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乱世到三国鼎立。江东孙吴势力,由孙坚开启,孙策创业,孙权稳固扩大,发展而成。
孙坚虽然雄烈勇猛,但死的太早。公元191年,在他36岁时,就在征讨刘表中被伏击,战死荆州。孙坚对东吴的创业与政权建立,实际作用不大。但是孙坚的名声很大,声望极高。这对后来孙策平定江东,起到了很大的无形推动。
孙坚和曹操同年,都是155年出生。扬州富春人(今天的杭州。东汉扬州是当时的省级区划。包括今天的浙江,江西,福建。现在的扬州在当时是属于徐州境内,叫广陵也叫江都)。
孙坚17岁就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胆略。他与父亲出行钱塘,看到一群打劫的盗匪在岸边分赃。同行的人纷纷逃开。孙坚不顾父亲劝阻,独自提刀奔向盗匪。并不断发出类似调派人马的指令手势。盗匪还以为有部队来围剿,纷纷逃跑。孙坚紧追不舍,追上其中一个盗匪*掉,才回转。因此名声大震。
当时会稽郡(浙江绍兴一带)发生叛乱,郡府的官兵不足。就请孙坚去做了代理校尉(校尉在东汉末年是相对于今天的团级军官)。招募乡勇协助官兵平叛。孙坚招募乡勇,作战勇猛,平叛中立了战功。被任命做了徐州境内的盐渎(今天的江苏盐城)县丞。后来还做过盱眙和下邳的县丞,都在当时的徐州境内。这里普及一个小知识。东汉官员任命制度其实还是有讲究的。本地人不能在家乡任职。需要异地任职。
孙坚做几任县丞期间,因为豪迈尚武,身边聚集了很多愿意跟随他的年轻人。孙坚对待他们也非常诚挚,重义。全国发生黄巾起义的时候,孙坚在下邳做县丞。孙坚将身边追随他的人作为核心,又招募了一千多名乡勇,组成了一支军队。出兵和黄巾军作战。
孙坚作战勇猛,身先士卒,轻伤不下火线。很快他的部队就成为了一支勇猛的精锐部队。在汝南,颖川地区(今天的河南驻马店,许昌)大破黄巾。被朝廷任命为别部司马(相当于今天地市级的军分区司令)。
西凉边章,韩遂叛乱,董卓前去平叛不利(应该是与叛军有相互勾结)。孙坚跟随主帅张温,前往长安去平定西凉叛乱。到了长安用皇帝诏书召董卓前来,董卓迟迟不到。到了以后又傲慢无礼,扰乱军心。孙坚认为董卓已有反叛之心,将来必成祸患。力劝张温行军令*掉董卓。但是张温担忧董卓势力,又心有不忍。只是申斥了董卓。董卓毒辣,记恨张温。后来在洛阳时将张温*害。由此可见,孙坚的眼光与手段非同一般。
187年,长沙又起叛乱,孙坚被任命为荆州长沙郡太守。孙坚到长沙后,一月之内就平定了叛乱。长沙军民非常敬佩。孙坚被朝廷封为乌程侯。
董卓祸乱京师后,各路诸侯讨伐董卓。孙坚也从长沙起兵。一路向北。孙坚行事果决猛烈。荆州刺史,南阳太守因与孙坚不和,均被孙坚*掉。孙坚所过之地官员无不敬怕。
孙坚率部驻扎在河南平顶山一带,与袁术相邻。袁术知道孙坚勇武,拉拢孙坚。就表奏保举孙坚为破虏将军兼豫州刺史。并为孙坚提供军需粮草。孙坚与董卓部下在河南一带作战。各路诸侯中,只有孙坚一路不断取得胜利。斩*华雄,击败吕布。威名大震。董卓畏惧孙坚勇猛,派人来游说公关,要与孙坚结为儿女亲家。被孙坚严词拒绝。孙坚誓*董卓,要为国家除害。
董卓无奈,只好调派部队抵御孙坚。裹挟着皇帝和文武百官放弃洛阳,西逃长安。孙坚进入洛阳后,打扫战场无意中获得了传国玉玺。消息泄露,引起了很多诸侯的觊觎。孙坚矢口否认有玉玺,带着自己的部队,离开了诸侯联军。
公元191年,袁术动员孙坚一起谋取荆州。在诸侯联军讨伐董卓的过程中,朝廷任命了刘表为荆州刺史。孙坚在攻打荆州的时候,中了刘表大将黄祖的埋伏,被乱箭射死。英年早逝。
孙策当时才16岁。孙权就更小,只有9岁。
孙坚死后,他部下人马败退,投奔到袁术的帐下听令。
孙策安顿好了父亲的后事,守孝一年。来求见袁术,恳求袁术将父亲的旧部拨给他,去报父仇。袁术看孙策,勇武有力,言谈举止能屈能伸。心里喜爱他,但也不放心他。又不舍得就这样拨给孙策军马。所以打起了太极。对孙策说~你年纪尚小,复仇大事不能轻举妄动。荆州军势力庞大,需要从长计议。你的舅舅我已经任命他为丹阳郡太守(今天安徽宣城市到芜湖一带)。丹阳是出精兵的地方。你先去你舅舅那里安身。历练历练再说。
