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80年,孙吴最后一代君主孙皓向浩荡南下的晋军提交了降书。在给晋军将领的信件中,孙皓哀叹东吴本有长江之守、精兵之据,本以为可以传国祚于万世,却不想转眼已至灭国之日。在总结自己没有守住江山的原因时,孙皓写道:“不守者,非粮不足,非城不固,兵将背战耳。”面对晋国的大军,孙吴已无人可以抵御。曾经名将辈出、文臣相继的东吴政权,最终仍是走向了荒凉的末路。
西晋灭吴形势图。来源/纪录片《中国通史》截图
对一个政权来说,人才毫无疑问是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尤其在三国这样的乱世,人才更是有决定意义的竞争力。客观条件上,孙吴和蜀汉地非中原,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都远不如曹魏,因此很难获得人才的长久发展能力,但面对生存压力,各国仍在人才的培养和发掘上使尽解数,各出奇招。那么,在这一场三国求贤“内卷”中,各国都用了哪些办法?东吴在这场人才竞争中又犯了哪些错误,被“卷”出局的呢?
曹魏:赢在了起跑线上
不得不说,在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上,曹魏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统治范围正好将当时的经济中心(黄河流域)和文化中心(河南地区)一网打尽。因此,在其他人还在思考如何招揽人才时,曹魏的苦恼已经变成了:这么多人才,该怎么挑呢?
事实证明,曹魏政权能一直保持强势,并为晋的一统打下坚实基础确实有其原因。曹魏甫一代汉,魏文帝曹丕便接纳了尚书陈群的建议,向全国推行“九品官人法”,成为继汉代“察举制”后又一条例完整、推行有效的人才选拔制度。东汉末年起,便有人物品评的风气,如东汉许劭的“月旦评”。如果被许劭大加褒奖,便立即名满天下,自然不愁有人征辟或被推举为官。就连曹操年轻时,也曾为了许劭的一句好评努力逢迎,“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后汉书·郭符许列传》)。曹魏的“九品官人法”,与这种人物品评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九品官人法”之下,曹魏治下的州郡首先确立自己的“中正”,然后由中正官对本地的人才质量进行品评考核。倘使考核为上等,便可以得到吏部的授官,从此步入仕途。至于担当中正官的人选,自然是当地的士族名流。通过这种方式,曹魏与士族签下了“生死契”。曹魏统治范围内的士族们在给曹魏政权源源不断输送人才的同时,也在不断蚕食曹魏政权内部的权力,最终由士族司马氏完成了对曹魏的政权撺掇,晋朝建立。
影视剧中的九品中正制选官场面。来源/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截图
话分两头,当曹丕答应陈群的建议时,他想到的或许只是曹魏的人才供给,尚且看不到这一切的结局。他能够同时想到的是,中正官要想挑选人才,首先还是得有人才。黄初五年,曹丕在洛阳仿照汉时制度建立了太学。在曹魏的太学中,首先要经过两年的学习,精通一本经书,这种人可以被称为“弟子”;然后再通过两年的学习,精通第二本经书,这样就可以入仕,成为文学掌故;文学掌故在两年后掌握第三本经书,即补为太子舍人。再经过四年的学习,完全掌握五经,便可以升任高级官职。通过这些规定,曹丕给太学生们清晰明确地规划出了一条康庄大道——即使无法通过士族选举,也可以通过进入太学学习,完成太学规定的“十年五考”后成功入仕。
影视剧中的太学中子弟议政。来源/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截图
“九品中正制”与太学,这两条人才选拔道路互相制衡、互为补充,原本是不错的设计。可惜的是,没过多久,太学生就在与士族子弟的“内卷”中败下阵来。首先,能够通过“九品官人法”入仕的士族子弟,绝不会选择耗时久、官职低的太学之路。对他们而言,族中亲友的一句推荐,就完全可以代替寒门士子十年的寒窗苦读。这导致太学中几乎无一士族子弟,太学生与士族天生形成了对立。其次,由于曹魏朝堂的位置早已被士族先一步瓜分,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他们势必对太学中的寒门子弟百般弹压。看起来合情合理的“十年五考”,每一级都会有士族考官的苛刻设限。据鱼豢的《魏略》,这些考官不但不会给学生划重点,反而会“反向重点”,并不考核经文的微言大义,而是在字句小节和标点符号上大做文章。如此操作,每次能考试合格者屈指可数。表面上看起来更公正的太学之路,成了寒门学子的南柯一梦。终曹魏之世,也没有一个太学生能够通过这条看似平坦的道路,走上政治权力的顶峰。在这场人才“内卷”中,赢在起跑线上的与其说是曹魏,毋宁说是曹魏的世家大族。
蜀汉:大汉正统在益州
毫无疑问,蜀汉是三国中人才储备最为不足的一个。在东汉末年的人才“抽卡”大战中,蜀汉的开国之主刘备可以说运气极差。一边是“SSR”(指抽卡养成类游戏中最稀有的卡牌级别)抽到手软的曹操,一边是开局就有张昭和周瑜一文一武两位“五星级”柱石之臣助阵的孙权,而刘备在拥有关羽和张飞两位猛将后,便一直在一群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谋士中周旋,直到自己四十六岁那年,才从隆中的深山里抽出了让自己命运逆转的诸葛亮。虽然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私心将天下一等的武将“五虎上将”和天下一等的谋士“卧龙凤雏”都划给了刘备,但他仍旧改变不了历史:即便在诸葛亮之后,刘备又迎来了庞统、法正这样优秀的谋臣,可二人无一不英年早逝,蜀汉的人才卡池仍然相当贫瘠。前期人才储备不足,政权辖区又小,从人口基数上便处于劣势,在这场人才竞争中,蜀汉可以说是“天崩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