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赏析与感悟,清明上河图给人怎样的感受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0 21:51:28

《清明上河图》不仅是一件伟大的艺术珍品,同时也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清明上河图赏析与感悟,清明上河图给人怎样的感受(13)

《清明上河图》之后历代绘制的都市风俗画,无不受其影响。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审美视角、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清明上河图赏析与感悟,清明上河图给人怎样的感受(14)

后世评价: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在“张择端”条内对《清明上河图》的评价: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主要表现的是劳动者和小市民。对人物、建筑物、交通工具、树木、水流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处理,非常巧妙,整体感很强,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此后历代绘制的都市风俗画,无不受其影响。

画作之谜——秋景之说:

历史上对张择端创作《清明上河图》的年代,以及“上河”一词曾有过一些争论,对画中描绘的是清明时节,从金代以来,似无异议。明代的《味水轩日记》中记载,这幅画不但有宋徽宗的瘦金体题签、双龙小印,并且还有宋徽宗的题诗;诗中有“水在上河春”一句。这样一来,这画卷描绘的是春天景色就更不用怀疑了,近代及当代美术史家郑振铎、徐邦达、张安治等均主“春景”之说。但是,也有人对此提出异议。

1981年,宋史专家孔宪易先生在《美术》第2期发表了《清明上河图的“清明”质疑》。第一次提出,《清明上河图》所绘为秋景而非春景,其主要论据为:

清明上河图赏析与感悟,清明上河图给人怎样的感受(15)

1.画卷开始,就有5匹驴子驮木炭向近郊而来。这是画家告诉读者:这是秋天,冬日不久将要来临。因为十月一日,东京照例有“有司进暖炉炭,民间皆置酒作暖会”的习俗。春天是不大可能运炭的。

清明上河图赏析与感悟,清明上河图给人怎样的感受(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