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二O年(1720)康熙五十九年〔第5回中~8回末〕
〈1〉 因东边宁府中花园内梅花盛开【甲戌侧批:元春消息动矣。】,贾珍之妻尤氏乃治酒,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赏花。是日先携了贾蓉之妻,二人来面请。贾母等于早饭后过来,就在会芳园游顽,先茶后酒,不过皆是宁荣二府女眷家宴小集,并无别样新文趣事可记。…………
〈2〉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用秦氏引梦,又用秦氏出梦。
〈3〉云龙作雨。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4〉因这年秋尽冬初,天气冷将上来,家中冬事未办,狗儿未免心中烦虑。(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5〉进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贾蓉。
〈6〉“今儿甄家送了来的东西,我已收了。咱们送他的,趁着他家有年下进鲜的船回去,一并都交给他们带了去罢?”
〈7〉贾宝玉会秦钟。
〈8〉“这们冷天,我的儿,难为你想着来,快上炕来坐着罢。”
〈9〉我才倒茶来,被雪滑倒了。
〈10〉 …………他父亲秦业现任营缮郎,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谁知儿子又死了,只剩女儿,小名唤可儿,长大时,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那秦业至五旬之上方得了秦钟。因去岁业师亡故,未暇延请高明之士,只得暂时在家温习旧课。正思要和亲家去商议送往他家塾中,暂且不致荒废,可巧遇见了宝玉这个机会。又知贾家塾中现今司塾的是贾代儒,乃当今之老儒,秦钟此去,学业料必进益,成名可望,因此十分喜悦。只是宦囊羞涩,那贾家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容易拿不出来,又恐误了儿子的终身大事,说不得东拼西凑的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亲自带了秦钟,来代儒家拜见了。然后听宝玉上学之日,好一同入塾。
一七二一年(1721)康熙六十年〔第9回中~12回中〕
〈1〉 话说秦业父子专候贾家的人来送上学择日之信。原来宝玉急于要和秦钟相遇,却顾不得别的,遂择了后日一定上学。“后日一早,请秦相公到我这里,会齐了,一同前去。”——打发了人送了信。
…………
〈2〉遂择了后日一定上学。学里冷。白冻坏了你(贾宝玉)。
〈3〉今日世兄一去,三二年就可显身成名的了。
〈4〉你这二年在那里念书,家里也省好大的嚼用呢。
〈5〉闹学堂。
〈6〉经期(秦可卿)有两个多月没来。
〈7〉后日是太爷(贾敬)的寿日。
〈8〉依小弟看来,今年一冬是不相*。
〈9〉贾敬的寿辰。
〈10〉但是这个时候,天气正凉爽。
〈11〉满园的菊花又盛开。
〈12〉“他这个病得的也奇。上月中秋还跟着老太太,太太们顽了半夜,回家来好好的。到了二十后,一日比一日觉懒,也懒待吃东西,这将近有半个多月了。经期又有两个月没来。”
〈13〉“你(凤姐)是初三日在这里见他的,他(秦可卿)强扎挣了半天,也是因你们娘儿两个好的上头,他才恋恋的舍不得去。”
〈14〉如今才九月半,还有四五个月的工夫,什么病治不好呢?
