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柏林几十年如一日,创作、打磨自己的作品。 梁志毅 摄 |
作为佛山市禅城区柏林艺术馆馆长,潘柏林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道德观,意味着从心底里认为要把自己最好的作品、产品带给受众;工匠精神是一种责任心,意味着把工作做到极致。
“十几年来我都没怎么休假,这次被评为佛山大城工匠,是对我多年来工作的一种肯定。”潘柏林说,他理解的工匠精神就是把工作做到极致。
艺术创作匠心▶▶对作品极致追求
潘柏林对“极致”的追求,不仅体现在艺术创作上,还体现在他对作品的推广激情上。今年5月,“妙手神韵:2018潘柏林中国美术馆陶塑作品展”在北京开幕,74件巧夺天工的石湾陶塑作品大放光彩。
与普通展览不同的是,潘柏林对本次展览的要求精益求精,前后花了大半年的时间为展览做准备。
“一般的画展、雕塑展,只要准备好展品,放到展柜里,打上灯光,向观众展示就可以了。但是这次在北京的展览,我们根据每个作品的题材类型,专门为每件作品都设计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展柜,灯光、高度、空间都是不一样的。”潘柏林说。
潘柏林为观众带来了代表石湾陶艺最高水平的展出,并得到业内的广泛认可。文化艺术名人、各大美院教授、文化机构人士出席展览开幕式,60余家国内知名媒体代表参与报道。
正因为潘柏林对品质的极高要求,才能造就这样一场石湾陶艺的盛会。“在我看来,工匠精神就是涉及产品品质的良心、诚心,我没有刻意要求我的作品、举办的展会要达到什么高度,而是从内心里有一种坚持和执着,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作品品质提供给受众。”潘柏林说。
陶艺推广激情▶▶助推中西理论双向接轨
在艺术成就之外,潘柏林近年来还一直致力于推广石湾陶艺文化,不遗余力地为提升石湾陶艺地位添砖加瓦。
潘柏林介绍,石湾陶艺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艺术理论上的地位却有所欠缺。“7年前,我参加一场文化艺术的研讨会时,有很多专家提出,石湾陶艺在理论层面应该纳入到中国雕塑的研究当中。”
这个念头自此埋下,在潘柏林脑海中萦绕不散。不久前,潘柏林组织编写了《妙手神韵》系列丛书,其中既包括其本人的作品集,也大量涉及对石湾陶塑的理论探讨。
为了编撰此书,潘柏林花了大量时间搜集作品,与学界人士讨论研究,与同事通宵十个晚上,亲自排版设计。“做这本书的时候我不觉得累,能够为石湾陶艺做点贡献,由此带来的激情让我突破了生理上的疲惫。”
在潘柏林的理解中,工匠精神还包含着一种谦虚和自信,在艺术上既要取长补短,也要对自己的创作有文化自信。“石湾公仔就是中国雕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到自身不足的同时也需要肯定石湾陶艺的成就。”
“在艺术理论层面,很多理论都是来自西方,西方的理论体系比较完善,我们要向它接轨,但是接轨是双向的,在吸取西方理论优势的基础上,我们也要做出自己的贡献。”潘柏林说。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梁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