冠,即《文选.东京赋》所谓"冠华秉翟,列舞八佾"者,亦即《独断》之建华冠,饰以羽,若有虞氏之皇,故名曰皇,先郑所谓蒙羽舞者即此。

先郑,也是指郑司农。

4, "皇",是"以羽冒覆头上"。因此,"皇"有了"自上覆下"之意。

5,"夏"字,和"皇"唐模对转。而"夏"即为"厦","大殿也"。《汉书.胡建传》云:"监御史与护军诸校列坐堂皇上"。颜师古注曰:"室无四壁曰皇。"于是,"皇"又有了"广阔"的含义。《庄子.知北游》说:"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

6,"皇"有广阔之意,由此新造的字,如"鍠",表钟声悠远;"瑝",为玉声绵长;"隍",形容城池无水空旷。都与广阔有关。

许慎释"皇"为"大",是绕了一个大弯儿从这里来的。

后皇嘉树意思,后皇嘉树典故(11)

"皇"是如何与天神及人君扯上关系,最后成为最高权力拥有者的称谓呢?

吕思勉先生曾经说过一段话——

然皇帝二名,虽出先秦之世,究为后起之说。古者一部族之主谓之君,为若干部族之共主者谓之王。尊至于王而止矣,不能更有所加也。天下归往谓之王,此特侈言之,实则各王一域,春秋吴楚并时称王其证。王与王之间,因彼此关系较疏,其上更无共主,自不能别有名称。战国之世,列国皆称王,关涉较多,强弱渐判,乃谋立更尊于王之号。 于是借天神之名而称之曰帝,齐秦并称东西帝,魏使辛垣衍说赵尊秦为帝是也。时人之见解如是,于是论古史者,亦于三王之前,更立五帝之号焉。夫尊至侔于天神,亦止矣,不能更有所加矣。然论古史者,犹不以是为已足也。乃不從尊卑着想,而从先后立义,据始王天下之义,造一皇字,而三皇之名立焉。皇王形异而声同,可知虽制殊文,实非二語也。

这段话说得太精彩。皇和帝,都是后起之说。原来的部族只称君;后来,若干部族的共主称王;再往上面就没有了。战国的时候,大家都称王,为了显示更厉害,齐国和秦国就借天神之名而自称帝。议论古史的人,在夏商周的三王之前,设立了五帝的称号;再往后,还不满足,又在五帝之前,以"始王天下"的名义,设立了三皇。

不管三皇五帝是否历史人物,他们的名号是这么产生的。吕老先生说的没错。

他说,"皇王形异而声同。可知虽制殊文,实非二语也",也讲得很对。现在江浙一带,"皇、王"读音不分,似很普遍。

后皇嘉树意思,后皇嘉树典故(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