繕怎么读,耆耊耄耈怎么读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2 03:35:44

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其作品收录于《庄子》一书,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据传庄子隐居南华山,唐玄宗天宝初年,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亦因之被奉为《南华真经》。

下面来看看其中的“缮性篇”:

繕怎么读,耆耊耄耈怎么读(1)

1.缮(shàn)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

缮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用世俗的学问,来调整心情,妄想发现人的真实本性。

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用世俗的思想,来控制*,妄想整理混乱思想,使其清楚明白。

谓之蔽蒙之民:这些就是光明被遮蔽,智慧被蒙蔽的人。

2.古之治道者,以恬(tián)养知;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夫德,和也;道,理也

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修道的人,都是用“恬静无为”来培养自己的智慧。

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生成智慧,却始终不用智慧行事,就可以称为“使用智慧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智慧如果用来追求功名利禄,那就辛苦劳累了;智慧用来追求一个根本不爱你的人,也往往徒劳;但是使用智慧追求清静无为,那就很简单,只要一念放下,就可以获得当下的幸福。

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智慧与恬静相互涵养,和顺的性情就自然流露出来。

夫德,和也:所谓的“德”,也就是“和”;你能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能不能和万事万物相互融合。

道,理也:得道,就是了解天理。

3.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义明而物亲,忠也;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

德无不容,仁也:“德”和而不同,无所不包,这就是仁爱。

道无不理,义也:“道”无处不在,始终能够随顺自然,这就是“义”。

义明而物亲,忠也:“义”明确清晰,万物都纷纷前来附和,前来追随,这就是“忠”;不要强制他人对你忠心;只要讲究“义”,这本身就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儿。

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内心纯朴诚实,回归到本性之中,这就是“快乐”。

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讲究诚信,举手投足之间都能够顺应天理,这就是“礼”;注意,并不是繁文缛节,客客气气,三叩九拜是“礼”,而是合乎本性,出于天性,顺其自然是“礼”。

繕怎么读,耆耊耄耈怎么读(2)

4.礼乐偏行,则天下乱矣;彼正而蒙己德,德则不冒;冒则物必失其性也

礼乐偏行,则天下乱矣:过度推行礼乐,强调道德,那么天下就要乱了。

彼正而蒙己德,德则不冒:言行端正,把自己的德性隐藏起来,不要到处炫耀,霸气侧漏。

冒则物必失其性也:德性一旦外露,必定丧失自然无为的本性;也就成了道貌岸然,只不过是标榜自己讲道德,自己是个好人,就成了虚伪。

5.古之人,在混芒之中,与一世而得淡漠焉(yān);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yāo);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

古之人,在混芒之中,与一世而得淡漠焉:古时候的人,在混沌迷茫之中;与整个自然界融为一体,彼此之间都是淡漠相处;也就是不过分亲密,也不过分疏远。

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那个时候,阴阳和顺宁静,没有鬼神干扰。

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四季顺应时节,万物不受伤害,不会死于非命。

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人们虽有智慧,却没有地方可以使用,这就是最为纯粹的自然。

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那个时候,一切都无所作为,顺应自然。

繕怎么读,耆耊耄耈怎么读(3)

“缮性”是修治性情的意思;抨击那些为了追求荣华富贵而丧失自己的人;同时劝勉不得志的穷困者,应该始终坚守自己的情操。

庄子把“道和人”紧密结合在一起,使“道”成为人生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他所关注的“道”是以人为核心,从人的生命,人的精神,人的心灵去阐释“道”。

《庄子》和《周易》《老子》并称为“三玄”,在哲学领域有较高研究价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常常翻阅,使得心灵安静下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