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姓的来源,安姓的发源地在哪里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5 02:02:38

李暠(351-417),字玄盛,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自称西汉将领李广后裔 ,出身凉州大族。李暠原为北凉官员,曾任敦煌郡效谷县令、敦煌太守,后建立西凉政权(304-439)称帝,去世后谥号武昭王。唐玄宗天宝二年(753),李暠十一世孙李隆基追尊他为兴圣皇帝。李暠次子李歆,西凉后主;三子李翻, 晋昌郡太守。李翻子李宝,北魏镇南将军,并州刺史。李宝子李承,字伯业,北魏荥阳太守,封姑臧侯,去世后赠龙骧将军、雍州刺史,为陇西李氏姑臧房始祖,从此陇西李氏有姑臧房一说。

安姓的来源,安姓的发源地在哪里(5)

实际上,姑臧房源自凉州。据李氏老谱记载,陇西李氏,又称“成纪李氏”,起于武威,望出陇西,故亦有“姑臧大房”乃陇西(成纪)李氏之祖的说法。因李暠家族世代都是豪门大族,其高祖父李雍、曾祖父李柔都在晋朝做官,祖父李弇(原名李良)则在前凉张轨幕下担任武卫将军;父亲李昶,生于凉州,从小有美名,道德学问很好,但去世较早。李暠一族从他祖父李弇起就已落籍凉州,李暠自然生于凉州,长于凉州,初任职务也在凉州。所以,李暠念念不忘凉州,建立西凉政权后,他追尊祖父李弇为凉景公,父亲李昶为凉简公,用“凉”而不用“陇”,显然他已把自己视为凉州人。李暠虽然家族已居凉州三代,但由于古代对籍贯的要求比今天要严格得多,故说到李暠的籍贯,众口一词其籍贯为陇西。

安姓的来源,安姓的发源地在哪里(6)

籍贯,又名祖居地或原籍,是一个家族族群的某一时期的某一位祖先的长久居住地。当代公民的籍贯,公安部文件要求是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古代指的是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一些已经离开了祖先的出生地或离开了家乡的人,他们的后代,习惯上仍然要追溯祖先的出生地或祖先的家乡(即祖籍)来作为自己的籍贯。所以,李暠虽然从祖父起就已落籍凉州,但籍贯仍然是陇西成纪。这一支李氏至少从前凉起就定居凉州,而且地位较高,应是凉州李氏的主流。

安姓的来源,安姓的发源地在哪里(7)

与武威直接有关的名人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益。2008年出土于河南偃师的《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守礼部尚书致仕上轻车都尉安城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赠太子少师陇西李府君墓志铭并序》,简称《李益墓志铭》,刻于唐文宗大和三年(829)。简述了李益家族出身、本人功名仕宦经历、诗歌成就与影响以及家庭成员等基本情况,赞扬其“天才秀出,为文章之杰”的辉煌人生。对李益的籍贯,碑文称“望高陇右,族冠山东……陇西狄道人,凉武昭王十二代孙。”但碑文中并没有有关武威的只言片语。此碑对李益研究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

二、朝廷赐姓李氏

据《新唐书》卷75《宰相世系表》载:“武威李氏,本安氏,出自姬姓。黄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居凉州武威为萨宝,生兴贵、修仁。至抱玉赐姓李。”中国安姓主要有三支不同的族源组成。一支出自姬姓,为黄帝之子昌意的次子安的后代;第二支出自帝王赐姓或由他姓他族改姓而来;第三支来源是以西域粟特昭武九姓之一的安国国名汉化为氏,先后归附内地,大量人口迁居河西和中原地区,其族人遂以国名为氏,成为安姓的重要支系。隋唐时期,安姓已在凉州、姑臧发展为望族,世称姑臧望。安姓中的军事将领较多,且部分安姓将领因平定安史之乱有功,被赐姓“李”。

安姓的来源,安姓的发源地在哪里(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