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是谁写的哪个朝代的,凉州词是哪个季节写的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10-28 03:46:28

北宋名相范仲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论政治才华,他是早于王安石的改革家;论军事水平,他被西夏人称为“小范老子”、“腹中自有百万兵”的名将。

论文学贡献,他更是宋代超一流的散文大家,还是“古文运动”的发起人、词坛上第一位“边塞词”的作者,真正意义上的“豪放派先驱”。

凉州词是谁写的哪个朝代的,凉州词是哪个季节写的(1)

范仲淹一生存词虽然仅有五首,但是首首皆是精品。《渔家傲·秋思》属于豪放词风,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苏轼、辛弃疾。其中的一首婉约词《御街行》,则是直接启发了李清照,创作出了《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范仲淹这首《渔家傲·秋思》,通篇都是千古名句,对宋词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影响至深。

一、《渔家傲·秋思》赏析

《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作意译:

塞外的风光,与江南大不一样。才到秋天,大雁就已经毫不留恋地飞回了南方的衡阳。

傍晚时分,四周的胡笳声、马嘶声与号角的声音混合在了一起。一座城堡,孤零零地处于群山环抱当中。落日之后点燃狼烟,紧紧地关闭了城门。

手中只有一杯浑浊的老酒,怎能消除离家万里的忧愁呢?眼下边患尚未消除,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归家。

帐篷外面传来凄凉的羌笛声音,抬眼望去,一片严霜铺满了草地。又是一个难眠的夜晚,军帐内外,将军与征夫,都怀着同样的心思,无法成眠。

凉州词是谁写的哪个朝代的,凉州词是哪个季节写的(2)

这一首词中描写的内容,是范仲淹个人军旅生活的真实反映。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西夏李元昊率十万兵马犯边。由于北宋西北边军不足、武备失修,敌兵长驱直入。

延州以北三十六寨和周围四百里边境防线被敌人攻破,守军多名将领被俘。范仲淹临危受命,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担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在极短的时间内稳定了局势

后来奉命留守延州,抵御西夏的进军,第二年又被调到耀州。前后戍边长达四年,其间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这一首词,大约是写于这四年之间。

词的上半阙主要是写景,通过描写塞外气候与江南的区别,来突出环境的萧*。再用“四面边声”来暗示胡笳、马嘶,连同号角一起打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

这首词最出色的是一句“长烟落日孤城闭”,化用了王维名的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进行再创造,用“孤城闭”把悲壮之气推向了极致。

凉州词是谁写的哪个朝代的,凉州词是哪个季节写的(3)

那么,为什么这里会是“孤城闭”呢?有的学者认为,范仲淹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当时他所在的延州边军,正处于一个“孤立无援”的地步

不过,也有人认为,范仲淹在这里其实只是如实地描述了当时的环境,并不是为了抨击北宋朝廷。这一点,我将会在第二部分向大家进行详细的介绍。

《渔家傲·秋思》的上半部分主要是写景,渲染气氛,到了下半部分就开始写人抒情了。

范仲淹喜欢在词里写饮酒,借酒浇伤。但是当时军中条件很差,他手上只有一杯浊酒。别说只有一杯,哪怕给他一坛,又怎么消得了他离家万里的忧愁呢?

离家远还不算,离得久也不算,最麻烦的是,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归家。因为他的职业是守边,只能守到休战为止。但是,这个休战的时间谁也无法预计,所以说是“归无计”。

这个时候,他忽然听到帐篷外面传来了一阵羌笛声,又看到了满地的严霜。秋天本来就容易让人生起愁思,何况又是在塞外的战场上,这就更加让人忧愁了。

凉州词是谁写的哪个朝代的,凉州词是哪个季节写的(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