〈15〉我(秦可卿)自想着,未必熬的过年去呢。
〈16〉黄花满地,白柳横坡。
〈17〉这年正是十一月三十日冬至{冬至代指冬藏,隐射康熙重病}。到交节的那几日,贾母、王夫人、凤姐儿日日差人去看秦氏。
〈18〉叫凤姐儿说道:“你们娘儿两个也好了一场,明日大初一,过了明日,你后日再去看一看他去。你细细的瞧瞧他那光景,倘或好些儿,你回来告诉我,我也喜欢喜欢。……”
〈19〉秦氏说道:“好不好,春天就知道了。如今现过了冬至,又没怎么样,或者好的了也未可知。婶子回老太太、太太放心罢。……”
〈20〉凤姐儿遂将九月里宁府园子里遇见(贾瑞)的光景,他说的话,都告诉了平儿。
〈21〉贾瑞见往里让,心中喜出望外,急忙进来,见了凤姐,满面陪笑,【庚辰侧批:如蛇。】
〈22〉现是腊月天气,夜又长,朔风凛凛,侵肌裂骨,一夜几乎不曾冻死。
〈23〉(贾瑞)不敢声张,满头满脸浑身皆是尿屎,冰冷打战。
〈24〉…………自此满心想凤姐,只不敢往荣府去了。贾蓉两个常常的来索银子,他又怕祖父知道,正是相思尚且难禁,更又添了债务;日间工课又紧,他二十来岁之人,尚未娶亲,迩来想着凤姐,未免有那指头告了消乏等事;更兼两回冻恼奔波,因此三五下里夹攻,不觉就得了一病:心内发膨胀,口内无滋味,脚下如绵,眼中似醋,黑夜作烧,白昼常倦,下溺连精,嗽痰带血。诸如此症,不上一年,都添全了。于是不能支持,一头睡倒,合上眼还只梦魂颠倒,满口乱说胡话,惊怖异常。百般请医治疗,诸如肉桂、附子、鳖甲、麦冬、玉竹等药,吃了有几十斤下去,也不见个动静。
一七二二年(1722)康熙六十一年〔第12回中~14回中〕〖解析:秦可卿淫丧天香楼隐指康熙被其子雍正允镇以人参毒汤加以暗害,以及宫廷九子夺嫡的重大历史事件。〗
〈1〉 倏又腊尽春回,这病更又沉重。代儒也着了忙,各处请医疗治,皆不见效。因后来吃“独参汤”,代儒如何有这力量,只得往荣府来寻。王夫人命凤姐秤二两给他,凤姐回说:“前儿新近都替老太太配了药,那整的太太又说留着送杨提督的太太配药,偏生昨儿我已送了去了。”…………
〈2〉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却为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林黛玉回去。
〈3〉凤姐儿自贾琏送黛玉往扬州去后,心中实在无趣屈指算行程该到何处,【甲戌侧批:所谓“计程今日到梁州”是也。】
〈4〉树倒猢狲散”之语,今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
〈5〉推准停灵七七四十九日。
〈6〉江南江宁府江宁县监生贾蓉,年二十岁。
〈7〉只这四十九日,宁国府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
〈8〉(凤姐)权理这一个月的事,管必妥当。
〈9〉三十年前事见书于三十年后。{批书人脂砚斋即曹頫fu也,曹頫fu又书中王熙凤也。}
〈10〉三十年前作书人在何处耶。{因为作者曹雪芹就是曹天佑,当年非常年小。作者的故事全是虚幻,荒唐。}
〈11〉每日大家早来晚散,宁可辛苦这一个月,过后再歇着,不要把老脸丢了。
〈12〉 …………一时登记交牌。秦钟因笑道:“你们两府里都是这牌,倘或别人私弄一个,支了银子跑了,怎样?”凤姐笑道:“依你说,都没王法了。”宝玉道:“怎么咱们家没人领牌子做东西?”凤姐道:“人家来领的时候,你还做梦呢。我且问你,你们这夜书多早晚才念呢?”宝玉道:“巴不得这如今就念才好,他们只是不快给收拾出书房来,这也无法。”凤姐笑道:“你请我一请,包管就快了。”宝玉道:“你要快也不中用。他们该作到那里的,自然就有了。”凤姐笑道:“便是他们作,也得要东西,搁不住我不给对牌是难的。”宝玉听说,便猴向凤姐身上立刻要牌,说:“好姐姐,给出牌子来,叫他们要东西去。”凤姐道:“我乏的身子上生疼,还搁的住揉搓。你放心罢,今儿才领了纸裱糊去了,他们该要的还等叫呢,可不傻了?”宝玉不信,凤姐便叫彩明查册子与宝玉看了。
一七二三年(1723)雍正元年〔第14回中~16回中〕〖解析:秦可卿病亡于1722年冬底,又于1723年冬期营葬。〗
〈1〉 正闹着,人回:“苏州去的人昭儿来了。”凤姐急命唤进来。昭儿打千儿请安。凤姐便问:“回来做什么的?”昭儿道:“二爷打发回来的。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二爷打发小的来报个信请安,讨老太太示下,还瞧瞧奶奶家里好,叫把大毛服带几件去。”凤姐道:“你见过别人了没有?”昭儿道:“都见过了。”说毕,连忙退去。凤姐向宝玉笑道:“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宝玉道:“了不得,想来这几日他不知哭的怎样呢!”说着,蹙眉长叹。…………
