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不取道旁李不足之处,王戎不取道旁李节奏划分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3 08:29:45

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一篇课文的质疑

偶然看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学期的语文课本。课本中有篇课文是《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文很短,不足百字: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为啥要选此文做教材呢?说是让学生们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的优秀品质。课文中还有这样一道练习题:王戎为什么看到道边李树多子折枝就知道是苦李呢?

课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那么,《世说新语》是部什么书呢?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是魏晋南北朝时“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也就是说,它不是一部史书,而是一部小说类的文学作品。文中名士的言行与轶事,是刘义庆等人创作的,而非确有其事。因此,王戎不取道旁李,是文学创作出来的。拿一则虚构的“历史”故事来教育现代社会的小学生,这合适吗?

王戎是这样判断李是苦李的:李树长在道路旁,上面结了压折枝的李子,却没有人摘,要不是苦的,会这样吗?言下之意是,如果不是苦的,早就被人摘光了。他的分析中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人们都很自私,喜欢将他人(或公共)之物 占为己有。那么,如果在“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路不拾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社会(或地方),王戎的分析判断有道理吗?语文课的编写者赞美王戎的所谓善于观察分析还成立吗?

我这不是抬杠。看看这两个例子吧。

德国的柏林,有条街道栽着板栗树,到了秋天,成熟的板栗掉在了地上,都没有人采摘。这不是因为板栗不能吃,而是当地居民认为,板栗树是公共的,是来美化环境的。私人无权采摘。这个故事,我是从报纸上看到的。

曲院风荷,是西湖的十景之一。水面上的荷叶荷花随风舞动,还有含着饱满莲的莲蓬。荷叶下春夏时有藕带,秋冬时有莲藕,但是没有人去扯藕带挖莲藕,莲蓬也没有人摘。是它们不能食吗?不是的。而是游人认为,对这天堂般的美景不能破坏只能欣赏。当然,也离不开管理部门的有效管理。

所以,仅仅根据没有人采摘没有人拿走,就判断此物不可食或不可用,这是非常片面的。它的分析判断的前提是将公众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看得极低。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文明素养日益提升,像不摘道旁李这种文明行为会越来越普遍。

教育小学生善于观察分析,不要盲从,这是非常应该的。但不能用这个虚构的且分析判断极其片面的故事来教育。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尤其是现代,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的小朋友和故事多着呢,何必拿这个经不起推敲的故事来教育当代的孩子呢?这样的教育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国民。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