孙策只有先去投靠舅舅吴景。丹阳靠近徐州的势力范围,民风彪悍。孙策此时得到了好朋友吕范的支持。在吕范和舅舅吴景的帮助下,孙策招募了几百人。在丹阳附近攻打山贼大胜。曹操、刘备也曾到过丹阳募兵。丹阳郡山多,地势险要。多出土匪。而且丹阳有铜矿,当地百姓私铸武器成风。所以丹阳一带招募的兵勇特别善战。东汉末年在丹阳一带募兵数量达到了高峰。
有了初步的历练后,孙策带着人马来投奔袁术。袁术最初非常喜爱孙策,对其他人讲~如果我有孙伯符这样的儿子,死都甘心。
袁术把孙坚旧部一千多人,拨给孙策统领。派孙策四处征战,为他开拓势力范围。孙策为袁术征战两年多,立了很多功劳。
但袁术没有君主的心胸和智慧。先后向孙策许诺的九江太守,庐江太守都没有兑现。因为担心孙策势力过大不好制约,所以派了自己的心腹去担任。
孙策由此对袁术失望。开始考虑离开袁术,自行创业。与心腹商议如何离开,又不能让袁术疑心。
孙策体现了高超的智慧和魄力。见到袁术痛哭不已,假称母亲在江东老家情况危险,需要救援(因为江东不是袁术的势力范围)。希望袁术能借他三千兵马去江东救母,并且还可以替袁术开拓江东的势力范围。袁术犹豫不愿意出兵。孙策拿出孙坚留下的传国玉玺交给袁术作为抵押。表示自己的忠心。
袁术早就有称帝之心,看到玉玺兴奋异常,也认为孙策去江东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就借给孙策两千多兵士,允许孙策去江东作战。孙策带着父亲旧部和这两千多兵士,踏上了开创江东的征途。此时的孙策不过20岁左右。
孙策进入江东后,战无不利,攻无不克。一年左右就拿下了吴郡(江苏苏州到杭州一带),会稽郡(浙江绍兴一带)。自任吴郡太守。孙策完全继承了父亲勇猛善战,诚挚侠义的特点。言谈举止幽默风趣,与众多部下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又有父亲威名和过往善缘的加持。孙策在江东如鱼得水,追随他的人越来越多,势力日渐庞大。
197年,袁术以拥有玉玺为名,僭越称帝。孙策写信与袁术断交,并接受了朝廷任命。继承父亲乌程侯的爵位,兼任会稽太守。计划讨伐袁术。
198年,孙策攻袁术治下的丹阳郡。少年挚友周瑜,还有周瑜的好友鲁肃都离开袁术,加入了孙策的阵营。孙策有了周瑜的助力,又收服了大将太史慈(就是当年从北海突围,替北海相孔融向刘备求援的勇将)。孙策与太史慈大战,收服太史慈的经历。是历史上非常经典的英雄相惜典故。
攻克丹阳后,孙策与朝廷联系,进贡礼物。朝廷封孙策为讨逆将军(讨伐谋逆称帝的袁术),吴侯。以后继承人孙权由吴侯而到吴王,最终建立江东吴国。
第二年正要继续攻打日薄西山的袁术,袁术却呕血而死(袁术称帝后,被几方势力合击,实力大损。急火攻心病死)。孙策随即袭取庐江,攻克皖城。又将刘表派来的黄祖援军*的大败。歼敌数万,黄祖侥幸逃走。算是为*父之仇收取了利息。
公元200年,孙策兵锋直指豫章(江西吉安),豫章郡太守华歆举城投降。再派太史慈至建昌(江西九江)镇守。至此,孙策虎踞江东,以观天下。
曹操,袁绍在官渡相持。孙策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支力量。就在孙策谋划如何趁机进兵中原,争霸天下之时。被仇人门客刺*,重伤不治。25岁身亡。
孙策征战平定了江东大部(今天的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江西,福建)。手下精兵从无到有,发展到近十万人。武有周瑜,程普,吕范,黄盖,韩当,太史慈等名将。文有张昭,张竑,鲁肃,虞翻等大才。
其中周瑜文武兼备,勇略过人。与孙策即是知己兄弟又是连襟亲属。一心为东吴政权的建立忠诚奋斗,死而后已。
如果孙策与周瑜能活到刘备、曹操的寿命,或许就没有三国了。孙策用几年的时间,奠定了东吴几十年的霸业基础。不愧号称~小霸王。
孙策临死前,将东吴军政交给了18岁的弟弟孙权继承。临死遗言:“决战两阵之间,争衡天下,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继承父兄基业,张昭理政,周瑜掌军。稳固内部,暂时放弃了进军中原的计划。建立了将近八十年的东吴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