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前后词风变化以及代表作,李清照的词风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7 16:49:25

李清照的一生及其诗词风格转变历程

李清照前后词风变化以及代表作,李清照的词风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1)

李清照前后词风变化以及代表作,李清照的词风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2)

各位老师,您好!接下来也将有我来跟各位老师做本次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报告。

我们研究的课题是李清照的一生及其诗词风格转变历程。

随着高中文学的学习,文学定义也更加广义化。古今中外,伟人辈出。对文学感兴趣的我们共同一起研究文学。我们特地选取两宋之交的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探究古典文学的魅力。

接下来的内容我们分为三个主要板块进行报告:

1、 李清照的生平事迹。

2、 李清照的前后期代表诗作。

3、 探究其诗词风格转变原因。

李清照犹如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星,她的词作展示了词人的心路历程和人生道路,反映了个人的命运和社会制度。品味李清照的词可以更好地了解封建社会的兴衰历程,这才是李清照词的价值所在。

一、李清照的生平事迹

李清照 (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二、李清照的前后期代表诗作

我们选取了几首李清照的著名诗词来探究她诗词风格以及她细腻的内心情感。前期的代表诗作便是两首《如梦令》了。

第一首如梦令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 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 ",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第二首《如梦令》以短短二十三字,却已曲折婉转的笔法勾勒了生活中的一个细节,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用语平白如话,而意境含蓄丰富,令人不能不佩服作者"驾驭语言、剪裁篇幅、开创意境的高超艺术技巧"。

后期代表作便是《声声慢》这首词是在国破家亡、流落异地时写的,词中诉说了词人孤愁无助、生意萧条的处境,寄托了极其深沉的家国之思,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词人经历了国家危亡,故乡沦陷,丈夫病逝,金石书画全部散失,自己流落在逃难的队伍中,饱经离乱,所以这里的愁是深愁,浓愁,无尽的愁。

三、李清照的词风:

我们从大量的诗词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李清照的写词风格,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而她从前期轻快的词调转变的原因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释:

1、政治因素

公元1127年,宋朝的徽、钦二帝被金兵虏走,北宋灭亡。李清照在南方看到的是国破家亡,民众颠沛流离的苦难,她以此写下许多不朽的词章。抒发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表达对投降派的谴责。

2、爱情因素

明诚去世后,李清照行无定所,身心交瘁。仓促之间,她嫁给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人。期盼枯木逢春的李清照却掉进了陷阱中。他迎娶李清照的目的是要占有李的珍贵、数量庞大的文物资料。这个误嫁悲剧的解脱,既显现了李清照独立人格的光辉,敢作敢为,聪明机智;也使一个女人心中爱的火花永远的熄灭了。

四、对李清照的历史评价

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历史的角度李清照的爱国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广大妇女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事、热爱祖国的一个侧面,让后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而且,她还在众多爱国作家中为女性争得了一席之地。不仅如此,李清照还开创了女作家爱国主义创作的先河,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女性爱国的光辉典范,特别是现代女性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现实的角度认识李清照的爱国思想,能感受到女性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以及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这对于在弘扬爱国主义,高举爱国大旗,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振兴中华时充分发挥妇女的社会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以上便是本组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仔细聆听,我们虚心接受接下来老师们的教导。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