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权友在训练
马权友,天津市宁河区人,大学文化,天津作家会员、天津滨海摄影家会员,中国武术七段,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师承王西安,至今已习武三十多年,有深厚内功和高超武技,多次在天津和国际武术太极拳比赛中摘金夺银,培养弟子众多,为全民健身做出了贡献,多次在国家级杂志《中华武术》上发表有关太极拳论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天津滨海电视台、宁河电视台、《今晚报》、《渤海早报》、《天津政法报》、北方网等媒体曾报道了马权友传授太极拳的事迹。
“四两拨千斤”没那么简单
作者马权友
“四两拨千斤",出自太极拳论《打手歌》:"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四两拨千斤”,是太极拳高超功夫的表现,也是习拳者追求的高深武术境界的目标。很多人把“四两拔千斤”理解为:顺势借力,引进落空,以小力胜大力。其实,“四两拨千斤”没这么简单。这就好比通常情况下,小孩很难胜大人、女人很难胜男人是同样的道理。小孩胜大人,女人胜男人,不是不可能,如果小孩有特殊的神力,女人有更强的本领,是可以取胜的,而这个"神力"或"更强本领”,才是四两拨千斤的条件和保障,因此说,使用“四两拨千斤”的人必须有过人之处,必须通过练太极拳练出了奇特的能量。这种能量不是所有练拳人都具备的,只有先天有悟性,苦练加巧练,走对了路,练对了拳,才有可能功夫上身。否则,谈四两拨千斤,就是纸上谈兵,一般人想做到“四两拨千斤”很难。
练习太极拳几十年后,我对"四两拨千斤”也感兴趣了,也亲身感受过"四两拨千斤”的魅力。我认为:“四两拨千斤”是以身怀"万斤之身”,用四两巧劲拔动千斤之拙力。我所说的"万斤之身”,是指能使用"四两拨千斤”的技法,必须自身有比对方更高强的功力做保障,否则什么"引进落空”、"以弱胜强”、“小力胜大力”等等都是空话。在奇功面前,技法"等于零",别说小力了,就是大力也拔不动。
提到"等于零”,我介绍一个亲身经历。“等于零”是我引用的多年前与我推手的一位外地朋友的话。这位朋友介绍,他练气功20多年,练太极拳11年。其外出访友,路过天津宁河,遇到我便推手切磋。在推手过程中,该朋友想诱我落空,可我中定身稳,让其无技可使。我又使用了一个"沉劲”,让其攻不得,退不能。这位朋友急得直摇着头,感慨道:"我刚访名家过来,我和别的朋友推手能行呵,能够运用`四两拨千斤'技法,可在马权友老师你这里怎么等于零?”这说明"四两拨千斤",是一种高深功力的技巧,只有太极功深者才能用很小的巧劲,让来力向圆切线方向,引进落空,避实就虚,借势发放,或以沉劲等技法管控对方,让其无法发力。
虽然"四两拨千斤”难做到,但是只要不懈努力,还是有希望感受到其魅力的。那如何练出“四两拨千斤”之能呢?
一是要明确"四两”是多大劲力?"四两"劲力只是一种意念感觉,我叫无形的意念劲,并不是简单的发小力。练太极拳要求“用意不用力”。“用意不用力”大家都知道,但做到很难。要明确,“用意不用力”是太极拳前辈在功夫好的情况下提出的,是太极拳练到一定层次时的状态,而不是初学者所能为的。只有通过长时间地练拳,才能找到"用意不用力”的感觉。练太极拳讲究意念在先,施以"四两拨千斤”之技,同样也要意念在先,意想破除对方根劲,让其失去平衡,意想如何将对方拔出,以及达到的效果。我曾有过这样的感受:一次我传授弟子东健如何运用太极拳按劲时,我意念只想给他一个按劲,铲除其双脚的根劲,就这么一想,气劲就与意相合了。我双手朝其双肩短促一按,并没觉用什么力,只见东健,嗖地一下,突然身体上窜了很高,又往后轻轻落下,人没摔倒摔坏。很有悟性的东健惊呀了:“这是怎么回事?”其他弟子也都惊奇地纷纷围了过来。这也许正是"四两”劲的奇妙吧?
二是要明确在什么状态下“拨千斤”。"拨千斤”的前提是施技者身体的“松空”。练太极拳要放松身体,这大家都知道。有了放松,就会气沉丹田,身体变沉。久而久之,气盈腰腹,沉极而轻,身体松空,感觉身轻无重量,大脑有意识,身体却空无。空却是功实,无却能灵敏。在这种意境下,"拔千斤”,就会以我的灵敏,感知对方"千斤"之拙,从而听到对方劲力的方向,有目的地舍己从人,进行柔化,再寻得机势后,突然冷脆抖弹拨击,以柔克刚。记得我在巡特警工作时,有一次试劲,我淋漓尽致地运用了"四两拨千斤”之技。我手下的四位壮汉,一边两人将我双臂背过去擒住,试验我能不能被解。于是,我让大家较上劲。我也先用上劲,然后突然放松身体,松开肩关节,舍己从人。开始我双臂如绳子被大家拉得绷紧,突然我双臂又如绳子松劲,顿感大家摸不准我身上的用劲。我乘势转攻,双臂走螺旋劲,先下后上,丹田气炸,气贯手臂,顿时我的双臂如加压后的胶皮水管,膨胀崩弹,瞬间将四人似钳子般的手抖开。同时,我通过听劲,感觉左边清峰他们手紧劲大,而右边志亮他们手劲小些。于是,我右臂做了个"背折靠",将志亮抖出,其被弹坐在一边的木长条椅子上。看来,"四两拨千斤”之技确实神奇。
总之,“四两拨千斤”是高深功夫的体现,获得此技,顺其自然,只要练拳不辍,熟能生巧,“四两拨千斤”之梦,就一定能实现。(文/马权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