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是历史上最常见的“第三者得利”模式;不过一旦现实中出现了“三方制衡”或多方胶着状态,那么笑到最后的往往会是某隐藏得很深的“第四者”。
类似事例并不少见,稍作一个假设:假如A强于B、B强于C、C又强于A,“笑到最后”的就很可能是D到Z中的任一人,所谓第四者,仅特指纷争中曾被人忽视的一方。
秦始皇之前的数代秦君都曾刻意在列国间“制衡”
“秦灭六国”是古代兼并战争的首个成功案例,“韩、赵、魏”三国中,秦国就是当中的“第四者”,当中较弱的韩国就最先被灭了;“楚、燕、齐”三国中,较弱的燕国又成了秦国离间齐楚的筹码,秦国同样是当中的“第四者”。秦在一统天下的过程中、曾在数次刻意制衡的同时隐藏自己的“第四者”身份,可惜诸国都没能识破当中迷局,所以秦国成了当中最后的胜利者。
战国的制衡破局之道精彩纷呈,“秦灭六国”也因此成了最波澜壮阔的历史传奇。不过历史并未停歇前进的步伐,类似的三方制衡态势在历朝后世依旧层出不穷,谁能雾里看花看破千年、谁就能从历史中夺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位!
刘邦在秦末风云里的“四两拨千斤”秦二世而亡,“亡秦必楚”是很多人都熟悉的典故,不过刘邦起事时可没有这样的“同仇敌忾”理想;且不论起义成败、当时秦王朝关注的焦点是陈胜吴广的“张楚”、还有项梁的义军。在以上“ABC“之外、当时还有多方诸侯,刘邦确实只能算“打打酱油”,以致于项梁在薛城初见刘邦一行时都笑了:”就你们百来号人能成啥大事?“
《史记》里有“秦楚之际月表”、可没有“秦汉之际月表”,这也坐实了秦汉之间还有个“楚”。陈胜吴广虽打着楚的旗号,不过他们自立为王不得人心;项梁则与刘邦一起拥立了楚怀王,就这样,刘邦参与灭秦时的身份是“楚”、而不是人们在选择题里老答错的“汉”。
以制衡而论,在刘邦之外先后有“秦、张楚、项梁”、“秦、楚、赵”,项羽自立“西楚霸王”分封诸侯时、刘邦这汉王都不知排到多少位以外了,而且被困巴蜀,似乎难有出头之日。秦灭张楚、楚灭秦、汉灭西楚……这过程并不符合“鹬蚌相争”模式,即便在楚汉争霸的早期,各地许多诸侯的势力都比刘邦要强得多。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沛县布衣出身的刘邦堪称励志典范
刘邦正是以这样的布衣之身起家,他平定海内的过程堪称典型的“四两拨千斤”,难怪陆贾如此说:“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
刘邦的“四两拨千斤”或许只是历史的选择、而非刘邦刻意的谋划之举。不过成王败寇,谁又能否认张良、萧何等人在各关键时刻里的点拨、引导作用呢?对于这样的结果,我们只能说:“刘邦这家伙运气真的太好了!”
三国归晋,司马氏的“第四者”潜伏之路大汉朝经过数百年后到了“合久必分”的时候,一部《三国演义》从民间视角道尽了“浪花淘尽英雄“的唏嘘。但《三国演义》并非真正历史,”曹魏、蜀汉、孙吴“三家政权的孰是孰非也不是罗贯中甚至陈寿等人能判定的,我们只需知道、最后一统天下的是司马氏的”晋“,而非斗到你死我活的这三对冤家。
三国时代的”鼎立与制衡“模式最为明显:曹魏借助中原的优势强于蜀汉;蜀汉又借长江上下游的地利优势压制着孙吴;而与此同时、不谙水战的曹魏也非孙吴对手。以上就是典型的”ABC胶着模式“,三国鼎立由此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