〈2〉进城来料理(秦可卿)出殡之事。
〈3〉一日正是贾政的生辰,宁荣二处人丁都齐集庆贺,热闹非常。
〈4〉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5〉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
〈6〉且喜贾琏与黛玉回来,先遣人来报信,明日就可到家。
〈7〉贾雨村也进京陛见,皆由王子腾累上保本,此来后补京缺,与贾琏是同宗弟兄,又与黛玉有师从之谊,故同路作伴而来。
〈8〉林如海已葬入祖坟了,诸事停妥,贾琏方进京的。
〈9〉本该出月到家,因闻元春喜信,遂昼夜兼程而进,一路俱各平安。
〈10〉那薛老大也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这一年来的光景,他为要香菱不能到手,和姨妈打了多少饥荒。
〈11〉商议修盖省亲别院,即大观园。
〈12〉可恨我(凤姐)小几岁年纪,若早生二三十年。
〈13〉江南甄家还收着我们五万银子。
〈14〉 …………那凤姐已是得了云光的回信,俱已妥协。老尼达知张家,果然那守备忍气吞声的受了前聘之物。谁知那张家父母如此爱势贪财,却养了个知义多情的女儿,闻得父母退了前夫,他便将一条麻绳悄悄的自缢了。那守备之子闻得金哥自缢,他也是个极多情的,遂也投河而死,不负妻义。张李两家没趣,真是人财两空。这里凤姐却坐享了三千两,王夫人等连一点消息也不知道。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的作为起来,也不消多记。
一七二四年(1724)雍正二年〔第16回中~18回中〕〖解析:秦钟的死亡正好也是废太子允礽病亡。〗
〈1〉 一日正是贾政的生辰,宁荣二处人丁都齐集庆贺,热闹非常。忽有门吏忙忙进来,至席前报说:“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降旨。”唬得贾赦贾政等一干人不知是何消息,忙止了戏文,撤去酒席,摆了香案,启中门跪接。早见六宫都太监夏守忠乘马而至,前后左右又有许多内监跟从。那夏守忠也不曾负诏捧敕,至檐前下马,满面笑容,走至厅上,面南而立,口内说:“特旨:立刻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说毕,也不及吃茶,便乘马去了。贾政等不知是何兆头。只得急忙更衣入朝。…………
〈2〉秦相公不中用了。
〈3〉贾蔷已从姑苏采买了十二个女孩子,并聘了教习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
〈4〉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
〈5〉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有你的结果’。
〈6〉 …………王夫人等日日忙乱,直到十月将尽,幸皆全备:各处监管都交清帐目;各处古董文玩,皆已陈设齐备;采办鸟雀的,自仙鹤、孔雀以及鹿、兔、鸡、鹅等类,悉已买全,交于园中各处像景饲养;贾蔷那边也演出二十出杂戏来;小尼姑、道姑也都学会了念几卷经咒。贾政方略心意宽畅,又请贾母等进园,色色斟酌,点缀妥当,再无一些遗漏不当之处了。于是贾政方择日题本。本上之日,奉朱批准奏:次年正月十五日上元之日,恩准贵妃省亲。贾府领了此恩旨,益发昼夜不闲,年也不曾好生过的。
一七二五年(1725)雍正三年〔第18回中~26回中〕〖解析:贾元春归省庆元宵回顾当年曹家接迎康熙四次南巡盛况,又是祭祀废太子允礽病逝。凤姐与贾宝玉两当家人受奸人鬼神谄害。忽遇仙人救助,转危为安。〗
〈1〉岁首祭宗祀,元宵开夜宴。
〈2〉 展眼元宵在迩,自正月初八日,就有太监出来先看方向:何处更衣,何处燕坐,何处受礼,何处开宴,何处退息。又有巡察地方总理关防太监等,带了许多小太监出来,各处关防,挡围幕,指示贾宅人员何处退,何处跪,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不一。外面又有工部官员并五城兵备道打扫街道,撵逐闲人。贾赦等督率匠人扎花灯烟火之类,至十四日,俱已停妥。这一夜,上下通不曾睡。…………
〈2〉至十五日五鼓,自贾母等有爵者,俱各按品服大妆。
〈3〉贾妃未入宫时,自幼亦系贾母教养。后来添了宝玉,贾妃乃长姊,宝玉为弱弟,贾妃之心上念母年将迈,始得此弟,是以怜爱宝玉,与诸弟待之不同。且同随贾母,刻未离。那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
〈4〉批书人领过此教,故批至此竟放声大哭,俺先姊仙逝太早,不然余何得为废人耶?
