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纵相新闻 卞英豪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shuai)、坐骑(ji)读作坐骑(qi)……昨日(2月19日)关于字词拼音修改的网帖引发热议,网友纷纷表示“自己上了个假学”。
不过,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调查发现,网帖内容有多处不实,并存在旧闻新作之嫌。
昨天起,多个媒体大V账号推送了相关的新闻,转载来源均指向一个名为“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账号,该账号看似拥有官方背景,实为一家位于广州的普通话培训机构。
然而,《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网帖中提到的各类拼音的修改,需要分为三种情况来考量。
- 一些音节早已修改,旧闻新说
其一是读音早已修改的。“例如坐骑(ji)读作“坐骑(qi),这些修改早在1985年就已进行修订。”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了解到,1985年12月,当时的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如今的国家教育部)和广电部正式发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记者在这版内容中发现,网帖中提到的“确凿(zuo)”读作“确凿(zao)”、“呆(ai)板”读作“呆(dai)板”等内容其实在1985年就已进行修改的。
- 一些读音正在修改,还未通过
其二是读音正在修改的。“例如,粳(jing)米读作粳(geng)米,这些修改体现在了2016年6月的修订中,但目前这些修订还处于征求意见中,并没有真正落地。”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了解到,2016年6月,国家教育部公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征求意见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求相关发音更改的意见。
其中包括“荨(qian)麻疹”读作“荨(xun)麻疹”等修改。
目前,该修订稿内容仍在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开发布。“网友可以自行下载学习。但这些修订内容还没有被通过,所以被修改也无从谈起。”黄安靖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 读音并非被“修改”,而是学术讨论
其三是读音不存在修改的情况。例如网络热议的“远上寒山石径斜”,“乡音无改鬓毛衰”修改后不押韵的问题。黄安靖指出,“这其实不属于普通话异读词审音的范畴。”
“把斜读作xia,学术上称之为叶音,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谐音。”
黄安靖指出,“xia”作为叶音,是因后人无法理解前人时代的语音而进行标注的,“叶音的作用本身就是为了押韵,并非这个音节的本来读音。”
黄安靖表示,将叶音修改为如今的普通话读音同样也是为了方便阅读。“不过这个是学术界的一个讨论,与普通话读音无关。”
存在瑕疵的假新闻 身份存疑的传播者
然而旧闻新作,内容不实,逻辑混乱……包括新华社等多个媒体大V账号,均在昨天推送了相关的新闻。
而转载来源均指向一个名为“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账号,这个账号看似拥有官方背景,所用头像还是印有国徽的普通话水平测试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