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茅盾也用过百来个笔名,数量仅次于鲁迅。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因为笔名数量多,他在文坛可男可女,可盐可甜。
关于“茅盾”这个笔名的由来,我之前讲过。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很多报刊不敢刊登他的文章。他的内心很矛盾,于是以“矛盾”这个笔名投稿。结果《小说月报》的叶圣陶看到稿子后,觉得非常好,但笔名一看就很假,就把他的笔名改成了“茅盾”。之后,“茅盾”成了沈德鸿使用最多、影响最大的笔名。
除此之外,还有郎损、玄珠、蒲牢、沈余、微明、韦兴、佩韦、赤城、方壁、终葵、形天、施华洛等等都是他的笔名。
其中相当一部分笔名都来自中国神话传说,非常有格调。例如“蒲牢”是龙的九子之一,“终葵”就是钟馗,“形天”就是刑天。很有仙侠小说男主的风格!
但同时,沈德鸿还有一颗少女心,你能想象“冬芬”、“四珍”、“冯虚女士”这种娘们兮兮的笔名,背后是一个大老爷们吗?
说起男作家用女性化笔名,在民国文坛真的很常见!
有些男作家使用女名是觉得好玩,有些是为了应对白色恐怖,保护自己继续发声。
比较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在笔名后面加上“女士”两个字。除了茅盾的“冯虚女士”,还有刘半农的“范奴冬女士”,周作人的“萍云女士”、“碧罗女士”,柳亚子的“松陵女士”,赵景深的“露明女士”、“爱丝女士”,孙席珍的“织云女士”等等。
更高级一点的,是直接取个带有女人味的笔名。除了茅盾的“冬芬”、“四珍”,还有巴金的“欧阳镜蓉”,郭沫若的“安娜”,郭安仁的“丽尼”等等。
既然男人们都用起女人的笔名,那女人只好用男性化的笔名来反击了。于是,冰心女士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男士”。
3.
萧红原本不叫萧红,她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来改名为张廼莹。
“萧红”这个笔名的由来,和萧军有关。
萧军原名刘鸿霖,1932年他开始以“三郎”的笔名搞文学创作,并和还没有成为“萧红”的张秀环相识相恋。
后来,三郎取了笔名“萧军”,张秀环也取了“萧红”这个笔名。
第一,她想和爱的人用同一个姓;第二,这两个笔名合起来就是“小小红军”,代表他们的革命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