〈5〉其名分虽系姊弟,其情状有如母子。
〈6〉“省亲别墅”。
〈7〉“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
〈8〉袭人的母亲又亲来回过贾母,接袭人家去吃年茶,晚间才得回来。
〈9〉写出正月光景。
〈10〉东府珍大爷来请过去看戏、放花灯。
〈11〉宝玉始悦,出往花家去。
〈12〉宝玉回来,命人去接袭人。
〈13〉“叹”字便引出“花解语”。
〈14〉正说着,可巧凤姐在窗外过,都听在耳内,便隔窗说道:“大正月又怎么了?环兄弟小孩子家,一半点儿错了,你只教导他,说这些淡话作什么!凭他怎么去,还有太太老爷管他呢,就大口啐他!……”
〈15〉一日大姐毒尽癍回。
〈16〉二十一是薛妹妹的生日。{正月二十一日}
〈17〉听见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虽不是整生日,也算得将笄之年。老太太说要替他作生日。
〈18〉至二十一日,就贾母内院中搭了家常小巧戏台,
〈19〉湘云道:“大正月里,少信嘴胡说。
〈20〉话说贾元春自那日幸大观园回宫去后,…… “二月二十二曰子好,哥儿姐儿们好搬进去的。这几日内遣人进去分派收拾。”薛宝钗住了蘅芜苑,林黛玉住了潇湘馆,贾迎春住了缀锦楼,探春住了秋爽斋,惜春住了蓼风轩,李氏住了稻香村,宝玉住了怡红院。每一处添两个老嬷嬷,四个丫头,除各人奶娘亲随丫鬟不算外,另有专管收拾打扫的。
〈21〉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22〉别说今年贵妃宫中,就是这个端阳节下。
〈23〉凤姐正是要办端阳的节礼,采买香料药饵的时节。
〈24〉“老三还是这么慌脚鸡似的,我说你上不得高台盘。赵姨娘时常也该教导教导他。”
〈25〉“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那一点还玷辱了谁呢?”
〈26〉王子腾夫人告辞去后,次日王子腾也来瞧问。
〈27〉那凤姐和宝玉躺在床上,亦发连气都将没了。
〈28〉“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
〈29〉【庚辰侧批:正点题,大荒山手捧时语三十三日之后,包管身安病退,复旧如初。】
〈30〉通灵玉除邪,全部百回只此一见。
〈31〉宝玉养过了三十三天之后,不但身体强壮,亦且连脸上疮痕平服。
〈32〉【甲戌双行夹批:看官至此,须掩卷细想上三十回中篇篇句句点“红”字处,可与此处想如何?】
〈33〉“快进来罢。我怎么就忘了你两三个月!”贾芸听得是宝玉的声音。
〈34〉原来上月贾芸进来种树之时,便拣了一块罗帕。
〈35〉紫英道:“三月二十八日去的,前儿也就回来了。”
〈36〉宝玉道:“怪道前儿初三四儿,我在沈世兄家赴席不见你呢。
〈37〉冯紫英道:“多则十日,少则八天。”
〈38〉越想越伤感,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
〈39〉 …………紫鹃雪雁素日知道林黛玉的情性: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且好端端的不知为了什么,常常的便自泪道不*。先时还有人解劝,怕他思父母,想家乡,受了委曲,只得用话宽慰解劝。谁知后来一年一月的竟常常的如此,把这个样儿看惯,也都不理论了。所以也没人理,由他去闷坐,只管睡觉去了。那林黛玉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的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一宿无话。
一七二八年(1728)雍正六年〔第26回中~53回中〕〖解析:四月二十六日未时交芒种节祭饯花神释义。康熙有35位皇子,其中有九子夺嫡。二十六日隐指余下26位皇子,四月隐指皇四子雍正允禛,未时指代生肖羊逢八数,或是八爷党,再或是皇八子允禩。反映了1728年江宁曹家因朝廷巨大亏空无力偿还而获罪抄家,然后被迫移居北京生活。认了贾雨村不到10年,生了多少事出来。以1728年分界,前后都是10来年相互映照。前10来年真事隐去,贾雨村来,跟随黛玉进贾府,玉在匮中求善价,攀附权势。后10来年又蜇伏隐匿,钗于奁内待钗飞,然后不择手段飞黄腾达。林黛玉九连环在此显现,两番人作一番人。前者为二玉合传,后者为二宝合传。再二玉二宝相合构成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以金陵十二钗为底本方案解析注意事项:书中有两组1725年到1728年时间段。前者1725年到1728年为二玉合传。后者1728年再迂回1725年为二宝合传,两者相互重影,又相互错位,其时空转换间隔应将近十年。〗
