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栋
史载禹曾会群神于会稽,防风氏后至,禹便*之。文献中记载防风氏神话以《国语》为最系统,《鲁语下》载:
吴伐越,墮会稽,获骨焉,节专车。吴子使来好聘,且问之仲尼,曰:“无以吾命。”宾发币于大夫,及仲尼,仲尼爵之。既彻俎而宴,客执骨而问曰:“敢问骨何为大?”仲尼曰:“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后至,禹*而戮之,其骨节专车。此为大矣。”客曰:“敢问谁守为神?”仲尼曰:“山川之灵,足以纪纲天下者,其守为神;社稷之守者,为公侯。皆属于王者。”客曰:“防风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嵎之山者也,为漆姓。在虞、夏、商为汪芒氏,于周为长狄,今为大人。”客曰:“人长之极几何?”仲尼曰:“僬侥氏长三尺,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之,数之极也。”
这段话为司马迁所用,采入《史记·孔子世家》,亦被《孔子家语·辩物》所录。《韩非子·饰邪》也有这一传说的简洁记述:“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章太炎在《封建考》中对上引《鲁语》这段话有一番论述,大意是像汪芒氏这样的神守之国在禹时应该很多,这些神守国不设兵卫,不务农战,被兼并摧毁亦是很平常之事。汪芒氏的国力如何,到底设不设兵卫,我们已无从得知。禹能*而戮之足见禹的权力和威望。
在会稽有关禹的传说,除了禹致群神之外,还有三种:
其一,禹治水于会稽。《越绝书》卷八言禹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因病亡死,葬会稽。”
其二,禹巡狩会稽,《史记》有记载,《夏本纪》说:“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记载的最为详细:“(禹)即天子之位。三载考功,五年政定,周行天下,归还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观示中州,诸侯防风后至,斩以示众,示天下悉属禹也。乃大会计治国之道,内美釜山州镇之功,外演圣德,以应天心。遂更名茅山曰会稽之山。因传国政,休养万民,国号曰夏后。封有功,爵有德。”《吴越春秋》实际上将《国语》“禹*防风”和《史记》的禹巡狩综合在了一起。
其三,禹葬会稽的传说,除了上引《越绝书》、《史记·夏本纪》之外,《墨子·节葬下》、《淮南子·齐俗》也都有记载。
会稽的禹传说如此丰富,其来源何在?是会稽本地产生的呢,还是从外地流传过来的呢?
在回答上述问题之前,需要先澄清下会稽的地理位置。
《史记·封禅书》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所以,学者多倾向于山东说,浙江会稽多认为是后起的地名,禹不可能到过今浙江绍兴。钱穆先生可为代表,《吕氏春秋·有始览》:“何谓九山?会稽、太山、王屋、首山、太华、岐山、太行、羊肠、孟门。何谓九塞?大汾、冥阸、荆阮、方城、殽、井陉、令疵、句注、居庸。”钱穆先生对除会稽以外的八座山进行了考证,认为其地理位置皆在黄河两岸:太山即霍太山,在河东霍州;王屋在河东垣县东北;首山在蒲坂之南,河曲之中;太华在弘农华阴县;岐山在河西;太行在河内野王县北;羊肠在太原晋阳县北;孟门即壶口,在河东吉州西。因此钱穆说:“然则九山者,其八皆在大河两岸,万不能会稽一山,独在浙江之绍兴。则古人所谓会稽,必别有所指,而非后世浙江绍兴之会稽,断断然矣。”接着又对九塞进行了考证,认为“自殽以上皆在大河两岸,井陉以下稍远,亦均冀州山。九山、九塞,独会稽僻在南越,决不类。”又在《史记地名考》卷十九吴越地名中说:“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县南。谓大禹登会稽,其事殊不可信。”
既然早期会稽地望不在浙江,那么,浙江会稽的禹迹又是怎么来的呢?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其一,越为禹后说的影响。文献多载越为禹后,如《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吴越春秋》亦言:“禹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绝祀,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受此影响,越地肯定会出现关于禹的传说,来宣扬越的久远。
其二,楚民族与夏民族有渊源,楚族的逐渐南迁把夏及禹的传说逐渐南移。在传说中,祝融被认为是楚人的始祖。《史记·楚世家》云:“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祝融最初可能活动在河南嵩山附近,所以,《国语·周语上》载内史过云:“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韦昭注:“融,祝融也;崇山,崇高山也,夏居阳城,崇高所近。”《左传·昭公十七年》亦云:“郑,祝融之虚也。”所以,祝融一族和夏族当有一定的渊源。顾颉刚先生即说:“从古典文献中搜集资料,也可以看出夏王朝和熊、盈两族关系的深切。祝融族的首一姓是已姓,也即是姒姓,而斟是姒姓明见《世本》(《左传》襄公四年《疏》引),是夏亦祝融族人,一也。《郑语》说‘昆吾为夏伯’,有如齐桓、晋文之于东周,是夏王朝的主要支持者,二也。夏后相失国,依靠斟观、斟寻而生存,三也。汤灭夏时,先伐韦、顾,继伐昆吾,可见韦、顾、昆吾诸已姓国家都是卫护夏政权的主要力量,四也。这四端,都是夏和祝融族的关系。”而祝融八姓的最初位置,据徐旭生先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考察,大部分都在河南、山东一带。王玉哲先生《楚族故地及其迁移路线》一文认为,在商末时,楚族开始东迁至江苏北部,到周初时,又南迁至江苏安徽间的大江流域,至周夷王时,开始沿长江西上,停留于江汉之间。所以,“夏禹的故事,可能随楚越民族的迁徙,而越传越远。凡楚越民族停趾之地,都可能有夏故事的流传”。
其三,夏人一部分南迁,带去了禹的传说及地名。钱穆曾说:“盖古人迁徙无常,一族之人,散而之四方,则每以其故居移而名其新邑,而其一族相传之故事,亦随其族人足迹所到,而递播以递远焉。”钱先生的这段话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民族迁徙对于传说的深远影响。杨向奎先生即提出因为夏族部分人曾向南迁移到浙江,所以本来在山东的会稽也会迁到浙江,这样大禹*防风氏的故事也就随之南下。
禹*防风氏的传说,充分说明禹俨然已成为当时部落联盟的盟主,而且具有生*之权,夏部族的势力已经非常强大。纬书《河图括地象》有一段文字记载了禹*防风夏后德盛的传说:
禹诛防风氏,夏后德盛,二龙降之。禹使范氏御之以行,经南方。防风神见禹,怒射之。有迅雷,二龙升去。神惧,以刃自贯其心而死。禹哀之,以不死草,皆生,是名穿胸国。(《艺文类聚》卷九十六引)
禹*防风氏,夏后德盛,有二龙降下来为之驱使,虽有神话色彩,但也说明了夏的强势;又说防风氏怒射禹,禹不仅没有怪罪,反而用不死草疗治,像是一位有德的君王。这段文字以神话的形式反映了禹的权力的强大。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标志着中国古代文明的进一步发展。