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五代十国顺口溜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5 22:49:45

这中间,灭掉唐王朝的宣武军节度使朱温就属于中原型藩镇。由此可见,不堪重负的唐王朝虽然灭亡了,但曾由唐王朝控制的各地藩镇则也彻底摆脱了唐王朝的框架。这样的情况,便为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奠定了一个基础。并且,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唐朝藩镇有着属于自己的特点。唐代的藩镇自中唐时期开始割据,到唐朝灭亡已经有百年的割据时间。因此,为维持割据的传统,各地藩镇都不肯屈居于人下,于是竞相逐鹿于中原,这就为五代十国局面的持久埋下了伏笔。

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五代十国顺口溜(5)

同时,五代十国数十年局面的形成,还有着更为深层次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唐代藩镇的本质,看起来是节度使以及武将,可实际上却在于藩镇之兵。藩镇之兵在唐代时,往往选择拥立节度使来维系自身的利益。而在唐朝框架崩塌之后,这些藩镇之兵依然选择拥立将领或是节度使来维持割据的局面。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就使得唐朝灭亡后,很快就陷入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因为对于藩镇之兵来说,维系割据更切合自身的利益。而后来五代的迅速更迭,很大程度上也同这些原本的藩镇之兵有关系。以至于,这股历史上武重兵强的逆流,直到北宋时期才得到彻底逆转。

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五代十国顺口溜(6)

2、雄主凋零

东汉末年时割据势力也很多,但性格各不相同:董卓暴虐、袁绍优柔寡断、刘璋暗弱等,最后剩曹操、刘备、孙权三人。此三人在军事政治上堪称雄主:曹操统一北方、刘备转战荆州、孙权数次击败魏国南征。最关键的是三人形成了微妙的制约,才导致三国鼎立的局面。

西晋灭亡后,匈奴鲜卑等民族趁势而起,雄踞北方;司马遗族和汉人地主退居江南,偏安一隅,二者经过长期混战与自身内部更迭,最终形成以北魏、北齐、北周为代表的北朝和以宋齐梁陈为代表的南朝对峙的局面。此间,拓跋焘建立北魏,整合多民族国家;北魏分裂后又有宇文泰、高欢二人乘势而起,分别建立北周、北齐,宇文泰之后更有宇文邕、杨坚等雄才大略的君主。南朝刘裕代晋建宋,曾发动北伐,夺回大片领地,刘裕死后萧道成建立南齐、萧衍建立南梁、陈霸先建立南陈,但此三人后裔才能平庸,南朝也被北朝所灭。

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五代十国顺口溜(7)

唐朝灭亡时,藩镇林立,与前两个时代极为相似,但因为雄主较少,导致势力分散严重。以梁王朱温、晋王李克用、岐王李茂贞为最强三藩镇。李茂贞争霸失败,势力大减,屡次被朱温、李克用击败;李克用与朱温在争霸中处于劣势,郁郁而死;朱温晚年昏庸无道被亲子朱友珪弑*。

李存勖继任李克用之位,朱温诸子则陷入内斗,李存勖乘机建立后唐并击灭后梁,先后攻灭前蜀、逼降南平、南楚等势力,疆域达到巅峰但他长于军事疏于政治,而且重用怜人(古代的戏子),最终死于兵变。

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五代十国顺口溜(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