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忱/文 和小博/图
春暖花开,盘龙川道处处美景。半山腰上,一团团白黄粉色的花树,在春日的沐浴下,争奇斗艳。距市区西北方向26公里处的西庄镇白家山村,坐落在浓郁葱翠、姹紫嫣红的重山深处。
2018年前,白家山村辖南白家山、北白家山、梁上、寨坪、雷神庙5个自然村,有101户476口人。其中,南、北白家山被一道山梁隔开,南片种植花椒,北片种植松树。2018年行政村规划调整后,白家山村并入上庄村。
据《韩城市地市志》记载,白家山村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村名一直延续到清代康熙年间(1662至1722年),后因部分村民迁住村南,村子一分为二,南白家山和北白家山的叫法一直延续至今。
据今年65岁的白家山村原党支部*李海亭介绍,全村没有一户白姓人家,村子附近也没见过白姓祖坟或祠堂。全村姓氏以康、孙、李三姓为主。解放时期,康姓从西庄镇井溢村逃荒迁来,最早居住在此。康姓人丁兴旺,枝繁叶茂。据康家《报本堂》家谱记载:康家十四世兆字辈分为兆祥、兆秀、兆群、兆德四支,后裔敬称《四大支》,各支顺应天命,自行发展。按照祖辈要求,每年逢祭节,集聚在井溢、白家山、翻底、西原、县城等地的后裔,集结于白家山祭拜祖宗。
今年58岁的康汉亭是康家第十六辈“汉字辈”后代。据他介绍,康家经商期间,常往返于韩城和陕北,从事花椒和食盐买卖,家族先辈发扬行贾济世的祖训,把老实、本分、忠厚、赤诚的品德作为教诲,代代传承。时至今日,康家当年在翻底村盘河上修建的老石桥,依然使用。
和西庄镇盘龙川道沿河而建的村子不同,白家山地处山梁,生产、生活用水不便,但这并不影响村民在此繁衍生息。李海亭说,古人认为,水往低处流,川道里怕下雨,担心影响正常生活;山梁上盼下雨,又觉得即使有雨,雨水也存不下。因此,在白家山建村之前,曾有座雷神庙,古人祈祷风调雨顺。建国后,此庙逐渐荒废,破败不堪,而今已面目全非。”
全市脱贫攻坚行动开展后,为优化村民生产生活用水渠道,市包联部门原文广局与西庄镇多方对接,增设了一条从山沟引水的管道。今年,村里计划将全村通水管道进行升级,将其中经常漏水的两段修复更换,全力保障村民生产生活用水。
今年86岁的康家磊,是白家山村最年长的老人,虽然视力和听力不太好,却有双灵巧的手。每天早上,老人去山上捡藤条,回来后用刀割好泡在水中,一根根普通的藤条,在老人的巧手下变成一个个篮子。大儿子康彦清和父亲有着同样的爱好,喜欢收集奇形怪状的树枝、树根,依据其形状进行开料、修光、打磨等,雕成各种动物。二儿子康彦峰种植近30亩花椒,年收入十多万元。近几年,我市花椒收购价格一路走高,他在花椒管护方面十分上心,也总结出一套办法。他说:“水在白家山很珍贵,6月份以前,是花椒的关键生长期,此时要多灌水;7月份后,要少灌水或不灌水,保持土壤水分,确保树叶不萎蔫。遇到春旱及时浇水,针对山上和坡地的花椒,在距树干基部挖多个小穴,在穴内浇水,水下渗后埋平,盖上虚土,或在树根盖上草或碎石,减少水分蒸发。”
白家山的村民是朴实的,他们逃荒迁于此地,就爱上这片土地,日复一日、勤勤恳恳,为追逐幸福而殷勤劳作。一座雷神庙伴随着世代在此居住的村民,心存对大自然的敬畏;一本《报本堂》蕴藏着饮水思源,做人不忘本的感恩之心。
日落前,李海亭门前的老黄牛还在吃草,牛脖子上的铃铛随着咀嚼的动作叮铃作响,而远处,从花椒地里劳作归来的村民挎着农具,虽步履蹒跚,疲惫不堪,却是一脸的满足,充满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回头望去,白家山还是一副沉静的模样。
来源:韩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