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文分为几部分?主要情节是什么?
第一部分:(1-3段)写木兰替父从军,踏上征途。
第二部分:(4段)概写木兰多年的征战生活。
第三部分:(5-6段)叙述木兰还朝辞官回乡与亲人团聚。
第四部分:(7段)是诗的附文,以双兔为喻,赞美木兰的
主要情节:
①停机叹息,决定从军。
②出征准备,奔赴沙场。
③征战沙场,凯旋回朝。
④建功封赏,还朝辞官。
⑤解甲还乡,亲人团聚。
⑥双兔难辨,隐喻作结。
2、作者为何如此安排文章的详略?为什么?
详写女儿情态,略写英雄气慨。
内容上:
①突出木兰孝敬父母、深明大义、勇担重任的性格,丰富了木兰的英雄形象,真实感人。
②略写战争残酷,详写回乡团聚,隐含了人们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这样写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同时将女儿情、英雄气汇集于木兰一身,使其形象有血有肉、真实感人,从而丰富了木兰的性格。这样安排突出了人物性格和作者的思想倾向。
结构上:
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3、一千多年来,花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
首先,诗中木兰的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花木兰是古今作品中难得一见的完美的女性形象。
其次,与故事情节也密不可分。一个弱女子,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建功立业后,却又辞官还乡。情节离奇曲折,扣人心弦。
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体现了怎样的感情?
比喻。以双兔为喻,妙趣横生,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解答,令人回味。“我”字具有代木兰说话的意味,体现了作者对木兰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举出你所知道的我国的其他巾帼英雄。
穆桂英五十岁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