〈1〉 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颻,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2〉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
〈3〉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
〈4〉红玉听了,扑哧一笑。凤姐道:“你怎么笑?你说我年轻,比你能大几岁,就作你的妈了?你别作春梦呢!你打听打听,这些人头比你大的大的,赶着我叫妈,我还不理。今儿抬举了你呢!”红玉笑道:“我不是笑这个,我笑奶奶认错了辈数了。我妈是奶奶的女儿,这会子又认我作女儿。”
〈5〉探春又笑道:“这几个月,我又攒下有十来吊钱了。……”
〈6〉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
〈7〉正是初一日乃月之首日,况是端阳节间。
〈8〉过了一日,至初三日,乃是薛蟠生日{五月初三日},家里摆酒唱戏,来请贾府诸人。
〈9〉“姑娘又不是了。这么热天毒日头地下,晒坏了他如何使得呢!”
〈10〉“你们大暑天,谁还吃生姜呢?”
〈11〉谁知目今盛暑之时,又当早饭已过,各处主仆人等多半都因日长神倦之时。
〈12〉原来明日是端阳节,那文官等十二个女子都放了学,进园来各处顽耍。
〈13〉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
〈14〉午间,王夫人治了酒席,请薛家母女等赏午。
〈15〉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
〈16〉袭人道:“这会子又害臊了。你还记得十年前,咱们在西边暖阁住着,晚上你同我说的话儿?那会子不害臊,这会子怎么又害臊了?”旧年好一年的工夫,做了个香袋儿。
〈17〉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况且炎天暑日的。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
〈18〉如今我想,我已经快五十岁的人,通共剩了他一个,他又长的单弱。
〈19〉咳嗽的才好了些,又不吃药了。如今虽然是五月里,天气热,到底也该还小心些。
〈20〉一则打重了,得着实将养几个月才走得;二则他的星宿不利,祭了星不见外人,过了八月才许出二门。
〈21〉我才在舅母跟前听的明儿是薛姨妈的生日。
〈22〉这么怪热的,又穿衣裳,我不去姨妈也未必恼。
〈23〉这年贾政又点了学差,择于八月二十日起身。是日拜过宗祠及贾母起身,宝玉诸子弟等送至洒泪亭。
〈24〉李纨道:“从此后我定于每月初二、十六这两日开社,出题限韵都要依我。……”
〈25〉可巧才是海棠诗开端,就叫个海棠社罢。
〈26〉湘云次日便请贾母等赏桂花。
〈27〉忽见上回来打抽丰的那刘姥姥和板儿又来了。
〈28〉又有两三个丫头在地下倒口袋里的枣子倭瓜并些野菜。
〈29〉因为庄家忙。好容易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菜蔬也丰盛。
〈30〉贾母道:“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向众人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健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么大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
〈31〉刘姥姥道:“这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小姐,名叫茗玉。小姐知书识字,老爷太太爱如珍宝。可惜这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
〈32〉李纨侵晨先起,看着老婆子丫头们扫那些落叶,【蒙双行夹批:八月尽的光景。】
〈33〉一语提醒了凤姐儿,便叫平儿拿出《玉匣记》着彩明来念。彩明翻了一回念道:“八月二十五日,病者在东南方得遇花神。用五色纸钱四十张,向东南方四十步送之,大吉。”凤姐儿笑道:“果然不错,园子里头可不是花神!只怕老太太也是遇见了。”一面命人请两分纸钱来,着两个人来,一个与贾母送祟,一个与大姐儿送祟。
〈34〉凤姐儿道:“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刘姥姥忙笑道:“这个正好,就叫他是巧哥儿。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要依我这名字,他必长命百岁。日后大了,各人成家立业,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