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盆节和中元节区别,盂兰节与中元节有什么区别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7 01:22:55

道教三官

三官主校众人生死罪福、功过轻重,于正月、七月、十月的第十五日集中向上天汇报。

为何会有中元节效仿盂兰盆节的说法呢?

佛教的盂兰盆会出自 《佛说盂兰盆经》,讲的是目连救母的故事,故事大概为:

目连是佛陀的十大第一之一,他的亡母成了饿鬼,他心疼母亲,给堕入饿鬼道的亡母送饭,但却想不到,这饭一入口,就化作火焰,根本就吃不了,但要目连眼睁睁地看着母亲忍受饥饿之苦,他也做不到,所以目连就向佛求救。

盂兰盆节和中元节区别,盂兰节与中元节有什么区别(9)

但是佛却告诉目连,你的母亲之所以受饿鬼报应,都是因为她生前吝啬,不肯给僧人饮食,这是因果报应,只能自作自受,目连自己救不了,佛也没有办法。

那有什么办法呢?供养僧人可积功德,供养自恣僧可积大功德,自恣也就是“随意”,随他人之意自我检讨过错,别人想怎么批评就怎么批评。自恣僧具有极大的威力,他们的功德可以拯救地狱亡魂。因此,根据目连救母的传说故事,有了7月15日的盂兰盆节。

盂兰盆节和中元节区别,盂兰节与中元节有什么区别(10)

而比《盂兰盆经》晚出的《大献经》,就借鉴了这两个信仰:

1.因果报应,自作自受

元始天尊说地狱中的饿鬼死魂,他自己都无力拯救,正是对应盂兰盆经的神不禁业力思想,

2.非一人之力可解决,但可集十方众僧/道士解决

《大献经》就提到可以通过玄都大献仪式,集十方众道士的集体力量可以超度饿鬼亡魂,与盂兰盆经的说法一样。

不过,《大献经》在模仿盂兰盆会的同时,还做了改编,日子不是仅仅7月15日,还有正月15、10月15。

也就是说道教三元玄都大献仿效了佛教盂兰盆会,并融摄或者吸取了道教三官主三元日之说。

结语

探讨中元节的起源并不是为了一定要分个两教胜负,而是让我们知道,客观来说,佛教仪式对道教仪式影响确实很大,历史上有两次比较深刻的影响,一是东晋末期,二是宋朝以后,道教借鉴佛教密宗仪式(手印、幢幡召请孤魂等)和禅宗的清规(对道教中的全真道影响很大)。

盂兰盆节和中元节区别,盂兰节与中元节有什么区别(11)

幢幡、召请孤魂让我想到了魏无羡

可以说,不了解佛教仪式,不了解佛教仪式对道教仪式的影响,也就不能真正的了解道教仪式。

但是,道教并不是一味的被动接受佛教仪式的影响,而是在发展中,善于将两教因素巧妙结合,这是古代历史发展中的趋势也是一种创新。

盂兰盆节和中元节区别,盂兰节与中元节有什么区别(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